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厨余垃圾处置再添)

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垃圾分类及循环再利用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谓势在必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也成为关键一环。

2月18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双树村的昆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一种“特别”的厨余垃圾处置办法――巧用昆虫黑水虻生物特性,把厨余垃圾“吃掉”。在这个黑水虻繁育基地中,上千万条黑水虻“军团”负责将每天收集的厨余垃圾吃得干干净净。

黑水虻项目的落地,为互助县有机废弃物处置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厨余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厨余垃圾处置再添)(1)

技术员介绍黑水虻相关情况。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翠茹 摄

小虫子是“大胃王”

2019年,昆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引进了厨余垃圾处理的“神器”――黑水虻落地互助县,通过生物转化技术的方式高效处理厨余垃圾,也由此建立了青海首个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厨余垃圾处理的新模式。借力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互助县在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以及厨余垃圾终端处理,大步迈进新征程。

黑水虻,又叫亮斑扁角水虻,幼虫长约两厘米,作为腐生性水虻科昆虫,这种体形看似幼小的虫子,却拥有十分强劲的消化能力,主要采食厨余垃圾、屠宰废弃物、过期食品等等,产出来的是昆虫蛋白饲料和有机肥,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环保企业的青睐。

2月18日,在昆杰环保餐厨厨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中心,记者亲眼看到,层层叠叠的养殖架上,经过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被黑水虻一点点蚕食的有趣一幕。据技术员李丙超介绍,数千万条黑水虻幼虫一天可吃数吨厨余垃圾。该中心目前日处置厨余垃圾达1吨,预计今年七月份所有工程完工后,可承接互助县所有厨余垃圾的处置。

据悉,黑水虻能够取食并参与有机废弃物处理的阶段主要是幼虫阶段,黑水虻幼虫不仅能处置有机废弃物,还产出经济副产品――虫粪可直接当做有机肥使用,收获的幼虫可加工成动物饲料的蛋白源,因此黑水虻幼虫又被称为“凤凰虫”。用餐厨垃圾饲养黑水虻,产出的下游产品再反哺农业生产,可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发展链条。目前,养殖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已在多个省市进行推广。

专利技术赋能垃圾处置

当前,实现厨余垃圾单独处理,是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设黑水虻养殖基地探索规模化处理厨余垃圾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上,昆杰环保科技把“循环”和“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关键词。

这样的理念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2020年,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曲家鹏正是怀着这个理念参与到这个项目。

“黑水虻可是‘宝贝’,是农村农业部推荐处理畜禽粪污的推广技术之一,更是国际粮农组织力推的昆虫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之一。”

“黑水虻幼虫排出的粪便可做有机肥料,黑水虻躯体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脂肪、灰分、钙质、磷等物质,这都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

说起黑水虻的好处,曲家鹏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黑水虻产业的的发展,对于生态要求特殊的青海来说具有长远价值,意义深远。”

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曲家鹏从黑水虻的生活习性入手,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其中,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件。

曲家鹏告诉记者,在省内首个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示范基地,兼具“两低两高”优势,即投入低、能耗低、处理效率高、处理后产品经济价值高。根据一年多来的科学验证,黑水虻对除了厨余垃圾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和产出效益外,对牛羊废、薯渣等高原独有的废弃物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产生幼虫的品质和个头都较平原地区大,这都显示黑水虻在高原养殖的优越性和适应性,下一步将在这个方面加强研究,不断为拓展原料来源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验证和科学方案。

现如今,昆杰环保科技正逐步加大科研投入,借力曲家鹏研发团队的科研成果,实现黑水虻的快速繁育与有机垃圾的高效处理,7、8天内就可以将相应比例的厨余垃圾、农副产品下脚料等废弃生物质转化为昆虫蛋白和生物有机肥,转化同时没有废渣、废液等排出,最终实现有机垃圾“零填埋”。

培育生态产业发展走出新路径

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2021年,青海省科技战线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全年验收完成各类科技项目223项,新增产值13.39亿元。登记科技成果和技术合同交易额均较上年增长30%以上,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引导企业和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加快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王荔华说。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王荔华表示,“与传统的焚烧、填埋、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等处理方法相比,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厨余垃圾具有前期建设投入低、处理流程简单、处理过程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为青海特殊自然气候条件下开展厨余垃圾处理提供了新路径。”

目前,厨余垃圾黑水虻生物技术集约化规模化处理初步取得的效果,无疑令人对这项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这项引进东部地区先进技术成果在青海转化后形成的高原“黑科技”将进一步加强高原适应性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尽快从实验室推向产业化。

而在政策层面,省科技厅将结合“科技政策落实年”相关要求,坚持科技工作“四个面向”,聚焦高原和资源两个重点,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方位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我省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黑水虻项目落地和发展,背后离不开省科技厅和互助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当下,企业满腔热血,助力高原无废城市的打造,为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行动目标提供样板模式和示范。”李文杰也说。(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翠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