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改革体制机制)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项目险承保部总经理 李志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改革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项目险承保部总经理 李志展

作为中管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内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承担着支持和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合作的重要职责,是推动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回首中国信保成立18年来的风雨历程,创新精神根植于中国信保企业文化之中,是推动中国信保永续发展的直接动力。近年来,中国信保深化改革,锐意创新,积极优化创新政策性保险产品与工作机制,协调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有力实施,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独特职能,切实履行国家赋予的政策使命。

一、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创新切入点和发力点

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中国信保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问题导向,把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解决重要矛盾问题上,在业务运行中主动查找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提升业务创新能力。

一是主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服务“一带一路”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大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中国信保主动查找风险管控遗漏点,摸索风险管控新理念,完善风险监控新机制,努力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二是深入市场一线,探寻客户真实需求,提升服务市场能力。针对服务对象涉及遍布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家出口企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实际情况,中国信保主动发掘产品与服务中的短板和不足,对标国内外同业机构,借力打力,研究完善海外服务网络的实招硬招;三是主动提升承保技术能力,积极应对业务发展新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对外经贸合作也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情况、新需求,中国信保主动向本地币融资模式、项目融资模式、非约束性贷款保险等疑难业务模式发起攻坚战,在摸索中砥砺前行,弥补不足,为公司业务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主动优化人才培训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制度建设,激发员工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努力将人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公司价值与员工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启动深化改革工作,推动公司机制创新

为更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推动公司更好地履行政策性职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信保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今年3月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对发展理念、公司战略、组织架构、关键流程、信息化建设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更好地践行创新理念,释放新的发展活力,为公司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深改紧紧围绕更好履行政策性职能,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开放心态对标先进同业,坚持一切从公司实际出发,坚持统筹考虑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着力破解制约公司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实现公司新时期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重点实施以下六大战略工程:

通过客户视图工程推进客户数据治理,打通公司各险种、全流程的客户信息,建设丰富全面的客户数据库,构建涵盖客户和全球债务人的统一视图和立体式客户关系图谱,实现对客户的全景式、精准化把握,逐步推动客户视图在客户评级、分类管理、关系维护、营销展业、承保定价、限额审批、风险管理、经营分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升客户服务精准度,为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这也是最基础的工程。

通过全面风控工程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机制、工具技术、理念文化和信息化建设等关键领域多点发力,完善顶层设计,理顺工作职责,夯实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提升全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优化评审管理机制、组织实施以内部评级为基础的保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强化风险偏好传导,全方位提升公司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处置和化解能力。

通过科技引领工程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治理体系,全面梳理企业级业务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技术架构规划,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构建安全、敏捷、高效的信息系统;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深度挖掘数据资源,推动信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分阶段实现科技提升、科技赋能、科技引领。

通过创新驱动工程建立健全创新工作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打造创新文化,营造全员参与的创新环境,通过发展理念、产品服务、信息科技等创新,驱动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变革,着力打造创新型组织;积极响应出口企业的创新需求,加强对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的研究,推进产品服务优化升级,持续强化对企业的精准支持。

通过管理提升工程健全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不同业务在计划分解、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统筹管理,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优化集中采购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业务、财务、运营和行政等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通过人才强司工程系统地开展人才队伍规划,完善选人用人、交流轮岗、培训锻炼和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公司的人才识别、吸引、配置、激励、培养等能力,补充高精尖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具有开放心态、世界眼光、创新意识、专业精神和务实态度的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于上述六大工程,中国信保聚焦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夯基础、补短板、增质效、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以此为契机着力解决公司在管理制度、自主创新、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三、创新各项工作机制,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中国信保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就是积极参与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工作。要确保国家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高效、顺利完成,就必须在管理理念、工作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为此,中国信保制定了落实“一带一路”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以及不同层面的操作指引,对相关工作做出具体细致的部署安排。

(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参与专项规划的制订实施,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完善

中国信保加强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汇报,一方面主动申请并加入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另一方面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方案,争取政策优化和支持。在相关部委协调进行下,国家针对中国信保经营的政策性业务,先后制订、出台了多项管理办法与操作指引,有效解决了审批权限、国别分类、产品属性、费率管理等一系列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中国信保先后参与“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多项国家战略规划的编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向国家相关部委报送多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清单,为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储备库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二)构建全方位业务开发体系,完善项目跟踪及进展推动机制

中国信保主动作为,不断创新业务开拓模式,以精准开发为主题,加强对既契合国家政策又有市场潜力、风险相对可控国别的引导和拓展力度,构建全方位业务开发体系。截至目前,先后与55个国别(地区)的35个政府部门、47家金融机构、1家同业机构和17家大型企业集团签署100份框架合作协议,为公司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借鉴国际同业先进经验,与东道国政府建立框架合作机制。与有关国家政府建立增信融资保险机制,为中国企业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参与相关国家建设提供新的有效路径和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二是积极探索与国际银团合作模式,合作推动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乌兹别克斯坦阿萨卡银行等在中亚地区开展银行转贷模式的新尝试。三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拓展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的合作。中国信保与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共同推进与墨西哥石油公司的积极合作,帮助中资企业承揽墨西哥钻井服务项目,推动“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

(三)建立内部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产品方案与项目合作模式,提高业务承保效率

一方面,中国信保对“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别、行业和项目,在内部支持保障上实施“分类管理、重点明确”的工作策略,对于重点国别、优先领域、关键项目建立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体系,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创新业务模式,显著提高承保效率。以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项目为例,对于已纳入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清单内的能源项目,中国信保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赔付比例和保险费率等方面给予更为积极的政策支持和更加灵活的承保条件,中方企业和中资银行的海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中国信保在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方面做出大量探索和尝试。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有关融资项目即将落地,在本地币融资业务的探索中迈出实质性一步,为中国科技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创新型风险保障;摩洛哥铝合金轮毂生产线项目,积极探索设置“国民共进”的风险防控机制,实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与“风险控制有措施”的双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探索出一套崭新、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

(四)创新项目推进工作方法,提升项目运作能力

除在内部政策支持和外部资源协调方面整合和统筹外,中国信保还在具体工作方法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是加强项目时间节点管理。对于国家明确要求给予支持的重点项目,除将其纳入重大项目运作管理机制外,还采用项目审批进度倒排时间表、项目提前预评审等具体措施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对于重大项目,主动前移服务时点,积极参与项目前期的商务与融资谈判,协助中国企业在与外方政府、国外业主设计融资保险方案时获得专业技术支持。二是积极探索商业项目承保模式。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主权信用项目渐少、商业信用项目占比日益提高的现象,加大对商业项目的风险研究力度,积极探索承保各类商业项目,制定简单易懂的可量化风险研判标准,细化、明确具体承保条件和要求。三是创新地方政府合作模式。与多个地方政府共同搭建“走出去”合作平台,地方政府提供与保险配套的扶持政策,中国信保为地方企业提供风险的统一保障和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积极化解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