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要怎么吃(蛏子要好吃就得知道这几点)
一、种蛏如种田
闽南的滩涂有很多美食,蛏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前几日提到土笋冻,土笋也出自滩涂。
蛏子是土名,学名叫“缢蛏”,而土笋也是土名,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这名字特别拗口,我怎么都记不住;我们常吃的海蛎,海蛎是学名,土名就叫蚵仔。这些土名和学名的叫法让我想起我们的名字,在家叫“狗子”,出外就是“小明”了,哈哈。
李时珍曰∶蛏乃海中小蚌也。其形长短大小不一,与江湖中马刀、螊 、蚬相似,其类甚多。 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壅沃,谓之蛏田。
沿海人在泥壅沃,也就是滩涂上种蛏子种蚵仔,就如种田一般,叫“狗子”之类的土名也是恰如其分。蛏子和蚵仔在闽南很普遍,初春季节吃蚵仔,有二月肥蚵肥韭菜之说,而夏季,则是蛏子的丰收季节。
吃蛏不忘种蛏人,我今天来说说蛏子。
二、蛏子性寒易过敏
蛏子的肉很鲜美,清甜爽口,我是喜欢蛏子的,较之蚵仔更甚,但蛏子性寒凉,过敏体质者不宜。
总觉得蛏子等海鲜可以代表家乡,于是乎,暑假我家那位在远方求学的学子回家,我都要买海鲜,尤其是蛏子,结果有一年的暑假给他吃得浑身过敏,吃药打针,整整在家一周不敢出门。
但说来奇怪了,蛏子是寒凉,湿气重,烹煮不当,过敏体质者容易出疹,但蛏子要是晒成干,做成蛏干,蛏干和烧酒一起炖煮,却是消水肿祛湿滋补的好食物。
三、蛏子的多种吃法
蛏子的吃法有很多种,都特别棒,比如我们闽南很常见的酱油蛏,蛏子用开水一烫,半熟时分,倒进酱油生姜蒜蓉腌制半天,即可开吃,非常可口,夏日的晚上,来一盘酱油蛏,配上啤酒,实在享受。
我奶奶经常把蛏壳拔掉半边,不用任何调料,将蛏肉的一面蘸上地瓜粉,用油煎,蛏子的汁都被锁在地瓜粉和半边壳里,更是鲜甜无比。
而把蛏肉全剥起来,裹上地瓜粉,加点姜丝,下锅煮成蛏羹,则是夏日用来配饭的靓汤。
蛏子和鸡蛋是绝配,混在一起煎成蛋蛏饼,也是闽南很重要的一道菜品。
当然蛏还可以清蒸,以及和许多菜一起或炒或炸或煮成各种各样非常好吃的菜。
无论什么样的菜品都不及爆炒蛏子来得简单美味,但蛏子要洗干净得有窍门哦。
四、清洗蛏子
今儿买了600g的蛏子,蛏子比较大只,但还不及老蛏的资格,要是老蛏,那就做隔水炖烧酒插蛏了,新蛏嘛,爆炒最为适宜。
但蛏子要清洗干净才不会影响口感,蛏子毕竟长于滩涂,身上所沾的都是滩涂的黑泥。
常用的清洗方法都是清水中加盐,我今天教大家一招,不用加盐,一样洗得很干净。
首先将蛏子用清水冲,拿一把牙刷刷净蛏壳。
蛏子“有头有腿”,把蛏子立起来,“头”朝上、“双腿”朝下,我们叫插蛏,插满一碗,蛏子底部倒入半碗水,静等一个小时,蛏子会把身体里面的泥沙全部通过“双腿”排到水中。
其实这是蛏子的两个水管,这两个水管很发达,蛏子完全依靠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入水管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排水管排出废物和污水。
而我这种插蛏的清洗方法正是迎合了蛏子本身的结构,所以黑泥排得特别干净。
五、爆炒蛏子
蛏子清洗完毕,我们就来爆炒。爆炒之前还有一个小动作,那就是给蛏子挑断筋。
蛏子的两扇壳中间有一根黑筋,我们拿小刀在中间划一下,蛏子的筋断了,煮的时候壳就不会打开,这样蛏子的鲜汁会锁在壳里,从而肉质更嫩更鲜。
准备材料:蛏子、料酒、生姜、蒜瓣、辣椒。
爆炒过程:
1、烈油锅,姜爆香;
2、蛏子、蒜瓣和辣椒一起下锅;
3、加入料酒、盐和糖,不用味精鸡精等增味剂,蛏子本身就很鲜。
4、爆炒三分钟即可出锅。
一盘非常非常鲜甜味美的爆炒蛏子就做成了,特别简单易操。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蛏子性寒凉,一定要多加姜蒜!
今日的蛏子非常肥美,蛏子虽然性寒,还是很有营养的,《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但要蛏子好,还得环境好,滩涂好,海水质量好,让我们都来做一名大自然的养护工,保护优质的海域,我们人人有责。
这里是“草草啖盐说蜜”,图文原创,力求给大伙呈现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原创不易,拒绝盗文盗图,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