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的现实意义(积极应对老龄化)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我国人口发展大趋势和老龄化规律,着眼长远,做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更好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积极老龄化的现实意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积极老龄化的现实意义(积极应对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我国人口发展大趋势和老龄化规律,着眼长远,做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更好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家住甘肃兰州的辛学理老人今年86岁,做饭、保洁等家务活都依靠虚拟养老院来完成。兰州的“虚拟养老院”由政府搭建网络平台,整合当地餐饮、医疗、家政服务等资源,通过电话预约,老人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标准化的养老服务。

2013年2月4日,来到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养老餐厅考察,他仔细询问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情况,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安享晚年。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牢记嘱托,笃行为老之事,如今,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已经能为居家老人提供150多项养老服务。

老有所养,是千家万户关切的“家事”,也是挂念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我国人口发展大趋势和老龄化规律,规划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老龄事业发展擘画蓝图。

积极应对老龄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300亿元,截至2021年底,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4万个、床位总数比2012年增长了一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滞后的短板问题正在有效解决,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全覆盖,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达到13万多个,为农村老人提供娱乐、餐饮、慢病管理等服务。

积极应对老龄化,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老了,也要健康地老去,成为老年朋友的共同心愿。为了让老人享有健康夕阳红,国家推出系列举措: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 护理”试点工作,医养结合服务被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免费服务,出台《“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等9项任务。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搭建起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长期照护等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老龄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成为共识。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老楼加装电梯、居家适老化改造,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对老年人更加友好。

如今,老年教育纳入了终身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参与为老服务、义务讲解员、乡村支教等志愿活动,融入社会,发挥余热。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年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从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增长,高龄老年人津贴、护理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保障了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编辑 孙琳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