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三十狠(陕西方言鳖怂的深度诠释)

装鳖不是装怂——杂感

作者:董怀禄

今天延续昨天的杂感再感慨几句。借用文友嵕山石的微信留言立个标题:装鳖不是装怂。

“鳖”和“怂”虽然都是上下结构的两个汉字、两个都能活用为形容词的名词,但这两个字的意义却相去甚远。虽然泛常有人骂人是“鳖怂”,但“鳖怂”这个词其实是偏义复词,它所表达的实际意思就是“鳖”得跟“怂”一样。所以还是得把“鳖”和“怂”分开看。一分开,你就会发现,“鳖”是一种智慧,“怂”则是窝囊没出息的表现。

还是接着昨天那个碎籽故事往下看。

当我回答把对温度要求极为严格的促红素针剂放到医院的冰箱的时候,此时还很可爱的胖护士说话了:“冰箱里只能放整盒的,你这是单支的,不能放!”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单支的区分不开,弄不清谁是谁的。”

我说:“冰箱里有写着我名字的针剂盒,我以前一直就放在冰箱里,怎么今天到你跟前就不能放了?”

她说:“那我给你去看看,如果有你的盒盒,就给你放,如果没有你的盒盒,那你就拿回去放到你家冰箱,下次来透析时带上。”

陕西方言三十狠(陕西方言鳖怂的深度诠释)(1)

她突哧、突哧地去看了,回来告诉我:“叔叔,冰箱里没有你的盒盒,以前的盒盒可能谁给你扔了!”

我说:“存放药的盒子,怎么能说扔就随便扔了?”

她说:“针一打完,盒盒就成了垃圾,就像家里买的调料,调料一吃完,调料袋子自然就要扔。”

我说:“你这个比喻不恰当,存放针剂的盒子,不是吃完调料的袋子,是吃过饭的碗,这一顿吃了,下一顿还要用!”

她无言一对,只是嘟囔着:“反正别人已经扔了,又不是我扔的!针你还是带回去,下次来透析时再带上!”

我说:“人老了,没记性了,下次来时忘记了咋办?你还是给我找个盒子,写上名字放到冰箱!”

她没有吭气,从透析室这头走到那头,从那头走到这头,然后在一个病床前的方凳上坐了下来,静静地做她的事情。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她们以柔克刚,拿老刀子锯我,每次上机都把我放在了最后,我也因此成了最后一个下机的病人。

我的一位学生在看了我的遭遇以后给我宽心说:“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不低头怎抬头?”好吧,这个头我肯定要低。

陕西方言三十狠(陕西方言鳖怂的深度诠释)(2)

但再后来的结果你不知道。护士们的这种考虑其实有点简单,做法也有点愚蠢。对于她们的这种应对,我是乐于接受的。理论上讲,透析时间越长,体内毒素就清理得越干净。这种看似对我的虐待,实是让我得到了优待。我和别的病人交一样多的钱,却比别人占了多透析几分钟的便宜。而她们多耗的几分钟,不仅意味着我的体内多清理出了一些毒素,还直接让她们自己的交接班时间总是因此滞后,也总有一两个护士因此影响了按时吃午饭。

有聪明的护士看出了名堂。再透析时,就尽可能给我先上机,如果一时顾不过来,她们就会相互提示:“快一点,先把十九床(我的床号)上了,他是四个半小时,比别人多半个小时呢!”这以后,我想多占一会儿透析时间的便宜就很少了,护士对我是叔长叔短,客气有加,但我只是沉默。这个世上最有力的不是高亢的宣誓,而是一声不响的沉默。

诗人顾城说:“风在结它的叶,草在结它的籽,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人到了一定年纪后,才发现相处不累,久处不厌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和这些护士常年要打交道,不被她们另眼看待,就是一种温暖。文学家梭罗曾写道:“我们生活得太拥挤。因此我觉得,我们缺乏彼此尊重。”你眼前有高山,我目下有流水,我们总是定时生活在一起。咱一个花甲花发的老头,不奢望这些年轻貌美的天使对自己眉目传情,只希望她们能够手下留情就阿弥托佛了!

最后,让我用文友东篱采菊先生的友情忠告作结: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别人。有些事,看透不说破,是修养;有些人,看清不说穿,是智慧。懂得退让,是一种胸怀;学会包容,是一种大气。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控制脾气,才能更好留住福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