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讲一题等高线(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知识点
  • 河流的流向

依据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地势的高低:河流从海拔高的地区,流向海拔低的地区,即海拔的地区为上游

②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

高中地理每日讲一题等高线(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河流流向的判断


例题

某校学习小组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7~8题。

高中地理每日讲一题等高线(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着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8、该考察路线的高差,可能是( )

A. 450米

B. 500米

C. 550米

D. 600米

答案:C、A

精讲精析:(1)判断该地的河流流向。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①地附近的河流,与等高线相交时,相交的等高线凸向东北,因此东北为河流的上游,即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选项A错误。

(2)根据等高线,判断坡度。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大。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的等高线最稠密,因此坡度最大,选项B错误。③地的等高线较为稀疏,即坡度较小,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位于30°N以南,并且位于阳坡,光照充足,适宜茶叶的生长,选项C正确。④地位于瀑布的上游,因此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在瀑布下方,可以更好的观赏瀑布)。

(3)计算线路的高差。①线路的最低点为起点(东南部的居民点,海拔100m~200m),最高点为④地附近(鞍部,海拔500m~600m),中间间隔了4条等高线,因此高差的范围为:(4-1)×100<高差<(4 1)×100,高差即为300m~500m,因此选项A的450m符合条件。


总结
  • 高差的计算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或地势的高低),判断河流的流向;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形的陡峭情况,并结合纬度、坡向(阳坡),分析是否适宜种植茶叶;③根据观察点与瀑布的相对位置,分析是否是最佳的观赏地点;④找出线路上的最低、最高点,根据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等高距,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等高线图中,当两点之间为连续增加(或减小)的等高线时(即不存在河谷、鞍部等地形),计算两点的高差H,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①最小值H1=(n-1)×d;

②最大值H2=(n 1)×d;

③最小值H1< H <最大值H2

适中,H为高差,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数量,d为等高距(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如下图所示,A、B两点间共有4条等高线,等高距为50m,则两点间的高差:(4-1)×50<H<(4 1)×50,即150m< H <250m。

高中地理每日讲一题等高线(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高差的计算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