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方言恰噶是什么意思(也说南昌方言俚语中的)
也说南昌方言俚语中的“雀博”文/南昌熊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南昌方言恰噶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南昌方言恰噶是什么意思
也说南昌方言俚语中的“雀博”
文/南昌熊明
却说庚子初秋,秋老虎正抖威风之际,忽一日,看微信上有一帖字考究南昌方言俚语中“雀博”一词的来龙去脉,印象中帖中引用了一位专家对“雀博“二字的释义曰:”雀博(难字):卑鄙,龌龊。”——
窃以为这种解释,并不完全,意思最多只是说了一半。除了世代操南昌方言的土著,外人或新南昌人如果鹦鹉学舌,加以引用,有可能会运用不当,词不达意。
这个“雀”字,南昌方言俚语另有俗话云:“开店要挂角,做生意要雀!”如果如词典的解释,岂不是说天下所有做生意的都是很“雀博”?果然是无商不奸了!雀,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并无贬义,反而具有一种对做生意者的一种教导,一种提示,一种鼓励——意思是把店铺开在道路交汇处,吃两边的水,左右逢源,八方来财。而做生意要“雀”,则是提醒做生意人必须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职业素养,要能像阿庆嫂那样八面玲珑,察言观色,一眼洞穿进店顾客的购买心理,对于眼前的陌生客人是否能够留住,并促成交易,达成购买,要有一个准确快速的判断,免得浪费时间白费口舌。这里的“雀”,是对生意人职业素养的一种要求,生意人要灵活机动,快速反应,对答如流,善于谈判。
南昌市进贤县的人,有着江西“犹太人”的美誉,世界各地都有进贤人的身影,我因为是进贤的外甥,自然也认得几个进贤做生意的朋友,他们坐在店里与朋友喝茶聊天,谈笑风生,看似风轻云淡,但一双眼睛却放出金光,警惕地盯着店门口过往行人,但凡有顾客进店来,店东家必定会撇下谈性正浓的朋友,满面春风的起身,径自去招呼顾客。进贤人就有这种“雀”的本事,他们总能让进店来的顾客既来之则安之,进了宝山,不要空手出去,至于赚多赚少是另一码事了。
南昌话里的“雀博”,原指善于耍小心眼,玩弄手段的损人不利己的小坏人!大奸大恶之人,用“雀博”太轻了。故此,南昌人市井小民相骂又有一句话叫作“雀博烂肚哩!”这个“雀博”,离专家词典里的“卑鄙,龌龊”还有些距离。
方言专家把方言词汇单独进行注解,作者往往并不一定考虑到了所注解的词汇具体运用的语境,就如同电视综艺节目里,也经常邀请一些象牙塔里的方言研究专家做节目,看过几期,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如此一来,方言词汇研究,脱离群众的生活环境,而变成了纯粹“炫技”“炫酷”的一种噱头,我觉得这种单纯为注释方言词汇而存在的方言研究,意义不大。后人以此为标准进行想象还原今人的民间说话,都会半懂不懂。
不过搞方言研究,当然首先要向帖子里的语言专家学习,能够对方言词汇追根溯源,但还必须接地气,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现实会话,能够理解同一个方言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
曾经有一回,我在一户农家参加婚宴酒席,一桌的农民兄弟,乡里乡亲,大家都是开怀畅饮,放肆地说笑,并不需装扮成交际舞台上的矜持绅士,更不必穿燕尾服听交响乐般的一本正经的坐着。忽然,传菜生端上一盘脚鱼来,一只脚鱼壳覆盖在盘子上。满桌人都忽然变得礼让谦逊起来,嘻嘻哈哈的让别人先动筷子,尤其是让别人去啃那一只脚鱼壳。其实,脚鱼壳只要一根筷子,找准“穴位”用筷子插将进去,立马就可以把脚鱼壳四马分尸,这时候再分块夹起脚鱼壳来慢悠悠的啃,吃相就比较雅观了。可这对脚鱼壳使用点穴功,乡里农人哪里晓得,性格开朗的农人在满桌人的哄闹声中,也就半推半就的双手抓过脚鱼壳,装开大嘴啃起裙边来了……
这里哄堂大笑,热闹异常,偏偏摄像师也来的正是时候,把个镜头对着啃脚鱼壳的壮汉一顿狂拍,拍也就罢了,还打开屏幕,当场回放给这一桌人看,把个啃脚鱼壳的壮汉弄得十分窘迫,尴尬之中,蹦出来一句“咯只师傅好雀博”——此言一出,把个满座人等笑得前俯后仰,笑出了眼泪。啃脚鱼壳的壮汉笑了,摄像师也笑了!
这无伤大雅的恶作剧给啃脚鱼壳壮汉带来的尴尬,在这“雀博”二字中瞬间烟消云散,反而将宴席上热闹欢喜的气氛弥散开去,感染了全场的客人,能说这个摄像师“卑鄙、龌龊”吗?这种语境下的“雀博“二字,只是一种或戏或谑的调侃。
要研究南昌方言,要做南昌方言的综艺电视节目,还是要深入市井闾巷中,去风露日晒中体验生活,去收集八九十岁的老南昌人的日常对话,甚至是干仗相骂。其实,兰陵笑笑生、冯梦龙之流,到真是语言大师,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