巧妙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4个案例解读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

巧妙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4个案例解读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1)

经常有朋友求助孩子问题,比如,孩子拿着什么东西都扔,又比如,抱着什么都啃,是不是有问题,该怎么办?

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有的时候父母担心的问题,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表现,说明他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或者有了某种需求。

换个角度看,父母会更少担忧,也会对孩子的表现持更多积极期待。

【案例一】精细动作发育不好?

男宝11个月了,已经能够扶站了。但精细动作发育不太好,无法对捏。

巧妙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4个案例解读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2)

通常,个月之后的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开始从一把抓向三只禅以及二指捏过渡,喜欢做的是撕纸,捡地上或桌上的小东西吃,还很喜欢小洞洞,往里塞东西。

而大动作方面,11个月左右的他们除了发展爬的能力,也开始尝试扶着东西站,并试着迈步了。

这是因为,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得到了发展,他有了空间知觉。

孩子为什么推倒积木?其实他正在进行空间探索。

对很多孩子来说,“推倒”其实也是一种积木的玩法,并不说明孩子没有耐心。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必着急,更不用批评。

如果孩子正在专注地玩积木,父母应该尊重并欣赏,甚至积极加入一起玩,如此可延长孩子的注意时间。需要提醒的是,父母陪孩子玩积木的时候,不管是垒高还是推倒,最后游戏结束的时候,可引导孩子一起收拾好玩具就好,如此可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如果发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有放弃、坚持不了、甚至带有情绪的情况,家长应该不急不躁,先帮助孩子完成游戏,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以后,再陪孩子继续玩,同时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

想让孩子做事更有耐心,一个好办法是:

在孩子进入2岁半到3岁,父母借助精细动作的培养,进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通过亲子游戏,给孩子能力所及的小任务,在孩子完成任务之后,父母给予夸张的鼓励。孩子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就感,会更期待下一次的探索体验,也能在探索中保有更高的耐心。

到了3-6岁,孩子的精细动作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且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喜欢探索了。此时如果父母再去培养,就不会有原来那么好的效果。这也就是敏感期的意义。

【案例三】喜欢打人是没礼貌?

14个月男宝宝,开始动手打人,打起来还很有劲,该怎么办?

巧妙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4个案例解读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3)

喜欢打人的宝宝特别多。有个妈妈曾经跟我说,邻居见了自己家孩子都绕着走,因为他跟别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打人。其实,3岁之前孩子打人都不是故意的。父母千万不要说“你又打人”“你这个坏孩子”之类的话。

孩子最早的玩伴就是手。对他们来说,“打人”只是手部活动的一种。父母可给孩子提供更多手部抓握捏摸的玩具,或引导孩子练习其他的手部动作如拍手等,甚至可以把他的手拉起来跳个舞,转移他的注意力。

而且,有的孩子打别人,往往是他们在示好。因为孩子此时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他的语言功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只能用身体动作代替。

这时家长可以严肃地跟他摆摆手,告诉他“不可以”,但不必大发脾气,或者反复提及并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只需要自然地向孩子展示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即可。

另有一些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想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想引起爸爸妈妈注意。如此就需要父母平日不要忽略了孩子,多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安全感,淡化孩子因为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攻击行为。

【案例四】爱扔东西要不要纠正?

我家孩子一岁五个月,老喜欢扔东西,已经持续有几个月了,怎么都纠正不了,该怎么去应对?

巧妙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4个案例解读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4)

通常,九、十个月之后的宝宝,父母会发现他们特别喜欢扔东西,大人刚给捡起来,他一把抓住又扔地上去了,而且特别喜欢听响,喜欢滚动的东西,并且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它能跑多远。

1-2岁宝宝扔东西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他们正在练习新发展的一项技能:撒手、放开的手部动作。反复做同样的动作,是孩子学习技能的固有方式。

同时,扔东西也是孩子在学习认识这个世界,因为扔东西时,孩子都会观察,比如测量距离,听不同东西落地的声音,不同材质物品落地的反应,是弹跳还是碎掉,同时发现因果关系。

大人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发脾气。孩子能看懂你的脸色,若你生气,可就和孩子天生求知的需求冲突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跟孩子在地垫上一起做扔东西的游戏,鼓励孩子把玩具扔出去后再爬着或走过去把玩具捡回来。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捡他扔掉的东西,若每次他扔你捡,孩子就会发现这也是个戏弄大人的好游戏,会扔得更起劲;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某样东西你不希望他乱扔的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