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

原创作品,独家发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活法,想要怎样的人生,那都是自己的选择。

人生可以有李白那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的快意恩仇,也可以像杜甫那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可以有王维那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洒脱自在,也可以像刘禹锡那样“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的雄心壮志。

然而,有的时候,人生不光是一种选择,有时也是一种被选择。

换句话说,有的时候,你的人生是被迫的,它不受个人选择的左右,你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人生。

比如,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段,前半生是在欢快愉悦中度过的,后半生则是在乱世流离中度过的。

我们从她那首《夏日绝句》中便可以看出。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1)

《夏日绝句》顾名思义就是在夏天的时候写下的,她的全诗是这样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勇战派代表人物,著名的巨鹿之战就是他的成名之作。这场战争奠定了项羽统帅的地位,也沉重的打击了大秦帝国,促使大秦帝国更加快速的灭亡。

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在与结拜兄弟刘邦的斗争中,逐渐失去优势,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惨败乌江左岸。

项羽因此成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式的英雄。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2)

造成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窥见蛛丝马迹。

司马迁在史记上是这样说的:项籍(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就叫不学无术。但后来,他跟项梁说,要学万人敌,项梁就教他兵法,项羽因此成为兵家一派。

从《史记》上记载的来看,项羽的不学和不成,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他却鲜明的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万人敌的英雄气概,另一个就是他的粗暴。

英雄气概表现在战场上的厮杀,打胜仗;他的粗暴表现在不听劝阻,坑杀秦军降卒。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项羽有勇,却不能看出他有谋。

有勇无谋是匹夫之勇,有谋无勇干不成事情,只会停留在想,执行力较差。

一个人想要干成大事,成就一番大业,需要有勇有谋才行,否则,即便是干成了大事,也不会长久。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3)

在垓下之围的时候,本来项羽可以度过乌江,他日东山再起,但是,项羽这家伙太好面子,觉得自己失败了,没有脸回去见江东父老,死了算了。

项羽生气之余,拔剑自刎而死。

太要脸,真的可以让一个人丢掉性命。

在“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这三个方面,项羽一样都没有。

所以,在一千多年后,宋朝时期的一个夏天,李清照写下这首《夏日绝句》,这首诗中,最重要的两句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很多人都把这两句翻译成:人们到现在还在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我觉得,这个解释完全背离了李清照此诗的原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要回到李清照生活的那个宋朝,从当时的的社会形势说起。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4)

李清照写下这首《夏日绝句》的时候,应该是在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一一二七年。

这个时候的宋朝正处于北宋与南宋的历史交汇期。

当时,北宋王朝遭到了金兵的侵略,由于朝廷的腐败,金兵一到,北宋的城防便即瓦解,金兵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无数的赵氏宗室人员,被金人掳走。

当时,金人的兵力并不是很足,而且金兵长期奔袭,必然疲惫,只要稍微有那么一彪军马杀出来,就能把金兵打败,救下被金兵掳去北上的徽钦二宗。

可是,金兵大胆的来,又大胆的回去,简直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拿了东西也不打一声招呼,更加助长了金人嚣张的气焰。

徽钦二宗被掳走之后,端王赵构立即登基为皇帝,继承了宋朝的大统。

这个时候,如果赵构能下令攻打金兵,也不至于让徽钦二宗受辱,更能打击金兵的嚣张气焰,收回被金兵占领的土地。

然而,赵构登基之后,不但不设法解救徽钦二宗,也不管被金兵占领的土地,而是直接南下,先是去了扬州,在扬州待一段时间,觉得不安全,又杜江去了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虽然赵构去了南方,但金兵却不放过赵构,一路追着打,穷追猛打,赵构吓得夹着尾巴又往南方逃去,最后逃到东南沿海。

堂堂一国皇帝,被金兵追的像丧家犬,实在是狼狈至极。

命运如此,真不如当初与金人决一死战。

可赵构又愿意吗?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5)

赵构之所以不肯去救徽钦二宗,是因为,如果把徽钦二宗救过来,该怎么安放他们?如果他们来了,是他们继续做皇帝,还是我滚下皇帝宝座?

皇帝宝座就一个,就只能有一个,所以,还是我来做皇帝吧!

鉴于此,赵构就不想去救徽钦二宗了,当然也不想要别人去救,这就是赵构不愿救他们的直接动机。

徽钦二宗来了,恐怕他的皇帝宝座就坐不稳了,说白了,赵构还是放不下皇帝手中的权力。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权力就像鸦片,时间越久越上瘾。

在皇帝宝座上呆久了,自然也就不想下去了,既然不想下去,还费那个劲救徽钦二宗干甚么?

李清照痛恨赵构的腐败与官僚,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也只能在诗文里狠狠的鞭笞,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怯懦,影射赵构,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6)

李清照之所以如此的愤懑,是因为她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朝廷的不抵抗和金兵的侵略冲刷殆尽。

李清照的老公是宋朝有名的金石专家,曾收藏了大量的珍贵古玩。

然而,金兵南下之后,他的家乡被毁坏的一干二净,原本安稳富裕的家庭,在宋朝败亡之后,支离破碎,家也不像家,国也不像国。

仅仅在靖康之难中,李清照和老公赵明诚逃亡时,就丢弃了大量的珍贵图书和文物,那些都是他们呕心沥血收集而来,却因战火荼毒,不得不扔掉逃命。

后来,在南下逃亡的路上,赵明诚死掉之后,更是对李清照产生了致命的打击。

她因此而颠沛流离,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在这场宋金的战争中,李清照是无辜的,百姓也是无辜的,那些费尽心血收集而来古书和文物,更是无辜的,却因为这场战争流离失所,死的死,丢的丢,无家可归的无家可归。

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没有不愤怒的。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7)

所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两句的意思根本不是“人们到现在还在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这个解释,而是说“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项羽为什么不愿意回江东?”

我们再结合当时宋朝的社会形势,金兵南下,掳走皇帝,民不聊生,水深火热。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我就想不明白,你赵构为什么不去营救徽、钦二宗,为什么不救黎民百姓?

因此,《夏日绝句》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歌颂项羽,但其实,李清照是在变相的骂赵构偏安一隅,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他人死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首诗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项羽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求回答(这首诗并不是赞颂项羽)(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