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方言儿歌(这些都是哪里的方言乡音儿歌童谣啊)

聊天群网友议论小时候各地的传统童谣,大家发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带着浓浓的乡愁,童年的回忆,故乡的原风景,迎面而来。大家看看这些童谣都是那些地区的,你们小时候都读过哪些童谣?欢迎留言。

孔子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类恋爱结婚的诗歌作为《诗经》的开首之篇,那么我们也来首类似的,而且是穿越时空的哟。

大家一起读 颠倒歌:骑倒马,唱倒歌,河里岩(ai)头滚上坡。先生我慢生哥,爸爸结婚我张罗,妈妈出嫁我挑货,我起挑货走舅舅家门口过,外婆还在摇篮里坐!

……服不服气?这才是最早的穿越文学!

民间方言儿歌(这些都是哪里的方言乡音儿歌童谣啊)(1)

第二首,大家看方言,猜猜这是哪里的?

毛士林褂,反朵肩 ,我到娘家走一肩

走到贺堂里叫一哥 ,哥说妹子雷着家

走到田里叫一声牙,牙说乖儿雷着嘎

走在堂新叫一声娘 ,娘说娇儿雷着噶

走到房里叫一声嫂 ,嫂说冤家雷着噶。

你惹得我猫儿不吃饭, 惹得我狗儿不看嘎!

……有些字是谐音,懂得人自然懂。

民间方言儿歌(这些都是哪里的方言乡音儿歌童谣啊)(2)

这首月亮歌有点悲情呢:

月亮巴,跟我走,走到南山打巴篼,巴篼落,换牛角,牛角尖,尖上天,天又高,好打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烂,好煮饭,饭又香,团子浆,子酱辣,换皮带,皮带软,换娄碗,娄碗花,换东瓜,东瓜换只船,船儿穿打底,淹死家里三兄弟……

巴兜,团子酱,娄碗是什么?估计知道的人就是当地的方言童谣了。

民间方言儿歌(这些都是哪里的方言乡音儿歌童谣啊)(3)

我们再看这首学手艺的童谣:

吊眉仔吊上天,吊搭鲤鱼请先生。先生恰一块,吊眉仔恰两块,恰哩吊眉仔打夹板。

夹板手里吊,吊眉仔学扛轿。扛轿扛的脚爬爬,吊眉仔钓蛤蟆。蛤蟆四两油,吊眉仔学榨油。

榨油不够瞌,吊眉仔学养鸽。养鸽咕咕咕,吊眉仔学织布。

织布啦啦稀,吊眉仔学养鸡。养鸡咯咯咯,吊眉仔学拉锯。

拉锯拉到手,吊眉仔学搞酒。搞酒咪咪酸,吊眉仔学搭砖。

搭砖搭不停,吊眉仔学修称。修称不认星,吊眉仔学打钉。

打钉嘚嘚啵,吊眉仔学补镬。补镬一只眼,吊眉仔学补伞。

补伞一个洞,吊眉仔学打垄。打垄不用土,吊眉仔学到死……

哈哈哈,做事不专心半途而废啊!这是特别讽刺的,大家可不要学他来。

民间方言儿歌(这些都是哪里的方言乡音儿歌童谣啊)(4)

最近袁隆平先生有十个簸萝的新闻刷屏了,我们德州当地,手指肚上的指纹,斗是指封闭的圈,簸箕指没有封闭的那些指纹。有一首童谣是这样说的: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做媒六斗捉贼,七斗开当铺,八斗收田租,九斗一簸箕,老了坐着吃,十斗是个大财主!

当然这是有些迷信的说法吧。

各地都有传统的童谣儿歌,随着农村老人的去世,离开故乡的人们沉迷于网络,那些时代相传的口语童谣已经失传,大家把自己知道的童谣写出来吧?它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值得传承,申遗。

童谣有着独特的方言乡音魅力:浓浓的故乡风景,美好忧伤的童年时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