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被刺杀的名人(他因刺杀君王被杀)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刺客之一,不只因为他改变了历史,更因为他智慧过人,而且是个品德极其令人敬重的人。他的名字叫专诸。

专诸生活的年代,处在春秋末期。那个时候吴国开始崛起,与当时的南方大国楚国争胜,因此国民皆对国君的能力抱有较高期望。

而此时的楚国却摊上了比较平庸的国君楚平王,他听信了费无极的谗言,杀死了忠诚而睿智的大臣伍奢一家。当时伍奢出于对国家的忠心,明知是被奸臣陷害,还写信把两个儿子叫过来一同受死。结果兄弟二人识破了父亲的计策,哥哥伍尚为了孝义,慨然赴死。弟弟伍员却逃走,立志为父兄复仇。伍奢的儿子伍员,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伍子胥。伍奢感叹:“让伍子胥逃走,恐怕将来楚国要永无宁日了。”

楚国军民听到这个消息,愤恨不已,纷纷帮助伍子胥出逃。有武昌的渔丈人和溧阳的浣纱女,在帮助伍子胥之后,为了保密,自杀而死。面对二人的高义,伍子胥更增悲愤,立誓报仇雪恨。

伍子胥一路逃亡,来到了吴国一个名叫吴趋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勇士。这个人的相貌非常特殊,高高的额头,显示其勇猛,深邃的眼睛,显示其睿智。所谓英雄识英雄,伍子胥一看这个人的相貌和动作,立马感到这个人可能很不简单,被吸引住了。

历史上有哪些被刺杀的名人(他因刺杀君王被杀)(1)

专诸的相貌,大概应该和电视中的宇文成都比较像吧

只见这个人正在和一个大汉厮打,旁边的邻居们怎么劝也劝不住。正在紧张的时候,一个老妇人缓缓地走过来,轻轻地开口一句:“专诸不可。”

那个本来十分凶悍的大汉立刻露出了害怕的神色,立即双手合十,回到家中。

这让伍子胥很奇怪。他问其他人:“刚刚那个十分凶悍的人怎么会害怕女人啊?”

邻居们告诉他:“这个我家乡的勇士,面对成千上万的人都不害怕,并且心地正直,当他看到人们有不公时,他会殊死战斗。刚才的声音是他的母亲喊的。他一直很孝顺,不管他怎么生气,但当他听到母亲的声音时,立马就停下来了。"

伍子胥听后,立马感叹“这绝对是个人才”。为什么?大凡有能力的人,性格往往狂傲,容易目中无人。一旦这个人无所畏惧,没有什么能约束他的,那往往不堪大用。比如说楚狂接舆、竹林七贤。而专诸这个人不仅有勇气打抱不平,还懂得谦和与畏惧,因此他断定这个人一定是个极其难得的人才。

第二天,他就登门去专诸家拜访。专诸出去迎接他。伍子胥十分聪明,认定专诸可以信任,冒着风险,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以及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果然,专诸虽然生在乡野,却是个有见识的能人,建议他找吴王帮忙报仇。作为史上的名臣,头脑睿智的伍子胥也特别会来事儿,说了一句:“别的不看重,就看中你知道孝敬母亲,愿意和你交朋友。”

专诸一听,十分高兴,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立马带着伍子胥见自己的母亲。他母亲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对伍子胥十分重视。知道伍子胥有大才,而且和敌国楚国有仇,未来一定能得到重用。于是让两人撮土焚香,八拜为交,结为了兄弟。两个能人自然十分投缘,关系比亲兄弟还要好。

第二天,伍子胥要进京见吴王,专诸说:“吴王僚这个人虽然勇敢,但是太骄傲,他不如年轻的公子光,这个人对待下人十分和善,未来肯定能干成大事。”伍子胥对专诸十分感谢,并且告诉专诸,等我未来成功了,和兄弟你一起打天下。专诸也同意了。

专诸所说的公子光,就是未来的吴王阖闾。他是吴王诸樊的儿子。吴国当时的即位原则是兄终弟及,上一辈死了,则下一辈的长子即位。公子光的父亲吴王诸樊很好地执行了这一原则,让弟弟夷昧即位,夷昧死后,本应该是长公子的公子光即位,但是他的儿子王僚太贪婪了,不想放手,所以自立为王。公子光十分不服气,有杀王僚的意图。但是此时他大权旁落,吴国上下都是王僚的人,于是他只能隐忍。

伍子胥来到吴国举荐人才的地方吴市,果然立刻被看中,被举荐给了吴王僚。但是公子光也看中了伍子胥,从中阻拦。伍子胥因为有专诸的举荐,相信专诸的眼光,于是和公子光见面,果然一拍即合,于是尽心辅佐,并且向公子光举荐专诸。公子光便和伍员同车共载,一起去专诸家造访。

此时专诸,正在街坊里磨刀,帮人杀猪呢。见到一大堆车马来到,作为一个普通的乡下人身份,知道坐车的都是达官贵人,正想避开,就听着伍员在车上大喊:“愚兄在此。”专诸慌忙停住,候伍员下车相见。伍员指公子光说:“这就是吴国长公子,慕吾弟英雄,特来拜访。”

专诸见到了自己敬仰的明主公子光,自然十分高兴。立刻引着公子光进门。公子光果然是个大英雄,虽然看着专诸家十分简陋,筚门蓬户的,进门还要低头,但他不仅不嫌弃,反而先见礼,表达生平相慕之意,专诸也是知书达理之人,立刻回拜。宾主十分欢畅。

相见完毕,公子光非常恭敬地奉上金帛为礼物,专诸哪里肯收,伍员从旁力劝,方才肯受。自此专诸投于公子光门下。

公子光经常让人送米送肉以及布帛这些礼物,又不时问候专诸的母亲,专诸母子都甚感其意。专诸知道公子光的委屈,又觉得公子光确实是能够是吴国更加强大的立事之主,愿意帮公子光重掌大权。

但是他还是在做事之前,详加询问,问公子光,应该和王僚商量一下,看事情是否能够和平解决。公子光却说,王僚这个人,又贪婪又骄傲,听不了别人劝,我曾经暗示过,却不敢明言。要不然他会害我。

专诸立刻下定了决心,这种贪婪的人,不适合做领袖。但是他还是对公子光说:“眼下我老母亲在堂,我还不能死。”

公子光立刻回答:“我也知道你的母亲年老,儿子年幼,只要你能帮忙。你的儿子和母亲,也就是我的儿子与母亲,应该照顾好自己。我一定不辜负你。”

专诸是个十分沉稳的人,心中已下定了决心,但还是沉思了很久,最后说:“凡事轻举无功,必图万全。鱼在千尺深渊,如果想做渔夫,就得学会使用诱饵。如果你想刺王僚,必须先拿王僚喜欢的东西,才可以靠近他。王僚喜欢什么?”

(后世看金庸写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去万安寺救六大派时,)

公子光说:“喜欢美食。”

专诸说:“最喜欢哪种美食?”

公子光说:“尤其喜欢鱼炙。”

专诸于是往太湖学鱼炙。他这个人不仅对国家大事有见识,学东西也特别快,三个月后,尝过他的鱼炙的人,都觉得好吃。然后回复公子光,公子光于是把专诸藏于府中,等待机会。先把王僚的爪牙调开,尤其是武艺高强的弟弟庆忌,以及善于统兵的弟弟掩余、烛庸。等到这几个公子都调出去了,单留公子光在国内,机会终于来了。

 公子光对伍员说:“昔日的越王允常,让名匠欧冶子造剑五枚,献其三枚于吴。 ‘湛卢'、‘磐郢'和‘鱼肠'。先君把‘鱼肠'赐给我,我把它藏于床头。近来此剑连夜发光,这是神物,看起来他想饱因王僚之血了?”

历史上有哪些被刺杀的名人(他因刺杀君王被杀)(2)

细小的鱼肠剑,是一把绝勇之剑

于是拿出剑与伍员观看,伍员夸奖不已,即召专诸把剑给他看。

专诸不待开言,已知公子光的意思。慨然道:“是杀王僚的时候了,但死生之际,不敢自主,我得先禀过老母,方敢从命。”

  专诸回家看着老母,不言而泣。专诸母子都是聪明人,母亲立刻就明白了,于是说:“我们举家受公子恩养,大德当报,忠孝岂能两全,汝必亟往,勿以我为念。汝能成人之事,垂名后世,我死亦不朽矣!”

专诸犹依依不舍,母亲说:“我想喝点清泉,你去河下给我取一点过来。”专诸奉命取水,等回家一看,老母已经自缢于床上了。

专诸痛哭一场,把老母收拾殡殓,葬于西门之外。然后来见公子光,说了母身死之事。公子光十分不过意,安慰了一番,良久。然后又论及王僚的事,专诸说:“公子设宴以请吴王,王若肯来,我就有八九成的把握!”

公子光乃入见请王僚来府上吃鱼灸。王僚好的就是鱼炙,遂欣然许诺。公子光是夜预伏甲士于窟室之中,再命伍员暗约死士百人,在外接应,于是大张饮具。

第二天,王僚果然来了,但是果然防备着公子光,身上穿着三重重甲,还自王宫起直至公子光家的门口,陈设重兵。

  王僚来到公子光家,入席安坐。王僚的亲戚近信布满堂阶,侍席力士百人,皆操长戟,带利刀,不离王僚左右。仆人上菜,也在庭下搜简更衣,然后膝行而前,十余力士握剑在旁边。防御如此严密,仆人们不敢仰视,还得跪着出去。光献觞致敬,喝了一会儿,忽然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少顷,专诸告进鱼炙,侍卫们的搜查如之前一样严密。谁知这口鱼肠短剑,已暗藏于鱼腹之中。力士挟专诸跪着来到王僚身前,用手擘鱼献上。专诸忽地抽出匕首,直刺王僚之胸,手势去得十分之重,直贯三层坚甲,透出背脊,王僚大叫一声,登时气绝。

(不得不说,专诸确是个绝勇之人,在刺王僚之前详细准备。在王僚层层戒备之下依然镇定自若,不露丝毫破绽。出手也十分干净利落,一剑便毙命。虽然后世常称赞荆轲刺秦,但荆轲和秦王打了那么半天,尤其抓着秦王的袖子,都没刺中。后来他说,我是想抓住你,和你谈判。明显心思不纯。小白以为,无论是作为刺客还是作为人臣,荆轲确实不及专诸。)

堂中登时大乱。侍卫力士一拥齐上,刀戟并举。

姬光在窟室中知已成事,也纵甲士杀出,两下交斗。然而终究来不及,专诸终于死于侍卫之手。但公子光的人马知到专诸已得手,威加十倍,那一边见王僚已亡,势减三分,王僚的部署们一半被杀,一半逃跑了。

伍员引众杀散王僚部署,奉公子光升车入朝,聚集群臣,将王僚背约自立之罪,宣布国人明白。然后收拾王僚尸首,殡殓如礼。

  吴王厚葬专诸,封专诸的儿子专毅为上卿。后来伍员忠心侍奉吴王,吴王也对其大加重用,最后成为相国。在伍子胥及孙武等人的辅佐下,吴王阖闾最终击破楚国都城,帮伍子胥报了仇,并成为一代霸主。

伍子胥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在伐吴的战斗中,专诸的儿子专毅也作为先锋大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后世的评论中,唐雎认为古今刺客,最著名的,当属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和聂政刺韩奎,而专诸在三人中排在第一位,委实是专诸的智慧、勇气与仁孝等品德皆令人赞叹。

那细小的鱼肠剑,也因为专诸刺王僚而扬名天下,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用它的人只要有那有来无回的勇绝之势,他的威力就可以更大的发挥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