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春节诗词名句(苏轼的立冬寄语)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初候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 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 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 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立冬来时,年之将尽。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此天道之大经也。"四季轮回,岁序之色,一言蔽之。冬,终也,万物开始收藏。冬日,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白沉沉的天,阴冷冷的地。立冬,便是秋尽,便是冬始。唯有立冬时候,尚有人间残色,再往后,人情物事都变得沉默。
苏轼此诗虽未言"立冬",但一句"正是橙黄橘绿时",道明秋末冬春之时序。
这是苏轼写赠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宋代姜特立也写过一首《刘景文》:"忆昔刘景文,其父死西战。"可见,刘景文乃将门之后。此人嗜书成瘾,也是收藏大家。平生所得皆付与书之典藏。苏轼称之"慷慨奇士"。
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 年),苏轼任杭州知州之时,写下此诗。当时,刘景文时任两浙兵马都监,也驻杭州,俸禄甚微。虽然刘景文是世家子弟,但是终身潦倒,年近六十依然朝不保夕。苏轼与之交好,一见如故,引为知己,两人常常以诗唱和。后来,苏轼推荐,刘景文得任隰州(今属山西临汾)知州。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刘景文长年低迷颓唐。身在杭州,苏轼不忍,故而作此淬励刘景文之诗。虽然只字未言刘景文,但是句句有慰励之意。秋尽冬来,红尘凋零,花木枯萎。夏日荷花最盛,荷叶宽大舒展,宛如擎雨之伞,如今红残绿凋,妍姿不复再见。不像秋日丛菊,哪怕也一并零落,仍有凛冽枯枝傲霜斗寒。
素有四季喻人生。
春如少年,冬似老年。人之将老,宿命轮回,无有更替。苏轼以荷尽暗喻青春不再,以菊残类比迟暮光阴。然而,虽然岁月"已无擎雨盖",但是人生"犹有傲霜枝"。无论一生怎样潦倒, 不必妄自菲薄,仍应坚守初心。霜雪寒苦,不足为惧。哪怕身是残菊, 也要心有傲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对刘景文讲:理应记住,一年当中的最好光景,原本就是橙来金黄、橘发青绿之时。 东坡先生自己一生颠沛流离,宦海里来去,沉浮数十载,一贬再贬都似寻常。然他不觉人生无望,反倒能够随遇而安,所到之处一片爱赞。他愿友人,也能如此。
橙黄橘绿,正是秋末冬初时候。虽是一年光景之末,但仍有橙橘之丰收时候。
古代文人心中,橙、橘都是果中君子,凌寒而不畏,孤芳能自赏。这也是苏轼眼中的刘景文。橘生淮南,心有幽光。世事可抛,唯独不能放弃自己。能得东坡先生认同、赞赏,必有其过人之品格。
宋代 佚名 《香实垂金图》 (台北故官博物院藏)
屈原也爱橘,一篇《橘颂》最是典型。他赞橘"精色内白",外色精纯内瓤洁白;"纷缊宜修",气韵芬芳仪度潇洒;"苏世独立",疏远浊世超然自立;"闭心自慎",心意清简谨慎自持。故而,"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愿在众卉俱谢之岁寒,与之长作坚贞的友人。
人生得知己一二,已是完满。
附:立冬节气诗词欣赏
图:明 蓝瑛 溪山雪霁图绢本
-
END
文:王臣
图:《日月书: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插图、网络图片(侵删)
【延伸阅读】
王臣 《日月书: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
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尽可能系统地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等,并将文化、风物、民俗融入古诗词品鉴。
读二十四节气,品唯美古诗词。在有限的人生里,领略无尽的岁月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