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逻辑发展趋势(八大首席圈点2022年关键词)

财富逻辑发展趋势(八大首席圈点2022年关键词)(1)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要关注全球金融风险

2022年,疫情有望得到缓解,尽管当下全球的确诊病例数量还在往上走,但由于变异病毒奥密克戎的致死率比较低,希望今年全球能摆脱疫情的阴霾。但是,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逼近,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泡沫会否被刺破呢?人们总是也在风险四伏的时候担心发生危机,在形势变好的时候得意忘形。因此,大量案例证明,一致预期往往是错的。美股在经历了12年的牛市之后,会否出现大逆转呢?在低利率环境下,美股龙头公司加杠杆和发债回购股份对EPS和股价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标普500中市值最大的60家公司过去10年回购股份的平均比例在30%左右,而由职业经理人掌管的公司平均回购比例接近四成。一旦美联储持续加息,甚至缩表,则美股上涨的部分逻辑将不再成立,这是今年或被忽视的问题。另一个被忽视的风险则是美国总统的中期选举,如果拜登败选,则美国经济将充满变数。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人民币或小幅贬值

当前经济面临三大下行压力:一是房地产行业还在恶化,累及地方财政;二是出口增长下行,2021年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将消失。三是疫情带来的经济成本会逐步上升。疫情和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也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宽松政策已逐渐铺开,但空间有限,央行有望再次降准,但降息空间很小。央行或加大购汇力度,释放基础货币从而降低市场利率,补充外汇储备,并以此抑制人民币升值来稳定出口。加上中美利差缩窄,人民币可能会小幅贬值。实际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融资或都上调,基建和保障房投资必会反弹,但因政府卖地收入剧减,不能对此过度乐观。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有进一步调整,中央或会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和增加热点城市住房供给等方式来引导行业软着陆,但不可能会有大幅刺激政策。GDP增速有望在一季度见底,二季度中后期反弹,下半年回到5%以上。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基建投资将有较大起色

2022年基建投资有望发力,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政策强调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2021年四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按计划发行完毕,但其大部分可能会于2022年初才加以使用。2021年年底前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政策已对专项债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推进有明确的进度把控,要求节奏适度靠前。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要求,在2021年两次降准的推动下,2022年信贷投放力度将加大。优质项目将逐步增加,“两新一重”和“共同富裕”相关概念投资将成为重要支撑。政策强调更加注重有效投资,新基建和民生投资将成为重要投资领域。2021年11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已降至0.5%,异常的持续疲弱似乎表明相关资源投入已明显放缓步伐。在政策强力推动和财政金融资源有效投入的支撑下,2022年基建投资会有较大起色。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谢亚轩:警惕外部风险传导

2022年,比较大的风险是来自外部。美国最新的CPI增速是1982年40年以来的最高值且还将继续冲高。对如此不寻常的通胀走势,我认为是存在三个“不足够”的:一是,仅仅以疫情带来的总供给冲击来解释,从原因分析的角度是“不足够”的;二是,尽管开年美国10年国债的收益率出现大幅上升,但也仅仅升至1.8%的水平。如果参考历史来看,如此高通胀所伴随的长债利率水平不会如此之低。可以说,目前债券市场对于通胀超预期的交易是“不足够”的;三是,抗通胀会带来市场利率的上升和经济下行,我们还没有遇到过仅仅是在供给冲击和基数效应减弱后通胀自动下行的情形。换言之,社会公众对于为对抗通胀而带来的经济负面冲击的心理准备是“不足够”的。而以上三个“不足够”,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资产价格波动和人民币汇率等多个渠道对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产生冲击。

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全球经济呈现四大趋势

展望2022,国内来看,一方面,疫情过后我国呈现出口景气度较高、高技术投资高增、数字化转型加快、绿色投资作用凸显四大结构性亮点,这将对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房地产大幅下行,消费复苏乏力、中下游企业经营承压、青年失业抬升等四重挑战仍将延续。预计全年经济前低后高,全年增速5%左右。政策层面,财政政策空间较大,建议适度前置,对冲一二季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在美联储加息前降息可期。海外来看,在疫情和现代货币理论政策实践影响下,2022年全球经济发展将呈现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需求支撑减弱、通胀高位运行和美欧货币政策加速转向四大趋势。总体来看,供需缺口短期仍难消除,但修复态势不改,明年美国GDP增速存在超过5%的可能。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聚焦五大主题

汇丰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或将达到5.6%左右。具体来说,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和政策展望有以下五大主题。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助力。预计2022年官方财政赤字率将维持3.2%不变,但广义赤字率或将提升至少一个百分点至约7.3%。其次,中高端制造业投资将加速增长。近年来,中国中高端制造业生产和投资的增速已经高于其他行业,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第三,扩大绿色投资。具体措施或将包括:建造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造智能电网、提升工业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等。这些不仅有利于经济的绿色转型,还可拉动投资增长。第四,预计房地产投资或将于2022年一季度触底,后续回升将缓慢而温和,全年房地产投资或将回落至2%左右的温和增速。第五,核心通胀率料仍偏低。由于疫情影响,负产出缺口有所扩大,这有可能为通胀带来下行压力。预计2022年CPI,特别是核心CPI,大概率将保持在1.5%以下的水平。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中国经济回归趋势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政府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实施逆周期调节,这预示着在去年宏观和监管政策都大幅收紧之后,今年的政策会有所松动,以守住增长的底线。同时,中国仍致力于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加速脱碳进程和促进共同富裕,这些中长期目标意味着政府会避免过度刺激经济,防止结构性问题固化。

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3%,处在潜在增长区间之内。今年广义预算赤字率可能会高于去年的实际执行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减费降税,并保持基建投资的力度。由于降准空间有限,预计央行更倾向使用再贷款等定向支持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将社融增速保持在10-11%的水平,高于名义GDP增速。监管政策推出的密度和强度也有望调整,避免政策叠加产生体系性风险。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全球经济增幅或达4.9%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4.9%,一方面反映主要经济体继续面临供应链的压力,而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仍在持续面对疫情的困扰,变种病毒持续发展,全球疫情短期内难以未解决,全球经济和跨境流动无法回复正常。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宏观政策风险可能加剧。由于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推动劳动力市场趋向充分就业,通胀压力上升到了近三十年的高点,两者结合将促使联储局加快缩表。缩减购债意味联储局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方向不变,而出现斜率变化,流动性还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扩大张方向,缩表完成后便进入联邦基金利率加息周期。近期美债短期收益率已对加息预期做出反应,长端收益率与美债10年及2年期收益率差距收窄。

(本版文章由欧阳晓红、梁冀、老盈盈、汪青组织完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