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复旦博士带俩娃毕业(同学的儿子是浙大毕业生)

文:青梅煮酒

图:来自网络

图片和文章内容无关

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受疫情的冲击,我已经工作了近十五年的工厂倒闭了,本来想在这里终老的我,不得不再一次走上了求职的路。

五十岁的年纪,高中毕业的学历,除了保安之外已经很少有单位需要我这样的“人才”了,但我对干保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反感。无数次碰壁之后,终于看到一家公司的库房招聘库员,年龄放宽到了五十岁。

29岁复旦博士带俩娃毕业(同学的儿子是浙大毕业生)(1)

我兴冲冲地过去应聘,与公司负责招聘的行政一见面,我顿时大吃一惊,他居然是我初中同学刘海涛的儿子——嘉豪。

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七年前嘉豪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大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沦落到在县城一家小公司里做行政人员,莫非是我认错了人。

“你是叫嘉豪吗?”我小心翼翼地问。他点了点头说:“你认识我?”“我和你父亲是初中时的同班同学。”我说。随后,他领我去了库房,简单地介绍了我未来从事的工作后,他说:“如果你觉得合适,明天可以到公司办理入职手续。”

我和嘉豪的父亲海涛,是初中时的同学,还做过两年的同桌,我俩的关系十分亲密。海涛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在当年的中考中考入了市里的师范学校,是我们那届同学中唯一一个师范生。

我读了三年高中,在我高考落榜准备出门打工的那一年,海涛中师毕业分配到我们初中母校,端起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几年之后,海涛和邻村的一名女子结为夫妻,他们夫妻二人在学校对面开了一家卖文体器材的小超市,生意不温不火,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婚后第三年生下了嘉豪。与终日奔波打工的我们相比,工作稳定的海涛在我们眼里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29岁复旦博士带俩娃毕业(同学的儿子是浙大毕业生)(2)

几年之后,嘉豪上学读书了,他遗传了海涛优秀的基因,在班里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同学朋臣的儿子和嘉豪同班,每次同学聚会时朋臣总是说:“海涛,你那儿子怎么教育的,说出来我也学学,我那儿子的成绩能赶上你儿子的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

每次海涛总是得意地一笑说:“我还真的没什么秘诀。”嘉豪成了我们这帮同学教育孩子的标杆。

在嘉豪读初一时,他的家庭出了很大的变故。一天下午放学以后,海涛横过马路准备到自家的超市去。当时天阴沉着,还刮着大风。中午喝了几杯酒的他,神智还不太清醒,在走到马路中间时被一辆疾驰的汽车,撞出去十几米远。

我们的同学都说,如果在县里的医院抢救,海涛八成就没命了,幸运的是他的大姐在北京的一家大医院做护士长,得知弟弟的遭遇交通事故后,马上安排他去了北京的医院。

海涛在高压氧仓里足足住了四十天,总算保住了性命。但那个体格健壮,风趣幽默的海涛不见了,坐在轮椅上的他嘴歪眼斜,目光呆滞,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不能在学校里教课了,但他是正式的在编教师,仍有一部分工资收入,日子倒还过得去。

海涛出车祸以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妻子的身上,她既要照顾海涛,又要经营超市,还要照管家里的几亩责任田。海涛承受不了如此大的人生落差,经常毫无缘由的大发脾气,久而久之,他的妻子对他有了怨言。

地里的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海涛的二姐夫经常会过来帮忙。他的二姐夫能说会道,颇能讨女人欢心,关键是他还经营着一座冷库,经济条件在农村是一流的。

29岁复旦博士带俩娃毕业(同学的儿子是浙大毕业生)(3)

能言而多金,加之海涛的妻子在海涛出事后寂寞难耐,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很快就搞到了一起。有时海涛在隔壁的房间,他们也敢忙里偷闲地搞上一阵。风言风语传遍了全村,他们两个倒是毫不在意。

为了维护弟弟家庭的完整,海涛的姐姐苦口婆心的劝丈夫回头是岸,甚至低声下气的哀求他,随便去找别的女人,只要别破坏弟弟的家庭,但她的丈夫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他们两个太猖狂了,以至于有一次嘉豪回家去取遗落的家庭作业,竟然亲眼目睹了不堪的一幕。以前的一家人还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连糊涂都不能装下去了,这对男女索性卷走各自家里的钱财私奔到了外地。

父亲出车祸,母亲出轨,这些打击对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打击是致命的,不知道嘉豪是如何熬过那段痛苦的时光的。幸运的是虽然连遭不幸,但嘉豪的成绩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在中考时以全县第二十名的成绩升入了县一中。

成绩优秀,命运坎坷的嘉豪得到了县里一位成功人士的关注,他主动提出资助嘉豪读书期间的费用,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嘉豪在高中时一如既往的优秀,我曾看到过一本一中编写的《优秀毕业生访谈》的小册子,他们那届高考生中升入“985”高校的只有四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嘉豪考入大学以后,朋臣在我们班的微信群中通报了这个消息。大家都为海涛感到高兴,升入一所一流大学,孩子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很光明的,朋臣甚至说,嘉豪以后就是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我们几个和海涛关系不错的同学还凑了三千元钱送了过去,帮不了大忙,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让我想不到的是今天我居然在这个不足百人,处于县城的小公司里碰到了这位曾被预言为“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出了公司大门,我第一时间拨打了朋臣的电话,他和海涛是一个村的,应该比较了解情况。

听完我的问题后,朋臣遗憾地说:“我也不知道嘉豪在大学里出了什么情况,他之所以在咱们县城打工,是因为毕业已经三年了,他在学校挂科太多,依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无法到大公司去应聘。”

挂了电话,对嘉豪的境遇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那么上进的一个男孩怎么在大学里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莫非真像郭德纲相声里说的,学好难着呢,学坏一出溜的事儿,嘉豪在高校里出了状况?

29岁复旦博士带俩娃毕业(同学的儿子是浙大毕业生)(4)

无论如何,一个“985”的毕业生沦落如此,的确是令人心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