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

(续前篇)

三,《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说。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戏作一绝》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品读:

元丰七年(1084)五月十三日,苏轼游庐山温泉,见壁上有云门宗可遵禅师的一首绝句。诗曰: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都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

这是温泉洗净众生之污垢而冷却了自己为比喻,来表明佛教徒舍身为人的决心。苏轼对此伟大情怀,深表叹赏。

不过,他也注意到一个问题:这种说法的前提,是把众生都看做汚垢的了!所以,他马上续写一绝,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更愿意相信,人类的本性是清净无垢的,温泉的流淌,寒温的变化都是自然的过程。

由此可见,此时的苏轼,对“禅”的理解,已不在高僧之下。

接着,苏轼游览了开先寺漱玉亭,栖贤寺三峡桥,认为这是庐山的“二胜”,为之各作一诗:《庐山二胜》。此二诗已于前日介绍过了。见学而时9月11日“乱沫散霜雪”帖子。

四,《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品读:

苏轼庐山之游的最后日程,就是到东林寺,与庐山第一高僧东林常总禅师会面。

常总禅师(1025一1091)这年60岁,已经当了50年和尚。当时已被公认为北宋最大的佛教宗派临济宗禅僧的代表。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下诏,请他作为东林寺的开山始祖。

第一高僧与第一诗人的会面,无疑是这座名山最值得记忆的历史时刻。东坡居士的庐山之行,也由此达到了高潮。当常总带着他,从东林寺步行至西林寺时,苏轼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题西林壁》。

这首诗,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哲理诗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对他作出过种种解释。从哲理上解释此诗,庐山可以被替换为别的任何山,甚至是任何事物。但是就当日的苏轼而言,他想认识的“真面目”确实是“庐山”的“真面目”。正如《初入庐山》诗中所言,他感到庐山与自己不相亲近,他曾寄希望于时间:“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如能多次造访此山,人与山就会象老友重逢般亲切了。如今,他又意识到空间的问题:身在此山中,恐怕也会妨碍对庐山的正确认识吧。由此可见,苏轼此次庐山之行,对于“庐山真面目”的思考,是贯穿始终的。

很显然,苏轼的思考至此又深化了一步,其间是否得到常总禅师的指点,则不得而知。

五,《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品读:

据记载,这天夜晚苏轼留宿于东林寺,与常总禅师谈论了一夕“无情话”。到第二天黎明,便向禅师献上了此诗偈。

所谓“无情话”,就是说一切无生命之物,自然山水,砖头瓦砾之类,都能像佛一样演说根本大法。若能真的听见“无情说法”,那就与佛无异了。苏轼诗偈中的“广长舌”,“清净身”,都是指佛。

看来,他确实领悟到“无情话”的真谛。他听到溪声犹如佛祖说法,看到山色犹如佛祖的清净法身,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庐山真面目”。

他终于“识破庐山真面目”了。不必时间的积累,不必空间的腾挪,它原来宛在眼前!不是靠思索去识破,而是一旦全身心地拥抱自然,便在倾刻之间大彻大悟。于是,无数表达真理的偈语向他涌来,他已经与自然大道完全同化了。

常总禅师很识货,看了此偈,认为苏轼领会的不错。从此以后,东坡居士就作为常总认可的弟子,进入了禅门传法的谱系。

剩下来的事,就是要“举似人”,要用自己的领悟去启发他人,所谓“自利利他”,乃是大乘境界。

东坡居士在“识破庐山真面目”之后,他又从庐山下来,再度走入尘世。

以上介绍了苏轼关于庐山的七首绝句,全文完。

附图八幅,庐山东林寺。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1)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2)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3)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4)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5)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6)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7)

苏轼写庐山(识破庐山真面目)(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