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

原创 九叔茶器圈 九叔茶器圈 2022-08-20 08:30 发表于江西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1)

什么样的窑主,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

有人说是精湛的工艺技术

也有人说是较高的文化素养

还有人说是不缺钱,不计成本做瓷器

其实我细细琢磨一下,

这三个都没错,但都属于必要条件。

根本原因,仔细分析见过的窑主,

就两个字,“讲究”,什么意思呢?

讲究,是本能的,发自内心的,

一种极致的追求,未达目标很难容忍,

而且对自身不适应事物的排斥感,

严重点来看,就是病态的厌恶。

因为有了这种强烈不适的排斥感,

所以这样的出发点是纯粹取悦自己,

他们愿意去系统性知其所以然,

支持他不断能做出顶尖的陶瓷,

而不是像泯然大众,

只是附庸作雅,碎片化去学习和制瓷。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2)

01

为什么我说工艺也好,

文化素养也好,或者金钱也好,

都不是能持续做顶尖瓷器的根本原因,

反观“讲究”是一种根本。

首先是工艺,你们应该知道代工,

抛去茶器市场刚起步的三大窑阶段,

现在去看,哪一个给别人代工的制瓷人,

放弃代工,自己做窑口,或许最开始能卖,

但是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

并且成为知名窑口,很难,

那么成熟的工艺,从结果论来看,

只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主要条件。

其次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固然重要,

但是文化素养往往属于个人,

在商业面前,是没有个人行为的,

个人能否坚持,这是一个问号的,

例如很多窑口,亲工的东西往往顶级,

非亲工的,你真得就普货了。

第三就是所谓的不差钱,

我告诉你,来景德镇投资陶瓷的商人,

有很多都是不差钱的,跑到三宝很多房子,

你去看每栋房子之前的租客,

资本进入陶瓷圈,铩羽而归的太多了。

讲究就是一种追求,无法容忍不适感,

落上自己名字的瓷器,

就是要追求顶尖,这是讲究,这是执念。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3)

这只讲究的猫,像哪位窑主?

02

我在茶器领域看到的讲究型窑主,

做出来的东西,都不会差。

讲究就是一种挑剔,

为什么很多人买茶器,

可能从一千以下开始买,

然后会越买越贵,看多了,

眼光上涨,用过了好的,

差的东西就觉得不行,

就使用起来,都会觉得用不习惯。

比如我自己,现在看很多青花窑口,

远远得一眼看到瓷器的青花发色,

或者说是纹饰的线条不舒畅,

真不会放在自己的茶席上喝茶。

有一个景德镇顶尖青花窑口,

我跟窑主第一次见面,

两个人喝了三瓶红酒,

讲道理都醉意已经很满了。

抽着雪茄,强迫症把两段雪茄灰,

摆得整整齐齐得,把旁边的灰,

也扫得干干净净,就留两段雪茄灰。

然后他又开始自顾自的,

在那摆弄桌子上的器物,

雪茄缸、根雕、赏瓶、盖碗等,

在那里左右摆,追求错落感,

搭配着怎么更好看,

在柜子里,找来找去,

倒腾着,自言自语说,

要做个什么色系的葫芦瓶,

你看,茶席上面,

公道杯是方的,需要圆的。

很多能持续做出顶尖瓷器的窑主,

不是为了面子,不是去附庸风雅,

真得就是为了取悦自己。

比如有一个知名窑主喜欢园林,

很认真去看园林的规法与禁忌,

经常自己去中国和日本的园林去体验,

然后自己去盖一个园子,

什么地方种竹子,用什么土,

什么地方种芭蕉,刷什么墙,

还有池塘怎么布局,水怎么走。

说实话,很多对审美讲究的窑主,

做出来的瓷器,真得就不会差,

而且愿意去为了那一点点的修改,

花费比较大的代价,当然东西也贵。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4)

红楼梦·妙玉

03

怎么样去做到讲究,

在于

我觉得第一是在于排斥感,

对不美或者不喜欢的东西,

很坚决得去说NO。

说几个排斥感的小故事,

一个是妙玉、一个是倪瓒,

还有一个是变态点的是郑成功。

很多人读红楼梦,读到妙玉与刘姥姥那一段,

妙玉嫌弃刘姥姥的粗鄙,

她会拿一只没用过的成窑茶杯给刘姥姥用,

然后刘姥姥喝完茶,她要把茶杯丢外面,

我们现在的人,读完,

会眉头一蹙,妙玉这人怎么会这样?

她不是佛门之人,不是众生平等吗?

为什么妙玉会对刘姥姥这么排斥,

杯子用了一下就脏了,

她自己常用的绿玉斗怎么就给宝玉用呢!

开个玩笑,我也会想,

我是卖瓷器的人,如果我用户都是妙玉,

那可太好了,瓷器销量可以多好几倍!

到底为什么妙玉会这么排斥刘姥姥?

因为她排斥的不是刘姥姥,而是世俗

在红楼梦中很多信息都表明妙玉出身很高,

但是她入贾府之前,世俗给过她伤害

其实从妙玉的判词就可以看出端倪,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5)

元朝大画家 倪瓒

倪瓒是一个深度洁癖的人,

他对脏东西非常非常排斥。

有客人在他院子里梧桐树上吐了一口痰,

他晚上会辗转反则睡不着,

又记不起哪棵树,

于是深夜让人把院子里的梧桐树全洗了。

就产生了一个典故《洗桐图》,

谈窑的保叔就做过这样一只杯子。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6)

谈窑·洗桐图

还有一次,突发奇想,找了一个歌姬,

叫赵买儿,他让人家姑娘去洗澡,

洗了一次,他发现还是哪里脏,

又让人家去洗澡,

结果赵买儿洗了一晚上,皮都洗掉了,

最后倪瓒还是没有与她同房,

真实是一个讲究人。

洁癖就是一种排斥感,

对脏东西的排斥感。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7)

赵文卓饰演的郑成功

再说一个比较变态的排斥感,郑成功,

郑成功的母亲叫田川氏,日本人,

誓死反抗清军,清军最终把她杀害了。

北兵至安海,大肆淫掠,成功母亦被淫,自缢死。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

黄宗羲《赐姓始末》

根据黄宗羲在《赐姓始末》的记载中,

郑成功的母亲临死前被奸污了,

然后郑成功很痛恨,用日本的方法,

将母亲的遗体解剖,重新洗了,

再重新埋葬了。

妙玉、倪瓒、郑成功,

他们的排斥感,是一种纯粹的本能。

我看到很多同行说起审美,

都是“和而不同”或者是“和光同尘”,

我自己反思下来,

他们都是躺平或者不愿意努力,

或者是碎片化去所谓的学习,

根本没有所谓的“纯粹的讲究”。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8)

04

有发自本能的排斥感,

对做出顶尖瓷器有执念,

并且能够彻底去系统性学习,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从而真正意义上去讲究。

而没有强烈的排斥感,

自己出了劣质瓷器还狡辩,

只是想混个名窑口卖东西,

这是典型的附庸风雅,肯定不是讲究。

为什么有的窑口,不能持续出顶尖瓷器?

就是他们的“讲究”,是附庸风雅,

你上直播间看很多人聊天,

真得就是碎片化的知识或者审美,

相当于是地摊级审美了,

真正在美学框架下,是不成立的。

附庸风雅是一定不讲究的,

因为目的不纯粹,只是装裱自己,

而不是真正去取悦自己

这样碎片化的审美,是毫无意义的,

说实话,这就是很多窑口,

这就是为什么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

只是市场中少数的一部分。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9)

聊一个小故事,有个斗彩窑口,

他们家的瓷器上窟线,

就是口沿上的两根青花线条,

做得很讲究,

这个窑主有次跟我说,

我这两条青花窟线,

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

我现在看市场上很多的瓷器,

就看一眼窟线,我就很难受。

讲究真得是一种挑剔下的排斥感,

也是一种成熟审美框架下的认知,

并且能够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一直去取悦自己的态度,

唯有这样的窑主——讲究,

才能持续做出顶尖的陶瓷。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的观看,

如果您愿意点个“赞”或者转发,

九叔在此道谢!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10)

-

九叔的本人 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 欢迎勾搭

哥窑瓷器的优缺点(能持续做出顶尖陶瓷的窑主)(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