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长长知识吧!

古代书法家早就在写简化字了。

支持繁体字的一个著名段子说,汉字简化之后,“親不见,愛无心”。

不过,爱这个字,“无心”的历史要长得多。事实上,爱里面有“心”,其实是一个误会。

先看一下《说文解字》中对爱的解释:

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1)

行皃,是指走路的样子。愛字的义旁是夊,意思是缓慢行走,所以,“爱”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依依不舍、舍不得的样子。而“愛”中的“心”,是声旁的一部分,跟意思无关。

何况,古代中国人早就大笔一挥把这个“心”简化掉了。

宋代书法家蔡襄的《远蒙帖》,就把“愛”写成了“爱”,注意下图中间一列头一个字↓

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

历代文人,在写字的时候都会多少写一些简化字。据统计,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欧阳询的《九成宫》有1019个清晰的字,其中164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六分之一。

下面贴一个《兰亭集序》,其中的简化字请自行鉴定↓

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3)

俗体字在宋元已经大行其道

简体字这个东西在历史上很早就有了。简体字是指流行于群众之中、未经整理和改进的形体较简易的俗字,由于是民间流行的写法,就比较不拘一格,一个字可能有好几种写法。

偷懒、图方便是人类的天性。秦代统一,实行“书同文”,规定小篆是官方指定文字。由于小篆还是很难写,于是官府经办文书的“徒隶”,为提高效率,就把小篆的圆转笔画变成直线,用点、横、直、撇、捺、钩等笔划构成汉字,删繁就简,创造了隶书,之后又演变出更方便书写的楷书和草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的说法,“楷书的减笔字在南北朝时期( 公元4一6 世纪) 已经出现, 到唐宋以后逐渐加多, 大体都是一些常用而笔画又比较多的字。”

唐宋以后简体字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宋元时,随着通俗文学作品的产生,简化字大量涌现。这些简化字在民间流行八九百年,却并无合法地位。各封建王朝把民间的简体字视作“俗体”、“破体”,使其难登大雅之堂。而我们今天的简体字就主要是从历代的隶楷行草的简写“俗体”而来。

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

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4)

△《宋元以来俗字谱》中记录的部分“俗字”

简化字,其实是一种民国范儿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成为公开提倡简体字的第一人。

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5)

△最早公开提倡简体字的就是这个人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提出了汉字简化方法,要求把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作为正体字使用。 在当时的激进学者看来,不仅繁体字效率太低,导致教育普及不易、人民沟通困难,简直汉字都应该废除,采用拼音文字。

民国政府开始提倡简体字,是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这一年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中说:“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三年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一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推动的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止。

为什么台湾后来保留了繁体字?

现在我们看到大陆采用简体字,港台采用繁体字的格局,并不是文化的差异,其实跟政治的关系更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立即着手推行简化字。本来也打算继续推行简化字的台湾,立即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敌人支持的我们一定要反对。于是,退居台湾的国民政府废止汉字简化,简化字甚至成了敏感词,提倡简化字,就有了“通匪“的嫌疑。

实际上汉字的发展是纠结和曲折的,在简化的大趋势中,也有繁化的“逆流”。笔画多些,字的区别特征更多,不容易混淆;笔画少些,便于日常学习和使用。

比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雲”表示云彩意义。

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