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石发现的国宝(青海农村小孩推石头出去玩)
夏朝,一个神秘又遥远的朝代,无论是在中原地区,还是在西北地区,跟夏朝有关的传说数不胜数。
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青海黄河边的民和县喇家村,村民挖土盖房子,挖出过一件又一件奇特的玉器。
据中国社科院专家叶茂林回忆,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喇家村看到有儿童玩推铁环,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因为家里没有铁环,所以就推出来一个圆圆的石环。
村民倒认为推石环是很随意的事情,毕竟村里有很多玉器。
可专家一看却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保护四千多年前的国宝玉璧,那至少也是城邦首领所使用的“祭天神器”,价值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如果孩子一不小心,把夏朝时期的国宝玉璧摔碎了,对中国历史来说,是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中国社科院专家叶茂林)
紧随其后的发掘,则吸引了欧亚大陆众多的考古专家,喇家村群英集会,发掘“铜石时代”的夏朝先民聚落,也就是城池的雏形。
文物再一次证明,东西方文化沟通的起点并非始于西汉,实际上青海甘肃的古商路,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沟通欧亚。
一,玉璧成玩具,发掘夏朝古城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齐家文化说起,1924年在洮河西岸的齐家坪,发现了一片古代遗址,命名为齐家文化,距今四千三百多年。
在此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才知道齐家文化是以甘肃和青海为中心,向外延伸到宁夏和内蒙。
之所以迟迟没有发掘,专家给出两点原因,一是覆盖面积实在是太大,要跨越四个省份,有三百五十多处遗址;二是专家认为,四千多年前的青海甘肃,不会有什么高等级的文明,即使有遗址,相比中原地区来说,也较为落后。
上世纪七十年代,青海黄河边的民和县喇家村,取土修建房屋,挖出过一件又一件的古代器物,有石器、陶器、铜器、玉器……
村民并不知道,这四种器物至少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文明,也就是说齐家文化的喇家村夏朝城邦,处在华夏文明承上启下的阶段,上是石器和陶器,再往下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青铜器。
直到考古专家进入喇家村,看到一大群孩子,在村外嬉闹玩耍。
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在玩推铁环的游戏,这种简单的玩具,是70后童年的回忆。
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铁环,所以就推着一件石环往外跑。
专家仔细一看,当场就惊呼不得了,那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石环,而是质地上乘的美玉,造型也比已知的青海玉璧更加古老。
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茂林的回忆,孩子们的“玩具”有很多,每一件看起来都很特别。走过去仔细一看,居然是古老的玉璧。
据村民所说,村里挖出过很多类似材质的东西,甚至有比玉璧更加古老的东西。
叶茂林回忆当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万万没有想到,孩子居然有那么奢侈的玩具,一旦磕磕碰碰损坏了,后果不堪设想。
(社科院:叶茂林)
专家赶紧出面,从孩子的手中接过玉璧,随后上报到文物部门,保护齐家文化的喇家遗址……这才揭开了震惊中外的“铜石时代”的夏朝时期古城郭。
也证明青海的黄河边,早在四千三百多年前,就已经有成熟灿烂的文明。
到1999年的世纪之交,社科院的考古研究所,和青海文物部门联合组成考古队,正式发掘喇家村遗址。
才刚刚开始下铲,就发掘出十多米宽的巨大壕沟,深度约有两到三米,当场震惊了考古队的所有人。
在村民看来,壕沟哪里都有,看不出什么稀奇之处;但在考古专家看来,修建整齐的宽大壕沟,也就意味着这里有四千多年前的、成熟的城池防御体系。
城池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城周围挖出十米多宽的巨大壕沟,必然是一座夏朝时期的特大城市。
(喇家遗址复原模型)
也就是说,在四千多年前,喇家村遗址是夏朝西北先民的文明中心之一,为了保护城池里的建筑,所以才会不惜耗费人力物力,挖出围城的史前壕沟。
这是齐家文化自从发掘以来,第一次发掘出史前壕沟,即使放眼全国的夏朝遗址,也很少有巨大且完整的壕沟出现。
专家认为喇家村遗址肯定不一般,考古队在发掘一号遗址的时候,清理出一件尚未制作完成的玉斧,明显是祭祀的礼器。
更让专家惊叹的是,在五号发掘区的一堆沙子里,清理出半把大玉刀,明显也是祭祀苍天的礼器。
宽约十五公分,长度约有三十五公分,厚度仅仅只有四毫米,专家判断上面应该有三到七个孔,完整的大玉刀约有七十公分长。如此巨大的史前玉器全国罕见,一般都是用于仪仗。
玉刀带来的震撼还没有结束呢,专家又在遗址的房子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壁炉,明显是起源于中亚地区的装置,后来传到了世界各地。
一般情况下,我国史前遗址的取暖装置,都是靠着房屋中间的火塘,而今在喇家村发现大量的壁炉,也就意味着东西方的文化沟通,可能比想象中的更早。
这一重大发现足以震惊世界考古界,联想到西汉张骞的丝绸之路,甚至是一度传闻的三星堆古商路,实际上早在四千多年前,齐家文化就已经走通了青海甘肃的古商路。
证明丝绸之路,并不是东西方交流的起点,西汉张骞严格来说,是走了先民早已开通的商路,而张骞的困难,则主要在匈奴,不过这也是题外话了。
当考古队的铲子,发掘到第20号房子的时候,发掘出两个陶器,左边的陶碗倒扣在地上,直径约有十厘米左右。
专家第一时间,并未重视这个陶碗,因为齐家文化发掘过很多类似的陶器。
可取出陶碗之后,刹那间就震惊了考古队,因为下面有一条条弯曲的东西,乍一看像是面条。
但考古队第一反应就是看错了,但仔细一看,又跟面条极其相似,正常来说四千多年前的面条,是很难保存到今天的。
为了尽快得出真相,于是提取面条送到北京,做出更加深入的鉴定,而北京很快就给出了让所有人狂喜的鉴定结果,喇家村遗址出土的,正是我国最早的面条。
属于是史前夏朝先民,在四千多年前采用“粟、黍”等农作物制作而成,这无疑会震惊整个考古界。
直接就平息了“面条的起源”之争论,以前很多地方的很多人,都说面条起源自哪里哪里,如今喇家村遗址的文物,证明面条起源于华夏文明。
当考古队的探铲,清理一层层的历史尘埃,挖到第五发掘区的时候,总算是找到了专家一直期待的先民聚落古墓。
起初是挖出四方形的土台,是由红土和黄土相互叠加,三层土台颜色层次分明,明显是人工痕迹。
清理完土台,下面便是回填的五花土,是一个长方形的墓坑。
属于是正方形的三层坟冢,下面盖着长方形的墓坑,考古队当场断定,里面肯定埋着身份高贵的先民。
在五花土当中,先是发掘出规格等级较低的玉器,甚至是下脚料玉器。
随后又发掘出精美的“三璜连碧”也就是三块玉,用绳子串联到一起,从而组成了一块圆形的玉璧。
专家很激动,继续往下发掘,然而挖了一米多深,都没有清理出尸骨。
队员累得胳膊酸软,好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清理出完整的人骨,墓葬当中出土了十五件珍贵的精美玉器,可见墓主人的身份之高。
这是齐家文化首次出土高规格墓葬,也就意味着齐家文化的文明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落后,已经跟中原文明相当。
经研究所的鉴定,墓主人的年龄,在四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是一位成年男性。
从陪葬品来看,墓主人大概率是喇家聚落的首领,因为威望很高身份特殊,所以去世之后,才能够享有高规格的墓葬。
而那三层颜色的土台,根据专家在中原地区的考古经验,大概率是祭祀上苍的祭台。
有了祭台,就证明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这直接代表着喇家史前聚落的文明程度。
这再一次证明了夏朝时期的中国文明,已经完全覆盖了西北地区,从各种玉器的形制来看,跟中原地区肯定是同宗同源。
可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既然齐家文化的喇家史前聚落,已经有了高度的文明,却又为何突然消失呢?聚落的先民,到底去了哪里?
从出土文物来看,聚落仿佛一夜之间就人去城空……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又或者是史前战争……
二,城郭覆灭,东方“庞贝”种种疑问,充斥着专家教授的脑海,直到现场的考古队打电话,声音非常激动地说,房子里面埋着人……
按照常理来说,人应该埋到墓地里,可喇家遗址却在房子当中,发掘出一具具扭曲的人骨。甚至在一间房子里,发现了多具身形扭曲的人骨。
还有一具成年女性的尸骨,怀里紧紧抱着较小的尸骨,明显像是母亲遇到了什么灾难,所以紧紧抱住了怀里的孩子。
在四号房间里,有多达十四具白色的骨骸,经过专家鉴定,有老人、小孩、少年、妇女……
看他们埋葬的方式,明显是非正常死亡,大概率是遇到了突发的自然灾害。
地质专家在现场,发现了大量的红色黏土,和显而易见的地裂缝,古生物专家则开始鉴定人骨。
红色的黏土,明显是黄河发洪水之后留下的沉积物,更悲剧的是,头一年发生了大地震,第二年来了大洪水。
两种自然灾害叠加,导致了喇家村遗址的先民,被深深埋在了地下。
众多专家齐聚,经过探讨和发掘之后,一致认为是地震和洪水,导致喇家先民聚落被埋在了地下。
因为房屋的确是因为地震而倒塌,所以人骨有多处骨折的现象,尸骨才会以非正常的方式,展现在后人的面前。
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像是被压扁了的人骨,刚好符合地震灾害的特征。
地震之后便是黄河洪水,洪水又带来了大量的黏土,所以那些修建在低洼地带的房屋,会被洪水的沉积物掩埋。
经过专家的研究,喇家遗址先民的悲剧才真相大白,属于是东方版的“庞贝古城”天灾。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齐家文化遗址扩大了夏朝文化的面积;从文明的角度来看,齐家文化遗址,属于我国先民留下的历史瑰宝。
尤其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来说,又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历史证据。
政府为了保护喇家先民聚落,所以原先的村民,搬到了新修的现代化新农村。
遗址则发展成规模庞大的遗址公园,如今已经是热门的旅游景点,倒是建议家长带着孩子们去看看,不仅能拓宽视野,更能增加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三,齐家文化的重要意义喇家先民聚落,属于齐家文化的一部分,文章写到这里,盘点齐家文化的重大意义。
时间推到1975年,考古专家在齐家坪,发掘夏朝时期的遗址。
在M41墓坑,清理出一面锈迹斑斑的古镜,如今被称之为“中华第一镜”。
直径宽约六公分,厚度仅仅只有三毫米,由此可看出夏朝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
从镜子的造型来看,属正面扁平光滑,背面有纽环方便携带。
从工艺来看,属于是铸模一次浇灌制造,因为纽环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先民带着铜镜出门,有重要场合的时候,方便整理仪容。
齐家坪出土的古镜,直接把中国文明的冶铜技术,推到了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考古队又在齐家文化区域内的多个遗址,发掘出青铜打造的大量兵器,斧头、战刀、匕首、凿子、佩饰……等等夏朝的青铜器物。
通过专业的仪器检验,铜器是有红铜和青铜两种,铜含量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有冷锻工艺,也有冶铸工艺,已经接近商朝铜器的含铜量。
所以说,我国早在夏朝,就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
而齐家文化还有另外一大亮点,那便是我中华民族最早的商贸文化,因为很多精美玉器的玉石,不仅来自于马衔山和马鬃山,还有千里之外的和田地区。
在考古发掘当中,又出土了贝壳制作而成的装饰,经鉴定来自于台湾海峡和南海。
由此证明,汉朝和唐朝繁荣的丝绸之路,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走通,而齐家文化圈,便是我中华民族最早的商路行客。
齐家文化的先民,在商路扮演的角色,是中转站和桥头桥头堡,搭建起了东西方文化商贸沟通的桥梁。
早在夏朝时期的中原商品,便可以通过齐家文化的古商路,卖到西方的地中海沿岸。
因此夏朝时期,古商路更应该称之为玉石之路,或者是青铜之路,而和田玉便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可以展开联想,一位夏朝的中原先民,穿着草鞋从河南出发,走到甘肃和青海,补充食物和淡水,再出发去往和田,甚至是更远的地中海。
同样来说,地中海的商人走南闯北到达甘肃青海,带来了西方的文化,融合到中华民族包罗万象的基因里。
再看齐家文化的房屋,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多层的“白灰面”,是建筑历史的一次巨大进步。
而齐家文化出土的夫妻合葬墓,陪葬品都在男性的一侧,男女又是同一时间死亡,证明当时已经有了残酷的阶级,属于是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
纵观整个齐家文化,最让人感到振奋的,便是夏朝城池的发现。
壕沟和高墙用来抵挡猛兽和洪水,又能防止别的部落来抢夺财物,放今天来看那简陋的夯土高墙,实际上是四千年前城郭的雏形。
齐家文化出土了最原始的城堡,完全可以说成是夏朝古城。
再加上《晋书·地道记》又说大禹出生在大夏县,也就是今天的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大夏古城遗址。
大禹所建立的夏朝,明显覆盖了齐家文化,而夏朝的明显特征,便是诸多部落组成的联盟,形成了最早的华夏“国家”概念。
后记:
以发掘出的诸多史前遗址来看,夏朝绝不是单一的某个县某个省,而是覆盖了南方、北方、西北广阔的黄河长江流域。
而齐家文化属于是夏朝的一部分,更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从南方到北方,从东方到西方,取长补短,融汇贯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