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嘉兴海宁许村(海宁-许村斜桥头)

文 | 郁震宏

现在的嘉兴海宁许村(海宁-许村斜桥头)(1)

李家村有一个北骆阳庙,庙的西南,有一个村坊,叫“斜桥头”,村以桥名,倒是江南常见的。岁月不居,人世多变,幸好老桥还在,历史已化成包浆,叫人遥想从前的闹猛,伫立桥头,仿佛听得见历史的声音。

斜桥头,临水而居,人家几十户,不算大,但这样看似平常的村落,却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姓氏之多,不要说在李家村,哪怕是整个许村镇、海宁市,也是极其少见的。我采访所得,老底子手里,斜桥头一个村坊,姓氏多达十个,口耳相传,形成一句口诀,叫“高马瞿张宋,唐曹吕褚王”,听起来像一首诗,朗朗上口,不知最初是谁编排成的,有才华!

姓氏是村落的密码,江南村落,常见的,是一村一姓,聚族而居,村子也以姓命名,比如李家河、曹家河等。偶有杂姓,一般也不过三四个,走进村子,从人家的数量上,还能推测定居时间的先后关系,谁是土著,谁是外来的,问一问,即可大概晓得,八九不离十,这是江南村落的一般情况。

像斜桥头这样的村坊,十个姓氏,在江南,确实是非常少见的,很特殊,可以作为一个现象研究。我问了老人,斜桥头的很多姓氏,并没有明显的数量差异,因此,很难考证这些姓氏的先来后到。只有近代迁来的沈姓、任姓,老辈们才说的清楚,但从前的“高马瞿张宋,唐曹吕褚王”,究竟谁家最先定居斜桥头,已经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斜桥头的十个姓氏,都是海宁常见的,但因为没有家谱,大部分人家祖上来自何处,无从查考。不过瞿姓人家还保留着老里的传说,说祖上来自上八府,始迁祖叫“瞿子才”,这是斜桥头十大姓中唯一有名有姓的始祖。

从前斜桥头有一句老古话,叫“张百万,瞿子才”,可见张、瞿两家从前是斜桥头的大户。但张百万的本名叫什么,从事什么产业,老辈都已说不清了。十姓中的吕家,老底子出过一位外科郎中吕老雄,唐姓出过一位“唐独角”,特别奢遮,地方上称他为“虔人”,虔,就是聪明的意思,杨雄《方言》即有记载,李家村土话读作纸牌里的“J”。除此之外,斜桥头的先人们,大多湮没无闻了。

回头再说瞿子才,从前瞿家正月、清明祭祖,家堂上挂有他的画像,我采访了见过此像的老人,可惜时过境迁,老人那时又小,已经想不起画像上的服饰,因此,瞿子才是哪朝哪代人,什么时候迁居海宁李家村,再也没有答案了,这是我在采访中经常遇到的遗憾。

瞿子才,原籍上八府。上八府,是一个大概念,形成于明朝。明朝时候,浙江分为是十一个府,大致以钱塘江为界,北面的杭州、湖州、嘉兴称为“下三府”;南面的绍兴、宁波、台州、温州、处州(丽水)、衢州、金华、严州称为“上八府”。斜桥头的瞿家,究竟原籍哪上八府中的哪一个府,也是一个历史之谜。

除了老底子的十大姓,近代斜桥头又有任姓迁入,据老辈说,任姓的始迁祖,是绍兴人,在崇德县做车博士,后来定居斜桥头。车博士,是老底子从事油车业的称谓,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词汇,年轻一代,大多不晓得什么意思了,晓得这个词汇的,至少也要八十以上的年纪,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标准词。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