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动作可改善拇外翻(见怪不怪的拇外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数据。早在1958年,来自香港的研究证实穿鞋的中国人群中3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拇外翻,也就是说,以中国现在14亿人口的基数来计算,中国大约有将近4.6亿的人存在着拇外翻。接下来,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一下拇外翻。
1.什么是拇外翻?
拇趾外翻,俗称大脚骨,主要表现是拇趾向外侧偏斜角度大于10°~15°。它可同时合并有拇趾近节基底向外侧半脱位,第1跖骨头内侧隆起形成形成骨赘,皮肤和鞋面摩擦形成胼胝,皮下组织和关节囊间形成拇囊,反复摩擦刺激形成拇囊炎。第1趾骨内翻即第1~2跖骨间夹角大于9°。如果拇外翻严重,拇跖趾外翻角大于30°~35°时,可发生拇趾旋前,此时伴有籽骨向外移位。拇展肌向跖侧滑移而失去对抗拇外翻的力量。拇长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拇短屈肌腱外侧头呈弓弦样紧张。加强了拇外翻的力量。
2.这种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如何?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拇外翻的发病有明显的遗传性,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比率为1:9-15。拇外翻的发病有明显的母系遗传倾向,77%至94%的拇外翻患者的母亲或是祖母、外祖母有拇外翻病史。拇外翻发病是骨骼发育成熟后才出现的疾病,拇外翻发病的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以成人为主。但据国外研究报道,46%至95%的拇外翻患者在20岁之前发病,多数拇外翻患者都有数十年的病史,但是往往是在年龄较大后才开始注意足部的畸形。86%的患者的拇外翻畸形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3.什么原因导致了拇外翻?
(1)遗传因素遗传是拇外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青少年患者;许多研究中报道了拇外翻患者具有阳性的家族史。扁平足,第1跖骨关系不协调,如第1跖骨头呈圆球形,第1跖骨过长、过短。胫后肌腱止点变异,部分纤维扩展到拇收肌斜头和拇展屈肌的腓侧部分,从而增加了后二肌的联合肌腱的收缩力,第1~2跖骨基底间有异常骨突等因素,在拇外翻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尤其在青少年拇外翻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2)穿不合适的鞋 穿鞋跟太高、过尖及过窄的鞋,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造成挤压摩擦及压迫,不但影响脚趾的伸展与活动,造成不适及疼痛,破坏了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而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逐渐变形,就会造成拇指外翻的现象。例如:时下流行的高跟鞋、尖头鞋等都是加速拇指外翻的最大原凶。尖头鞋的前部为三角形,高跟站立时,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坚硬的鞋面迫使拇趾外翻并略外旋,小趾内翻略内旋,中间3趾近端趾间关节强度屈曲,跖趾关节和远端趾间关节过度伸直。 (3)各种炎症及神经肌肉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常因关节破坏形成向外半脱位,呈拇外翻畸形。另外,神经肌肉性疾病在拇外翻的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4.我怎么判断我是不是得了拇外翻?
脱下鞋,好好端详自己的脚丫子,如果发现自己的大脚趾往第二趾偏移超过15°,就有可能是拇外翻。最好是站着看,能更加准确地反应双脚受力时候的状态。当然,精确的角度还需要去医院拍个X光片,让医生来下诊断。
5.拇外翻分为几阶段?
拇外翻按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四阶段
(2)拇指伸张带运动
功能﹕伸展拇指外侧筋腱,减少拇指外侧因长期紧张而成的痛症。
步骤﹕坐在椅或床上,将左右拇指正确套上拇指伸张带;脚跟在地面,双足有节奏地向左右分开,维持10秒,往返重复运动3分钟。开始时,节奏缓慢,按个人需要调节拉力。
(3)撑开脚趾运动
功能﹕强健脚趾细少肌肉,防止拇指外翻的恶化。
步骤﹕双脚脚趾向外撑开,维持5秒,重复10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