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

几乎每个男孩小时都曾有过一个梦想,穿上一身威武的铠甲,置身千军万马之中,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但等慢慢长大,发觉除了拍电影的人能有机会在片场体验以外,多数时候只能在游戏里找寻金戈铁马梦,或者在射箭场上找找感觉。

为什么一直没有一个项目,能让我们真实体验一把当年古代武士作战的感觉呢?这个问题不光中国的小男孩疑惑,全世界的小男孩都在疑惑。

于是,兵击和全甲格斗运动,就应运而生了。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2)

2 无甲与全甲格斗的规则

兵击项目区别于传统击剑、剑道等项目,不过它的规则是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参考出来的。

无甲(轻甲)格斗项目的规则类似于击剑,以击中主要躯干、头部等要害,以及击中的先后顺序来判分,可以选择的兵器非常多元化,但要做钝化处理。除了头盔和手甲、护膝以外,身体着以棉布为主的武装衣为防护,进行一对一的对抗比试。

全甲格斗项目则是身穿按照史实复原的盔甲装备,佩戴相应钝化兵器,并把钝器(如锤子)重量控制在一公斤以内,禁止刺击,进行一对一,5 VS 5 ,乃至21 VS 21等规则的比赛。

两者的运动员经常是兼修的,但全甲的投资比无甲贵出数倍。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3)

其实很多拳迷最早对于格斗的概念,是古代武士兵器格斗的概念,只不过苦于当时没有条件去复原那些技术,所以才只有转而选择已经发展成熟的徒手格斗项目。

但徒手格斗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还是会有人想尝试往兵器去走,于是就变成了徒手—无甲(轻甲)—全甲的发展路程。

在现场观摩今年BOTN国家队出征罗马前在成都的集训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震撼的项目,不管是对于古代武士和战阵技术的复原,还是采取一个新的对抗模式来诠释战斗的意义,这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

但这到底是徒手格斗赛事的升级版?还是还原金戈铁马梦想的试验场?我们还得来专门询问下国内对于这类项目比较了解的几位专业人士。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4)

(从左到右)董雪峰、高鹏、刘先生、马郁惟

以下受访人员分别是:

国内著名武备冷兵器军事历史大V“@幻想狂刘先生”;

国内第一批征战世界全甲格斗比赛BOTN(诸国之战)的成员高鹏;

虎贲骑士团名誉团长,国内第一批全甲项目推广者董雪峰;

成都亦禅道馆馆长,中国历史兵器格斗赛事《古战魂》创始人马郁惟。

让他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1)------------------

◤@幻想狂刘先生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5)

1 兵器技术是怎么在海外复原的?

刘先生:欧洲,特别是西欧,复兴传统武艺的条件非常好。

首先,他们的兵器格斗技术失传的时间并不长,一直到20世纪初叶都有完整的军刀和小剑技术传承。

其次,剑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属于贵族和市民阶层男子的一种必备技能,决斗风气的流行催生了大量的剑术学校和剑术典籍,这些典籍都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得益于欧洲几何学和美术的发展,这些典籍很容易被现代人重构和复原。

第三,作为欧洲传统兵器格斗技术的直接后裔,击剑运动为现代人复原古代武艺提供了良好的竞技保证,欧洲历史武术(或者叫古典击剑)的护具和竞赛规则都借鉴了击剑运动,这使他可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全速全力的练习,来甄别典籍中的技术是否复原正确,因为复原不正确的技术是很难在实战中发挥作用的。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6)

2 徒手格斗爱好者转兵击运动,有哪些优势和需要注意的?

刘先生:我第一次拿起剑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会打,当时我以为自己是天才,直到我被真正的高手吊打了一顿。

很多徒手格斗的练习者转入兵器格斗时都会产生这种错觉,因为兵器实际上是拳脚的延伸,练习站立格斗时培养出的步伐、反应、距离感、时机,都可以直接移植到兵器格斗中,很多徒手格斗练习者从未练过刀剑,拿起刀剑就击败了兵器格斗的初学者,这是极大的优势。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拳脚的习惯会很大的影响你用刀剑打斗的风格,比如多数拳手都是以左手左脚在前为“正构”,但多数剑手都以右手右脚在前为“正构”,再比如拳脚多用前后滑步,而剑术则有很多前后上步的动作,因为后者的交战距离和交战范围要比前者大很多。

拳脚形成的肌肉记忆给兵器格斗带来了先天优势,也带来了许多需要克服的习惯。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7)

3 中国兵击运动发展最大的问题在哪,有可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吗?

刘先生:先说困难,首先中国古代处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时期太长太长,春秋时代那种动辄拔剑生死的“士”文化到了明清早就消失殆尽。而兵器格斗,就像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说的,战场上开大阵对大敌,哪由得你闪转腾挪,左顾右盼。

清朝觉得练这些东西对打仗没用,还弄的民间不稳,雍正五年直接禁止教习拳棒了。武举考的是弓马、力量、策略,所以除了大枪、苗刀之类的战阵武器外,兵器格斗地位也不是很高,只在抗倭这种特种战争比较有用,传承这些技术的都是一些相对比较底层、比较边缘的文化人,像吴殳这样的人,一生钻研武艺,但既不投军,也不做官,地位始终不是很高。

所以很多武艺保存的非常不好,因为这些地位低的人,首先要果腹,其次才能练武,传到今天,很多老师傅只记得师傅传下的套路,会像体操一样演练,但这些套路里的招式意义是什么,在什么场合下使用,他们已经不甚清楚了,这是传承条件不好造成的片段缺失。这就给我们的复原带来了挺大麻烦。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8)

再说说典籍,跟欧洲比起来,中国的古籍在数量上比较少,其次在图画上比较抽象,这导致在重构复原的时候,不同的人能把同一个技术复原出多个不同的用法,具体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往往争论不下,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用对练和实战来甄别。

另外,在实战演练方面,中国的兵器格斗也缺乏统一的规则和装备标准(其实欧洲也是多种规则,只是相对统一)。

最后说说优势,首先是我们的练习者人口基数大,练习者的人口基数越大,产生高手也就越多,这对这项运动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几天有人跟我说中国有几千人在玩这个,这个数量是惊人的,欧洲发展了几十年,规模始终不是很大。多数中国人可能3、4年前才听说了HEMA,今年就有人组队打算出征世界最高水平的剑鱼比赛了,这很了不起。

4 粉丝们都知道你很擅长兵器武备的历史,你觉得国内有复兴武备文化的希望吗?

刘先生:我觉得是有希望的,因为感兴趣的人数越来越壮大,而且作为文化的一种,商业上的潜力是巨大的,加上有影视作品的辅助,还是很有希望的。

5 你认为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刘先生:关于这项运动的魅力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对有的人来说是为了圆少年时代的侠客梦想,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与古人沟通的方式,对有的人来说是在赛场战胜对手的快感,正是因为这种魅力的多样性,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如此多的爱好者。

-----------------(2)------------------

◤@高鹏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9)

1 作为国内第一批出国参赛打全甲比赛的选手,你对国内全甲项目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高鹏:这是一个小众中的小众,同时又需要各方面比较高的门槛,所以首先不指望可以非常迅猛的发展。能够维持一个稳定而精锐的团队、持续在国际上打出影响力,在国内一步一步开始建设竞赛队、比赛等等,就可以了。

2 打全甲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有搏击底子的人去参与这个运动是不是有很大优势,还是也得从头开始?

高鹏:全甲格斗需要比较扎实的综合身体素质,体能、核心力量、距离感等等,还要熟悉兵器的实战使用和技巧,需要克服对兵器的恐惧感,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同时还需要对历史特别是武备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最好能够有英语交流能力。

有搏击底子的人从事这个运动会有很好的优势,可以更快的适应,所练习的搏击技术也会对全甲格斗技术本身有帮助。但总的来说,几乎都要经历一个从头开始的过程,因为整个赛用甲武装完毕之后,你相当于更换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身体,它的活动性、反应、重心、视野、体重平衡等等都完全变化了,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适应新的身体开始。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0)

3 据说你们大都有自己的职业,并不是全职这个项目,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选手有没有全职的?这个行业有希望诞生真正世界级的赛事,养活一批人吗?

高鹏:当前世界上全职的全甲格斗选手很少,基本集中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绝大多数选手都是业余训练,这其实也是国外体育项目的普遍现象。

我觉得长远来看,这个项目融合了历史文化和体育竞技,又具备独特的观赏性,经过充分发展之后,会有机会诞生能够养活一批人的赛事或者组织的。

4 目前哪个国家的全甲项目发展最好、实力最高?

高鹏:目前发展最好的就是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在全甲格斗项目的地位相当于中国之于乒乓球。这个项目是二十多年前被苏联人发掘和探索推广出来的,基本上当今全甲格斗水平最高的国家,就是按照苏联解体国家的大小来排位。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1)

5 全甲项目的意义何在?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高鹏:这个项目融合了历史文化和体育对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具备非常独特、令人无法自拔的魅力。在和平年代里,它就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战争文化的体现,更符合一个大国崛起之后的文化力量方面的展示。

我的终极目标是让中国队成为世界强队,同时中国的赛用甲胄、赛用武器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对象,让世界认识到当代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强壮的体格,同时也让世界为中华武备文化而疯狂。

-----------------(3)------------------

◤@董雪峰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2)

1 作为第一批在国内尝试兵击和全甲运动的人,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吧。

董雪峰:兵击一直都有吧,剑道,击剑啊这些也算兵击,但是像欧剑这些大家开始都是看视频,瞎练,后来有从国外学回来的人去教大家。一开始兵击项目什么乱七八糟的武器都有,打到后面都统一了,但我也不怎么玩了,所以现在对这个项目不是很清楚。

不过全甲的历史就比较简单,一开始只有锁甲、绵甲、桶盔这些十一世纪左右的装备,也不能真正玩命打,当时搞的都是娱乐化的比赛,拿一个尼龙武器,打着就得自己倒地,全靠自觉。

再往后我就算国内第一批买了全身甲的人,从捷克订的,那甲实在太笨重,活动受限,后来国内有人自己做甲尝试(曹迎客),再后来有人要出去比赛了,盔甲订购制作就多了起来。

一开始国内只有北京有,再后来是上海,然后往南发展越来越多。不过受地域环境限制吧,很难发展起来,现在广西、重庆、成都也有了,但有具备出国征战实力的,国际上HMB组织挂号的,就只有北京的红星队,和上海的半吨队,这两个。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3)

2 之前在德国游学的时候,是不是也参加了当地的全甲活动?欧洲当时是怎么兴起这个运动的呢?

董雪峰:当时在德国参加的中世纪游园会,并不是全甲比赛,其实是带文化性质的活动,有点像现在的汉服活动,体验下古人的生活而已,是给大家一个机会聚在一起玩,并不严谨,主要是全国或者全欧洲巡回表演,有各种表演团体跟着他们走,中世纪文化相关的,有人形木马,变魔术之类,给小孩子看的,当然也有骑枪比赛这些,表演而已。

但也是因为接触了这些,才对盔甲有直观的了解,后来加入虎贲骑士团,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09-11年)。

现在我们国内已经适应了国际规则,也适应了国际比赛装备,有这个水准可以和其他国家队打一打,虽然不一定能赢,在HMB(Historical medieval battles)这个组织的亚洲区域里,中国队排第二,日本排第一,因为他们玩得比我们早,但他们现在不参与了,现在亚洲的代表只有我们中国。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4)

3 作为虎贲骑士团的名义团长,你认为国内发展这个项目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董雪峰:现在发展的状况和我之前的想法非常像,因为我们不可能用一个团体控制全国爱好者,我们国家太大了,而且想法也不一样。

实际上虎贲骑士团可以作为一个赛事举办者存在,就好像拳击俱乐部全国有很多,但是有一个比赛大家都参加,我觉得这个方向很好,现在也在往这个方向演变,但如果虎贲骑士团想一个人、一个组织去控制全国的爱好者和俱乐部,这根本是不现实的。

目前虎贲骑士团下辖两个比较大的全甲队伍,就是红星队和半吨队,目前HMB(Historical medieval battles)在国内注册的两个队伍,所以虎贲现在还是走在全国前列,不过也有一些其他队伍自己发展起来了,未来两年估计有5-6支队伍会诞生。

4 当初你是怎么从徒手格斗项目转入全甲兵击类项目的?

董雪峰:徒手我一直喜欢,也一直练,我不能说是从徒手转过来的,只是我对多种对抗形式都很喜欢,只不过又增加了一个爱好,这并不冲突。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5)

5 你觉得这个项目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儿?

董雪峰: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一种装逼的成功感吧,这个项目本身特别特别小众,别说试过、打过,连听说过的人都很少,所以外行根本没有指手画脚的余地。

这不像拳击,因为项目有一定知名度,没练过的人都能掰扯两句,这个很多人看到了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真正打起来也只能看看,打得好打得差你都不能评价我,我觉得挺好。

另外我本身就喜欢小众的东西,喜欢与众不同,我觉得全甲这个项目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以前一直想什么时候能拿器械全接触格斗而且还不受伤的,能发泄。后来参加了兵击,但那个打一下就停了,没意思,我喜欢打了鸡血一样不停打的感觉,所以全甲很适合我的性格,就这么玩下去了。

-----------------(4)------------------

◤@马郁惟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6)

1 你练过传统武术,也练过现代格斗,你觉得真正的传统武术能从兵器上找回来吗?

马郁惟: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觉得大家没有真正弄明白国术这套体系,拳种的发力结构就是在为兵器格斗做准备,大家希望传统武术能在拳脚上训练到一个相当的竞技水平,和现代竞技格斗形成一个对抗,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传统武术的设置模式和架构,是从兵器里演化出来,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兵器,肯定不能跟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竞技格斗来对抗,所以不存在劣势不劣势,传统武术的根源就是兵器格斗,如何更好的使用兵器,在战场上格斗,在江湖上保命。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7)

2 从徒手格斗转为兵击项目,需要做哪些训练上的调整?

马郁惟:兵器格斗的训练主要是需要把对兵器的熟练度加强,剩下的距离感,节奏感,攻防意识这些和现代格斗的训练差不多,就是要多打实战。

最大的调整是需要练兵器使用的控制力量,对兵器的手感,全甲的话则需要训练摔法,但更重要的是训练对兵器的直觉。

如果以轻甲(无甲)来看的话,体能训练要求没有搏击运动那么高,主要是对武器控制能力的训练。

3 兵击和全甲格斗对你来说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马郁惟:最大的魅力是能复兴古典武艺,展现传统武术真实合理的一面,能把我们心目中的中国功夫找回来,而不是市面上假大师倡导的那种。把传统武术客观合理的引导回来,表现出来,这是最吸引我的一个点。

其中有个轻甲(无甲)项目,这个项目很有古代江湖侠客对决模拟的感觉,是非常具有侠义精神的,一刀定胜负,我觉得这个项目能把我们中国人理想中的侠义精神体现出来。

而全甲格斗的魅力,则是团队之间的协作和穿上盔甲之后的历史带入感。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8)

4 对这个项目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马郁惟:我认为这个项目在中国未来肯定会火。

因为中国练武术的,练自由搏击的,毕竟是少数,大家对武术的定义多数来源于影视题材,武侠小说,而这两种题材表现出的中国人的武侠精神,在现代格斗比赛中往往表现不了,或者表现不充分。

但兵器对决、穿上盔甲对决,是符合大多数人,爱好者、普通受众群体,对武术的模糊的概念的,所以一旦你做成功后就会吸引大多数人的加入,来找回他们心里的武侠梦。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19)

2018年5月3日

中国选手将再次出征世界最高规格的

全甲赛事BOTN 诸国之战

在罗马与世界各地高手一决高下

尽请期待

格斗小工具(格斗选手耍不来的装逼神器)(20)

感谢雷武龙老师供稿

#金戈铁马入梦来#

传武,搏击,兵击,全甲

谁更安全?谁更刺激?

谁更符合你对“武侠”的畅想?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搏击周评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热辣内容欢迎关注“搏击周评”头条号,搏击其实很酷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