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探先鞭(科学教育探先鞭)

来源:【中国科普网】杨福家院士(图片由作者提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科学教育探先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科学教育探先鞭(科学教育探先鞭)

科学教育探先鞭

来源:【中国科普网】

杨福家院士(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2年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杨福家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6岁。感伤痛惜之余,在《科技导报》工作的日子里,向杨福家先生约稿的一桩桩往事不禁涌上心头。

2004年11月20日,第六届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在海南省召开,杨福家院士作了题为《从2004年诺贝尔奖看一流大学》的专题报告。他以刚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3位获奖学者为例,指出诺贝尔奖的历史就是年轻人的创业史,再次证明了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发现都产生于思想最敏锐的青年时期这一普遍规律;为此,一流大学要营造学术平等、人格独立、自由竞争的良好氛围,以吸引优秀年轻人为之努力奋斗。报告反响强烈,杨振宁院士当场举手发言,指出我国现行博士生导师缺乏在科研一线冲锋陷阵的年轻讲师,这不利于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希望有更多的大学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会议间隙,我找到杨福家院士,希望他将报告内容整理成文,惠赐我就职的《科技导报》“卷首语”栏目。回京后,我又发电子邮件催稿,杨院士的秘书陈弘先生很快复函,称杨院士同意投稿。12月6日,杨院士从英国发来电子邮件,说只要我能找到大会报告内容,就可刊用;不过,会议整理的稿子可能不准确,他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订正。他还特意向我解释,自己的电脑没装中文软件,因而无法用中文给我写信。

我一算时间紧张,当晚就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成一篇2200字左右的短文,题目改为《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看一流大学的建设》,经杨院士确认后,遂作为《科技导报》出刊200期专文,刊载在2005年第2期上。第一次合作顺利,双方都很满意。

杨福家院士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及原子物理研究,在原子核能谱学、核衰变分析、离子束研究等方面取得过重大成果,开创了国内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他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推动中外教育国际交流。他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倡导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各类高等院校协同发展,一生追求卓越,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杰出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6年5月下旬,中国科协将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年4月,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杨福家院士满怀深情写下了《我心目中的中国科协——贺中国科协七大胜利召开》一文,以示祝贺。4月21日,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徐善衍教授将该文批示给我处理;我遂给杨院士发去电子邮件,附上经我编辑加工后的稿件请他审阅。6天后,杨院士从美国达拉斯回复,称赞我编辑后的稿件内容更丰富。该文在中国科协七大召开前刊出,并赠送给了全体参会代表。

在这篇文章里,杨福家院士借中国科协七大召开之际,对中国科协未来发展提出了3点希望: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成为党和政府决策思想库;不仅应关注科技问题还应关注教育问题。学者建言,真知灼见;拳拳丹心,日月可鉴。

有了前两次愉快合作,再约稿就非常轻松。2008年元旦刚过,我向杨院士问候新年的同时,顺便约稿;1月15日,他发来经认真思考后所写的《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一文,供我选用。他在回函中专门提到,自己和教育打了一辈子交道,但真正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还是始于1993年当了复旦大学校长以后。他认为,大学的文化应该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崇尚学术自由、恪守学术道德和爱国主义的文化;大学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好的公民;大学不仅应有大师,还应有大爱,大爱是大学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爱国家、爱人民、爱真理、爱科学、爱师生。文章在2008年第3期《科技导报》发表后,好评如潮,媒体纷纷转载。

2010年1月13日,我再次向杨福家院士约稿,希望他针对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撰写文章。1月30日,他从日本东京回复邮件,发来现成的一篇长文“对教育改革,必须有更大的作为——中国教育现状的危机感与对策”。我将此文压缩至2000多字,标题修改成“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杰出人才”,刊载在2010年第4期《科技导报》上。

杨福家校长为人谦和,每次写信均以英文名“Fujia”落款,且回复迅速,效率极高。2010年4月,我离开了科技导报社,从此便中断了与他的业务联系。但是,每年元旦前后,杨校长仍一如既往发来自制电子贺卡问候,令人感动。思忆故人,感慨万千,为表哀思、抒情怀,填《浣溪沙》词一首:“巨擘行文寓意鲜,科学教育探先鞭,追求卓越任担肩。//往事绵延成忆念,春风化雨润心田。后生奋进效前贤。”

杨福家校长自制的新年贺卡(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