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

文丨花欲燃吖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1)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清代著名的长篇小说。耳熟能详的原作者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章节,而后四十回则为高鹗续作,成书于乾隆年间。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这样一个纨绔子弟的情天孽海牵出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过程。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高峰,尤其是作者留下的伏笔和悬念更是掀起了一股“红学”浪潮。其中当属秦可卿亡故之谜争论最为激烈,也是迟迟没有定论的一个未解之谜。

当年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时提出了一种假设,那就是秦可卿的身份之谜很玄妙,她这样一个寒门之女享尽殊荣,在宁国府荒唐祸乱竟还得到厚葬,其真实出身实际上是高于贾府的,甚至是很可能是出自帝王之家。

当然这种假设我是认为有过分解读之嫌,但我也没有证据证明话有纰漏,毕竟,围绕在秦可卿身上的迷局想要解开,还是各花入各眼,见仁见智的事。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2)

但是秦可卿的葬礼之盛大也是有目共睹。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

贾珍笑问:“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

但看原文这段就十分值得探究,儿媳妇丧命,老公公贾珍恨不能替她去死,用了“非常人能享的棺木”,不仅如此,还在后文中替儿子斥巨资捐了个官,为得是能让儿媳妇的葬礼奢华更上一层楼。

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难道真的应了焦大的酒后之言吗?

在“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一章回中,因众人欢闹至深夜,凤姐命府内老奴焦大送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回府,这一送惹了祸。焦大乃是宁国府太祖的救命恩人,因当初豁了命地把太祖从死人堆里背了出来,如今仗着功劳情分将府中公子主子一应的不放眼里,只吃喝享乐,荒唐度日。

醉酒的焦大对老管家骂骂咧咧,贾蓉忍不得,骂了他两句,焦大反倒叫嚷起来。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句话暗指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和老公公贾珍有私情,这也是后人对秦氏死因存疑的主要原因。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3)

那么焦大所言是否属实呢?我认为空穴来风,必有缘由。

1、首先,贾府奢靡无度,上行下效,旁人不敢言语,以焦大在府中作威作福目空一切的地位,只有他敢揭露那些被粉饰太平后的肮脏。

2、众小厮听他说得那些话唬得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地填了一嘴。小厮们之所以慌张,是因为焦大虽然没有提名点姓,但听在他们耳朵里自动对号入了座,便知道这是大逆不道,赶忙堵住嘴,避免节外生枝,今日所见所闻休要被人灭口。

如果焦大是胡言乱语,小厮们完全不必如此。

凤姐和贾蓉这等局中人反而是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

若是恼羞成怒也如小厮们一般堵嘴,倒有心虚自爆嫌疑,若是不过问,又像默认,所以只得装作未听见。可见贾珍和秦可卿之事,府中人尽皆知,只是装聋作哑罢了。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4)

3、秦可卿死于“鬼胎”暗结,被删减的自缢天香楼,才是真相。

秦可卿在《红楼梦》的出场极为短暂,其父秦业现任营缮郎,无儿无女去养生堂抱了个孩子回来,这孩子就是秦可卿并取名为可儿,生得袅娜,性格风流。长成后嫁给了贾珍之子贾蓉为妻。

秦可卿在贾府口碑极好,一向不容人的王熙凤更是同其亲密无间,没有婆媳纷争,没有妯娌难为,锦衣玉食,吃穿用度极尽奢华,不树敌也不造业,可却在出场后突然病重,在第十三回很是突兀的病逝,匆匆归册。

关于秦氏之死,历来是个猜不透的谜,从秦可卿出场到落幕,感觉作者处理得很是暧昧,并且过渡违和。通行版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她连续两个月月事不来,又非有喜,郎中说乃忧思过重,回天无力。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看似交代了秦可卿的病因,可却也留下了疑云。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5)

秦可卿的判词: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判词中秦可卿是自缢身亡,为何却在文中病逝了呢?

后人根据脂批和小说描写中的蛛丝马迹,找寻到了早期曹雪芹的原版,也就是增删前的版本,原来的第十三回名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推断秦氏是因和公公贾珍有染,被丫环撞破,上吊自尽,如此说来,倒和判词契合,也应和了后来秦可卿引鸳鸯自缢一情节。

原文如下:

焦郎中用眼看着贾蓉,正色道:“草医若说出尊夫人之疾,恐惊吓了蓉兄与家人。”贾蓉道:“既请先生前来,岂能讳疾忌医?还请先生不漏片言,细细说来。”焦郎中沉吟半晌,乃道:“尊夫人所患之疾,乃宫内结了‘鬼胎’也。”

贾蓉闻听此言,先是懵愣,继而面容苍白如墙壁之色,那额头竟沁出冷汗,口中无有一言,只是望着焦郎中怔怔地喘气。焦郎中见之,忙起身于贾蓉前胸处按压一番,又用指甲掐贾蓉人中一穴。良久,贾蓉方回过来,那面色却仍是一片惨白。

焦郎中道:“鬼胎者,伪胎也。大多因阳气虚弱所致,受孕后精血虽凝,但不成胎形,化为血泡,血泡阻塞宫内,受孕者虽停经,但脉之并无喜脉之象。此外,脏腑功力失调,正气虚弱,或受孕时沾染湿热秽浊之邪气,以致瘀热交结,郁滞于宫内,亦能结出鬼胎。民间众生因不谙内情,便称为‘鬼胎’实为‘葡萄胎’也。”

贾蓉病急乱投医想到了刘姥姥的乡下偏方,找了这么一位焦郎中来看,这郎中没领教过宫中太医睁眼说瞎话,瞒天蔽日的本事,倒是一言切中要害,说这秦可卿乃是有了鬼胎。再看贾珍等人的反应,更觉此事非同寻常。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6)

却说贾珍自骂了焦郎中后,整夜仍是恼忿不已,如困兽般地在屋里踱步。你道他如何这般?皆因他心内存着虚怯。细忖起来,那秦氏闭经已近二月,细细掐算,正是他与秦氏在那天香楼夜起,他焉能不怯?他亦知民间对此症有一说:说是女子若怀了鬼胎,必是和鬼魅有了野合。故此贾珍又怒又怯。直待心绪稍有平复,方想起只顾自己泄愤,却亏待了秦氏,不免又心生懊悔,那眼中竟滚出泪来。想至一旦秦氏有个山高水低,还哪里能讨得这等风流袅娜之人。

在删减的这一章回里明确地交代了贾珍曾同秦氏不轨的事实,而秦可卿的厚葬也源自贾珍的心虚和愧疚。所以焦大“爬灰”的言论在此处已经能站住脚了。与此同时,后人又有了新的争辩,那就是到底是单方面的强迫,还是双向的“奔赴”,这个意义就大不一样,一个是为保贞洁自缢,一个是东窗事发谢罪。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从细枝末节中得到解答。

1、秦可卿作风过于大胆和豪放,其卧室中的诗词可影射其内心

秦可卿邀请小叔子去自己卧房休息,被丫鬟仆人阻止,意说于理不合,可她却丝毫不避嫌地将宝玉带到房内,并且宝玉是在这间房中的这张床上,初试云雨,也是对其豪放做派隐喻。

当宝玉被引到秦氏房中时所见一幅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如果从表面看这副对联不过是说:在梅花盛开的时候,轻寒犹在,纵使成梦,也仍感觉“春冷”。

春冷也有寂寞春心之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于上联的下面批曰: “艳极Y极”四字,已透出消息。“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7)

2、原文中秦可卿回想从前种种,万念俱灰,回到天香楼自缢。

只听到“鬼胎”二字,秦氏便如五雷轰顶,眼前金星闪跳,耳中如疾风掠过,呼呼作响......想到那贾珍为了自己颜面竟赶走郎中,不由心冷如冰,直侵骨髓。又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不免万念俱灰,肝肠寸断。忖道:“即使那郎中医好了这病症,‘鬼胎‘二字’哪里是我这等人能够承受的?想来我可卿的宿命就在此了。我也是何等命苦,世间病症多多,为何偏偏让我染上此疾?难道是上天的意旨?”就这样胡思乱想的昏昏睡去。

亦正是此刻,秦氏从睡梦中醒来,复回屋从箱里拿出一束红绸,静静的出了门,径直向那天香楼走去。进了楼里,上了楼顶,秦氏便透过窗子向外望去,但见阴风飕飕,愁云惨淡,几粒寒星于云中时隐时现。那楼中亦因窜进风来发出怪响,直响得秦氏头皮发紧,寒战不止。复又于幽暗中看到往日与贾珍、贾蔷幽会之处,虽陈设如初,却再不见了往日的奢靡情态,却如置身于冥界,一阵阵恍惚。忖道:“我一生风流,极尽放荡,今日终归遭了报应,只是这等报应令可卿死也不甘。”忖毕,不由泪如雨下,将那红绸掷向画梁,一缕风流之魂便飘飘荡荡的去了别处。

秦可卿在弥留之际回想起同贾珍幽会之时,并未单方面声讨贾珍强迫,而是自我检讨一生放荡,可见,“爬灰”一事应算心甘情愿。

红楼梦秦可卿在哪一集死的(红楼梦秦可卿命丧天香楼)(8)

3、关于秦可卿的丧礼前后整整三回的篇幅来铺陈大写特写,并且其丧仪和文学描述形势有着明显的借鉴《金瓶梅》李瓶儿之死的痕迹。

李瓶儿是花太监的侄子花子虚的妻子,但却不侍奉花子虚,实际上是花太监的买来供自己消遣的对象。花子虚是过继给花太监养老的,从身份上来说,李瓶儿不只是侄媳妇,也可以等同于儿媳妇。(关于李瓶儿可移步到我《金瓶梅》的相关书评)

如果说秦可卿一角有李瓶儿的影子,那么其同贾珍之事便更加合情合理。

——————

点开主页查看更多书评。

《金瓶梅》:四次嫁人的李瓶儿,为何说西门庆是医她的药?

《金瓶梅》为何李瓶儿一死,西门庆就对奶娘下手?

《金瓶梅》西门庆葡萄架下施威,潘金莲险些丧命,此处皆是伏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