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

每日更新,敬请关注!

人们常说:“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

这句话的出入还要从乾隆下江南的一段经历说起。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王庄村西有一片大窑疙瘩,据说过去是个和尚庙,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的时候,曾来过这里。

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1)

当时,乾隆皇帝化装成一个客商由京城出发,一路之上溜溜达达,边察民情,边做私访。

这一天,他来到清苑地界,因贪恋沿路景色,不觉天近黄昏,这オ感到又饥又渴。

忽然发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行人也都早已找好地方歇息去了。

实在没办法了,乾隆只好忍着饥渴向前走了一阵子。

再看看前头,还是黑糊糊一片。

这时,他再也没力气走了,忽然听到前面传来“当、当、当”的钟声,他不觉心头一亮,心想:有敲钟的就有寺庙,有寺庙就好找吃食了。

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2)

乾隆皇帝这时精神头儿也就来了,寻着钟声急匆匆地直奔,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寺院但山门紧闭。

一叩门,出来了一个手提着灯笼的和尚,口念:“阿弥陀佛!天已这般时候,施主为何事而来呢?”

乾隆赶紧拱手施礼说:“师父,打扰了!我因急着赶路,一时错过食宿,还请师父以慈悲为怀,周济于我。”

老和尚提起灯笼又仔细打量了一下乾隆:但见来人穿戴整洁,气度不凡。

这才客气地说:“施主如不嫌弃,就随贫僧到禅房歇息。”

说罢,在前引路,乾隆在后跟随进了禅房。

乾隆坐下之后,肚内咕咕直叫,口干舌燥,一时更加难以忍受。

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3)

老和尚从膳房端上两个带嘎渣的掺糠玉米面饼子和一碗熬菜放到乾隆面前说:“贫僧庙小清寒,就请施主将就着吃吧!”

乾隆闻到一股饭食的清香,恨不得一口吞入肚内。

当时他也顾不得那么多礼节了,伸手就拿过一个饼子,两口就啃下了半块。

再吃第二口时,老和尚在一旁紧忙说:“施主不必着急,就着菜汤慢慢食用。

乾隆就着熬菜把食物顺下之后,这才一口口品嚼了起来,边吃辺磨嘴,微笑着说:“此类美味佳肴,世上难比,天上难求啊!

他吃饱了,喝足了,打了个饱隔之后,这才谢过老和尚。

乾隆由江南回来,在宫内又照常整天顿顿吃那丰盛的御筵时,总觉得没滋没味儿了,忽然他又想吃糠饼子时那股子香甜可口的味道儿来了。

他把御厨师傅叫来说:“我在百姓家里吃过一顿饭,你去给我做?”

然后乾隆比画着说:“形如巴掌,一面有焦黄的嘎渣。”

厨师按照上说的,做了巴掌大小,一面有黄嘎渣的各类面粉的饼子,有的放上糖,有的加了蜜,有的还加上鸡蛋涂上黄油等等,可是乾隆吃了总是摇头,说都不是那个味儿,哪个也不好吃,一生气,骂了人们一顿。

乾隆吃不上可口的东西,总是愁眉苦脸儿的,最后把文武大臣召集在一起,说:“朕身体欠安,食面无味。你们身为大臣,就要为孤尽忠,为朕分忧啊!”

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4)

一席话说得众大臣摸不着头脑,不知是怎么回事儿。

接着乾隆把在老和尚那里吃饼子的事儿说了一遍,最后说:“谁要能为孤做上一顿可口的饭食,重重有赏!”

这些个文武大臣一听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了眼。

心说:谁做过这样的饭呢,也没吃过这种饭呀!可要是做不对,上一生气,轻者换顿板子,重者会罢官为民,弄不好还不脑袋搬家?!

正在大家愁得没法子的时候,忽见机智多谋的罗锅子刘墉站出来说:“启禀万岁,你可记得您是在哪儿吃的那样饭?如果把他请来做饭,那不更好吗?”

乾隆冷静一想:是啊!此话有理。

可他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是王庄、李庄了,只是大约记得距京城西南三百来里,路边上的和尚庙。

于是,赶紧下圣旨给保定府,保定府又给四县下命令,各县又四处找和尚庙,终于在清苑县王庄把这位老和尚请了来。

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5)

乾隆一见高兴地说:“就是这位师父,快快请他给我做一顿那样地饭。”

老和尚接了圣旨做出了锅贴饼子、熬菜。

乾隆上一吃,只觉得又咬牙,又噎嗓子眼儿,真是难咽呀!

他只吃了半嘴就吐了!

生气地问:“怎么不是原先的味道呢?”

和尚听了一笑说:“我这做法儿没变,用料也没变,只恐怕是万岁您和那个时候不一样儿:您那时是又饥又渴,吃什么都觉得香甜。而如今您是吃得足,喝得好,顿顿是丰富的御筵,当然就再也吃不下平民百姓的饭食了。”

一席话说得乾隆面红耳赤。

乾隆皇帝与鱼头豆腐故事(乾隆夜宿和尚庙)(6)

刘罗锅这时也帮腔说:“这就叫,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呀!”

乾隆这时オ醒悟地点头说:“有理,有理呀!”

最后又下圣旨:重赏老和尚,重修王庄的和尚庙,并改为行龙寺。

意思是纪念乾隆皇帝曾来此寺,以教诲天下众人。

最后想说:事物总是多样性的,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就和做人一样,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设身处地、就能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会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包容人就会变得开心、少一些戾气,我们的家园和社会就会得到和谐。

民间故事传说是民众的精神文本,也是民众教育、娱乐的重要形式。

一地一历史,一地一人文。

民间故事传说是了解和融入一地的最快和最直接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些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