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

《三国演义》用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为东吴大都督周瑜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在演义中,周瑜从那个“曲有误,周郎顾”的风流儒将,变成了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宵小之徒。

从此,嫉妒、狭隘、高傲成了周瑜的标签。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绝非如此。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1)

他性度恢廓,心胸宽广,人品极好;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能力极强。

上司孙权赞他有“王佐之才”,粉丝苏东坡称他“雄姿英发”,就连向来与他不和的下属,也不由得感叹道:“与周公瑾交往,如饮美酒,不觉自醉”。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周瑜都称得上是“风度翩翩”,而一个人的风度,正是这个人最大的魅力。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2)

始于才华: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东汉末年,家世门第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家望族和寒门庶族之间,往往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这点来看,周瑜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他出身世家大族,祖上三代,有两人做到了三公高位,父亲也曾担任帝都洛阳的行政长官。

即使与号称“四世三公”的袁绍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老话虽如此,但总有例外。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3)

周瑜虽家世不凡,但并没有沉寂在安逸的环境里。

他从小好学,诗词经赋,刀枪剑戟,无一不精,而且还十分精通音律。

即便在酒过三巡后,也能清楚觉察到弹奏者的细小差错,“曲有误,周郎顾”一时传为美谈。

唐人李端曾在《听筝》一诗中写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原来,有些人为了能得到周瑜的关注,竟故意在演奏时弹错音律。

不为别的,只因周瑜人长得帅且风度翩翩,所以很多人都渴望“见其风采”。

正所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长得帅,还远远不够;帅而有才,方才经得起岁月摧残。

对于周瑜的才华,苏东坡则是一语道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多才多艺,不过小道,运筹帷幄,方为大才。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4)

赤壁之战时,周瑜曾在一片投降声中独树一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孙权分析曹操劣势。并放出豪言壮语:

“曹操此来,自寻死路,为天下除残去秽,正在此时!”

周瑜的一番见解,给孙权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最终,在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于赤壁大败曹操,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左传》有言:“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一个人如果虚有其表,那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绣花枕头与绝代男神之间,差的便是这“才华风韵”。

美貌不过是人生的点缀,才华方是人生的依仗。

周瑜正因颜值与才华并存,才显得那样超凡脱俗,光彩照人。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5)

敬于气度:

与公瑾交,如饮美酒,不觉自醉

孙策病逝后,将“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其弟孙权,并留下了一个用人金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在孙策的临终授意下,孙权将周瑜提拔为大都督,而资历最深的老将程普则担任了他的副手。

从孙坚起兵讨伐董卓起,程普便追随孙氏一族南征北战,若论年龄和资历,整个江东无人能出其右。

但如今却被这个“乳臭未干”的周公瑾压了一头,这口气如何能咽得下去呢?

于是,程普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后生晚辈。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6)

据《江表传》记载:“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而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

面对流言蜚语,一笑置之,才是最好的回应;遭到别人诋毁,淡然处之,才是绝佳的风度。

周瑜正是如此对待程普的。

周瑜的风度,让程普自惭形秽,也彻底化开了他心中的怨气。

程普不仅从此对周瑜“敬服而亲重之”,还逢人便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饮醇香的美酒一般,不知不觉自己就陶醉了。”

《菜根谭》有言:“量弘识高,功德日进。”

气度是仁者的德行,是智者的胸怀,也是令对手折服的无形利器。

当曹操听闻周瑜的雅量气度后,不由得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他就派帐下幕僚蒋干去拉拢周瑜。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7)

周瑜一见蒋干,便闻弦歌而知雅意,他知道蒋干因何而来,但他并没有对蒋干表现出任何猜忌。

他只是带着蒋干四处走走,美酒佳肴招待着,后来更邀请蒋干参观军营。

试想一下,在双方互为仇敌之时,周瑜竟然还带着对手去参观自己的军事部署,这是何等气魄!

参观之际,他向蒋干表明心迹: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祸福共之,即使苏秦张仪在世,也无法动摇我分毫啊。

周瑜的气度,让蒋干十分佩服,于是他一句话也没说,转头便回到了曹操那里。

蒋干对曹操说道:“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动。”

曹操听后虽感遗憾,但心中却对周瑜更加高看了几分。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周瑜的宽厚气度,让他活出了一个人真正的潇洒。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8)

忠于人品:

昔年一诺,此生必践

忠诚是一个人的品质,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纵观周瑜一生,其忠肝义胆之气,实不亚于诸葛亮。

他年少时曾与孙策结为“总角之好”,在他眼中:孙策既是知己,又是明君。

当时孙策之父孙坚刚刚去世,此时的他正值用人之际,而周瑜的到来,无疑让他欣喜异常。

孙策紧握着周瑜的双手,豪气干云地说道:公瑾远来,我事成也!

也许就是孙策此时的真情流露,让周瑜下定决心随他驰马天下,成就霸业。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9)

后来孙策为刺客所杀,在临终前将军国大事托付于周瑜。

孙策死后,周瑜算是江东最具名望和实力的人,他有足够的能力独领江东,坐拥一方。

就连刘备也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但周瑜没有这样做,他一直信守着对亡友的承诺,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

孙权初继位时,文武群臣都不把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当回事。

惟有周瑜和张昭二人言行恭谨、从不逾矩,始终以君臣之礼来要求自己。

正是如此,江东的基业才会渐渐稳定下来,最后步入正轨。

周瑜气度非凡(儒将周瑜有风度)(10)

从平定江东到匡扶少主,从赤壁之战到争夺南郡,周瑜始终尽心尽力维持着江东的基业。

权力的巅峰,周瑜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周瑜永生不忘。

歌德曾说:“始终不渝的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

忠诚就是一个人的责任感,心中有了忠诚,就好比有了解锁人生密码的钥匙。

用忠诚为生活导航,人生才不会迷茫。

汪国真说:“美是一朵鲜艳的花,风度是一棵常青的树;时间是美的敌人,却是风度的朋友。”

人生风度,无需刻意,多一份努力,才华自来;存一份气度,心自洒脱;守一份忠诚,前路自有方向。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我们读懂了周瑜,也就读懂了风度:多点风度,少点旁骛,匆匆百年,如是而已。

与诸君共勉。

作者 | 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

图片 | 《三国》剧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