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再次加剧(开辟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径)

来源:【中国科普网】

王旭东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需要彻底解决,这已成为人类共识。

6月24日,以“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国际竹藤组织提出的“以竹代塑”倡议被列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清单,并将由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气候危机再次加剧(开辟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径)(1)

国际竹藤组织供图

减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评估报告,在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2 亿吨塑料制品中,约有70亿吨成为了塑料垃圾,而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率不足10%。塑料垃圾不仅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行动措施和替代产品,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减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国际社会相继出台相关禁限塑政策,提出禁塑限塑时间表:中国于202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鼓励减少塑料消费,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制品,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欧盟于2021年启动实施全面禁塑法令;东盟发布了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区域行动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截至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明确制定或发布相关禁塑限塑政策。

此外,还有许多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等也在采取行动,支持国际社会减少和淘汰塑料制品,鼓励发展替代品,调整产业及贸易政策等来减少塑料污染。

竹子优势明显,可堪大用

竹子到底有哪些优势与潜力?“以竹代塑”理念为何深入人心?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研究显示,竹子的最高生长速度是每24小时可长1.21米,2-3个月即可完成高生长和粗生长。竹子成熟快,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笋长新竹,产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竹子分布广泛,资源规模可观。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已知有39个国家竹林面积总计5000 万公顷以上,年产竹材超过6亿吨。其中,中国有竹类植物800多种,竹林面积641万公顷。

气候危机再次加剧(开辟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径)(2)

国际竹藤组织供图

竹材用途广泛,可实现全竹利用,几乎没有废料。竹产品多元丰富,目前已开发的竹产品种类超过 1 万种,涉及衣、食、住、行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刀叉勺、吸管、杯子和盘子等一次性餐具,到家居耐用品,再到工业领域如冷却塔竹格填料、竹缠绕管廊等工业产品,竹制品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替代塑料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竹制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负碳足迹。从碳汇过程来看,竹产品与塑料产品相比,碳足迹为负值。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以竹代塑”倡议,应运而生

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竹子或为天选之材。

气候危机再次加剧(开辟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径)(3)

国际竹藤组织供图

竹材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子在应对全球禁塑、限塑、低碳、绿色发展领域大有可为。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的大潮下,国际竹藤组织积极倡导“以竹代塑”,携手合作伙伴,推广竹子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

国际竹藤组织提出的“以竹代塑”倡议得到了东道国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作为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的成果之一,被纳入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具体行动中。事实上,在此之前,国际竹藤组织一直在为推广“以竹代塑”做着不懈努力。

2019年12月,国际竹藤组织携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在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办“以竹代塑应对气候变化”边会,探讨竹子在解决全球塑料问题、减少污染排放方面的潜力和前景。2020年12月,在博鳌国际禁塑产业论坛期间,国际竹藤组织与合作伙伴共同组织“以竹代塑”展览,并就减少塑料污染、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与替代产品等问题,发表主旨报告和系列演讲,为全球禁塑限塑议题推介竹子解决方案。2021年9月,国际竹藤组织参展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竹藤特展,展示竹子在减塑消费和绿色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优势。2022年6月,国际竹藤组织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联合开展竹吸管、小径竹缠绕管和竹浆模塑包埋盒研究……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展示竹子在减塑和代塑方面的重要作用,还大大提高了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和国际社会对“以竹代塑”巨大潜力的认识和关注。

此次 “以竹代塑”倡议被纳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清单,是继往开来的标志性事件,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国际竹藤组织相信,随着竹材利用的科技创新,竹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代替塑料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在生产生活、各行各业的赋能也将越来越强。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