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患抑郁症(每年5400多万国人陷)

对于抑郁症,很多朋友会有一种感觉,认为好像距离我们很远,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总能听到一些压力比较大的朋友说自己“抑郁”了,听起来又好像离自己挺近。抑郁症和我们,始终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的确在慢慢地变大,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负担,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抑郁症慢慢滋生:根据柳叶刀杂志联合世界精神病学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全球已经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单单以中国来看,每年就有超过540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防治抑郁症,迫在眉睫。

全球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患抑郁症(每年5400多万国人陷)(1)

每年5400万国人深陷抑郁症,到底是为什么?

可能一些朋友仍然觉得这个数字非常庞大,庞大到难以置信,但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机构在2020年调查得出的数据,还是存在可信度的。可能因3类原因所致。

首先,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从2019年开始,全世界就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中,而因为疫情所出现的隔离,限制出行等政策,也让一些本身精神脆弱的人,更加感觉到孤独和紧张,久而久之,抑郁的“苗头”在心底慢慢滋生,抑郁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全球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患抑郁症(每年5400多万国人陷)(2)

承受的社会压力比较大,虽然我国近几年发展很快,但社会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例如购置房产,成家立业,快节奏的工作等等,都在日复一日地给人们增添社会压力,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其他相关因素。比如先天遗传,大脑精神疾病等,也会导致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但是话说回来,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将抑郁症视为“心理疾病”觉得抑郁症只要找个心理医生辅导一下就好了,但事实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抑郁症并非“心理病”,而是“精神疾病”!

是的,在专业的医学范畴中,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因为大脑先天缺陷,遗传疾病,亦或是后天因素影响,导致大脑神经对情感以及行为的感知慢慢减弱,从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简单来说,抑郁症就相当于“剥夺”了患者大脑中“快乐”的部分,使其逐渐对生活失望,最后甚至有可能演变成自杀的地步。而关于抑郁症的根本原理,即便是现代医学也无法给出专业和准确的答案。抑郁症也不能单单依靠心理医生来解决,而是要送往专门的精神科医院检查。抑郁症这种疾病,同样也是发现得越早,治疗和干预的效果也会更好。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抑郁症相当于剥夺了患者“快乐”的情绪,但却并不是说,每天脸上挂着笑容,就完全和抑郁症绝缘。

全球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患抑郁症(每年5400多万国人陷)(3)

经常笑,也会存在抑郁症的风险?

关于这个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曾经做过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记录在案的抑郁症患者中,病情达到中重度时,反而脸上会挂着比较频繁的笑容。研究表明,笑容能够帮助人们缓解负面情绪,排解孤独和寂寞。

换句话说,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内心的“阴暗”是比较多的,正因为如此,身体和精神为了自救,会下意识地以笑容来缓解抑郁的症状。并且人的表情和心理,在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一致的,脸上挂着笑容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个阳光乐观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看似外向,温和的人,反而却在医院检查出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想要通过是否存在“笑容”,来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症,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想要尽早地察觉早期抑郁症,并及时调整治疗,需要从其他的表现入手,观察相关症状。

全球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患抑郁症(每年5400多万国人陷)(4)

早期抑郁症患者,生活中往往会有3种表现,及时察觉

首先,经常会产生“无用感”

简单来说,“无用感”就是患者自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比如认为自己对家人无用,对社会无用,不停地否定自己。经常会有类似的情感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抑郁症的原因,导致自信等积极情绪被封闭所致。如果有类似情况,还请及时警惕。

会经常觉得大脑“变笨了”

也就是感觉到自己思维迟缓,大脑空荡荡的。常温有提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会逐渐封闭自己,拒绝接受外界的一切正面信息。大脑对于信息的接受效率下降,神经反应的速度自然也会变慢。这的确是符合早期抑郁症征兆的。

不爱运动,且身体症状明显

抑郁症有一种典型的症状,叫做“运动抑制”,因为大脑活跃性降低的缘故,连带着患者的活动时间也会减少,整个人陷入一种懒散的状态,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另外,例如腰酸,背痛,健忘,失眠等常见症状,也会在早期抑郁症患者身上出现。

全球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患抑郁症(每年5400多万国人陷)(5)

不过话说回来,抑郁症毕竟是现代医学仍未搞清楚病理的疾病,早期虽然存在一些普遍的症状,但出现症状却并不一定代表得了抑郁症,仍然要前往医院进行具体的判定和检查,才能最终确认。无论如何,抑郁症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疾病,再对它多一些了解,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有备无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