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生产地(蚕宝宝走进工厂吃饲料)
一根成本价格高企的蚕丝,扼住相关产业的命脉,导致产业转移和衰退;一个人工饲料养殖的蚕茧,困扰日本专家半个世纪,却始终走不出实验室——数十年前,受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日本蚕桑业不断衰退,学者、企业、政府多方努力试图挽救颓势,却始终难以实现最终突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蚕宝宝生产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蚕宝宝生产地
一根成本价格高企的蚕丝,扼住相关产业的命脉,导致产业转移和衰退;一个人工饲料养殖的蚕茧,困扰日本专家半个世纪,却始终走不出实验室——数十年前,受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日本蚕桑业不断衰退,学者、企业、政府多方努力试图挽救颓势,却始终难以实现最终突破。
而今,同样的挑战正在浙江乃至中国蚕桑业上演。不同的是,嵊州领带龙头企业——浙江巴贝集团历时7年,在工厂化养蚕方面实现世界领先。不久前,浙江巴贝集团投资3.5亿元、可年产1万吨鲜茧的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项目,在嵊州正式投产。
对这一产业创举,省农业农村厅蚕桑领域首席专家吴海平高度评价。在他看来,通过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巴贝将现代科技注入传统养蚕业,是对传统养蚕工艺的颠覆式创新,必将深刻改变浙江乃至全国的丝绸产业,也让这个最中国的历史经典产业凤凰涅槃,走进新时代。
一扇“黑窗”里的希望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只顾埋头研发
长假过后,春寒料峭。可在恒温恒湿无菌车间里,巴贝工厂化人工饲料养殖的蚕宝宝正迅速生长着。这里的生产近况,牵动着不少嵊州领带生产企业负责人的心,甚至就连远在北京的中国丝绸协会常务副会长钱友清,也时常关注这边的进展。
近年来,蚕桑产业衰落,鲜茧产量锐减,蚕丝价格从每吨30万元一路高涨到四五十万元。而每一次蚕丝价格上涨,对领带和丝绸行业都有震荡。“如今,巴贝项目获得成功,二期项目启动在即,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平价蚕丝将从这里供应出来。”钱友清说,这让许多同行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们的希望源自于日本的一扇“小黑窗”——
2012年冬的一天,浙江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得知省农科院正在试验人工饲料养蚕,便想着借此破解蚕丝原料锐减的难题,时任省农科院副院长、蚕桑研究专家孟智启也认可了金耀的想法,愿意与巴贝共同研究。随即,在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内组织开展了约13张蚕种的全龄人工饲料培育,获得成功。
可即便如此,孟智启仍不忘提醒金耀:工厂化养蚕这条路远比他想的艰险——因为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已启动这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在实验阶段。
不曾想,金耀并没有被吓倒,只说“那就先到日本看看”。经过多方努力,金耀联系到日本某人工饲料养蚕实验车间,对方答应了他的访问请求。然而,当他兴冲冲地来到日本,对方虽热情接待了他们一行,却拒绝了参观生产线的请求。企业负责人只允许金耀隔着窗往车间里看看。
“那里头黑黢黢的,几乎什么都看不到。”金耀回忆,由于光线极暗,他只隐约看到里面有工人在走动。临别时,金耀无意间在办公区看到了一个人工饲料喂养出来的蚕茧样本。他发现,那个茧的品质明显比国内普通的蚕茧好很多。正是这一瞥,让金耀坚定了发展方向。
回来后,金耀便全面启动了人工饲料养蚕项目。然而,在项目启动之初,金耀就被一片唱衰声所包围。当时不少专家认为,日本试验多年依然未果,金耀想率先突破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即便是现在,日本用人工饲料生产的蚕丝成本依然是普通蚕丝的三倍多。
不管别人怎么说,金耀和他的团队只顾自己埋头研发。他们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人工饲料配方思路。针对不同龄段的蚕所需的不同营养,相应调整饲料配方,用玉米粉、番薯粉、桑叶粉和相应的微量元素等合成。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们终于实现了全龄段人工饲料养蚕,更重要的是让饲料成本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省农科院在品种选育方面也获得突破,率先选育出了全龄适用人工饲料的品种,攻克批量全龄人工饲养的技术难题。
“十美分”会长的决心
吃够了没有定价权的苦,决不能错过上游产业变革的机遇
破解了人工饲料成本难题,巴贝进入工厂化生产试验阶段。然而,金耀信心满满之时,迎面而来的却是一个个难题。
蚕在不同龄段养殖密度不同,如何进行自动化分拨?工厂化高密度养蚕,如何防治疫病?如何让大龄段的蚕主动“上蔟”结茧,并能自动化缫丝?在巴贝集团人工饲料养蚕中试车间里,一个个难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看似不起眼,但每一个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项目走出实验室,金耀才感受到了工厂化养蚕有多难。他说,最大难点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单一技术,而是许多技术的集成。更为关键的是,几乎每一项技术都没有先例可循,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不说别的,生产设备、器具都需要我们自行设计、研制。”在金耀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纸。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根据具体生产要求,通宵画出来的设备套图。“白天事儿多,我就晚上窝在这里一边想一边画;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就在沙发上和衣而眠,睡醒了接着想、接着画。”
巴贝集团副总经理何锐敏举例道:为了让蚕“上蔟”结茧,他们从农村搜罗来各种传统“上蔟”工具,并据此试制工厂化养殖所需的蔟具。她说,单单这么一个小器皿,模具就开了四十几套,花了一千多万元。
反复的实验让成本节节攀升,从金耀最初设想的几千万元涨到了上亿元。作为负责项目支出把关的“大总管”,何锐敏也一再向金耀提出自己的担忧:这样投入是不是太大了?“开弓没有回头箭!”金耀告诉何锐敏,只有项目成功,巴贝才能告别一美分、一美分抠利润的日子。
作为嵊州领带生产的龙头企业掌门人,金耀曾担任嵊州领带行业协会会长。2013年,因蚕丝价格高企、行业盈利困难,他曾代表协会向美国采购商提出每条领带加价0.5美元的要求。经过近20天的谈判,美国采购商同意每条色织领带提价0.1美元。据估算,这“十美分”当年帮助嵊州领带业增收约1000万美元。因此,金耀曾一度被人称为“十美分会长”。
但在金耀看来,这戏称的背后,是产业长期在微笑曲线底端的无奈。因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嵊州领带行业与外商的每一次谈判都异常艰辛;即便价格涨上去了一点,一旦原料价格下跌,外国客商一个邮件就能强令他们再次降价。
吃够了没有定价权的苦,金耀说什么也不愿意错过参与上游产业变革的机遇。正是靠着这一信念,金耀的团队不断克服中试阶段的各项困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体系。
一位老专家的远望
要通过更深度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改变中国的丝绸产业
看着一批批工厂化生产的蚕茧在流水线上翻滚,孟智启心中说不出的欢喜雀跃。这位项目首席科学家颇有感触地说,得益于巴贝和省农科院的产学研高度融合,他们才能突破困扰蚕桑界五十余年的难题。
孟智启忘不了,7年前的那天,金耀敲开自己办公室门时的画面。“当时,我们省农科院正着手研究人工饲料养蚕。”孟智启回忆,彼时他的目标是率先选育出适应全龄适用人工饲料的蚕种。“但若要让实验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还有不小距离。”
彼时,受比较效益下降影响,浙江、江苏等地的鲜茧产量断崖式下降。为化解困境,各地先后启动了人工饲料研究。但不少专家普遍担心,即便试验成功,也可能像日本那样因成本过高,无法量产。
不曾想,金耀这个“门外汉”却一头扎了进来,成立团队、聘请孟智启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引入省农科院团队。“最初,可以说是省农科院团队引着巴贝,走进了人工饲料养蚕这个领域。”孟智启说,但随着项目的深入,企业持续的大手笔投入和金耀那股子企业家特有的闯进,又反过来推着项目,一路披荆斩棘。
“企业的参与,让我们的科研实效明显高于同行。”孟智启说,巴贝项目所有的设计、步骤、目标都坚持市场导向,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尽快进入产业化目标。同时,不同于科研院所项目申报、研发、评估的流程,以企业为主体的项目攻关简化了流程,突出了实效。
说起巴贝项目的成功,金耀却更多地归功于科研机构的鼎力支持。他说:没有以孟智启、曹锦如、叶爱红团队为代表的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的支持,就没有巴贝在工厂化养蚕上的“弯道超车”。
进入巴贝集团的无菌车间,需经过一道道消毒程序。在车间里,记者看到,每一条流水线旁,都只有寥寥数名操作员,且人人全副武装,身着消毒服和口罩。同时,自动化集成设备主要包括一整套物流设备、净化设备等,几乎无需多少人工操作就能完成各项生产流程。
金耀介绍:“这其中的不少设置,科研机构都给了不小的帮助。”作为一个“跨界养殖户”,巴贝在育种、疫病防控等方面都没有什么积累,多亏了科研单位的专家帮助。
他举例说,是省农科院的专家从几百个品种中,找到最适合人工饲料喂养的蚕种,每一个品种的适应性都要反复试验;是浙江大学鲁兴萌教授带领的团队,创新工厂养蚕防病体系和环境控制,克服了对蚕宝宝威胁最大的病毒病,避免出现过去“一条得病、一批覆灭”的现象……整个研发过程中,巴贝累计投入费用达1.5亿元。目前已拥有各类专利18项,正在申请专利50项。
产学研的高度融合,让巴贝项目的进展远超国内国外其他科研单位,在全球率先实现规模化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更让孟智启感到欣慰的是,巴贝集团如今已经培养出了一支由六七十人组成的企业研发团队,集成了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蚕桑技术。接下来,巴贝将加快建设规模更大、工艺更先进、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二期项目,实现年产10万吨鲜茧的生产目标,进一步改变中国的丝绸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