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耶路撒冷是圣地(你知道为何它叫)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译名起源
耶路撒冷,其英文名“Jerusalem”音译自希伯来语,目前还没有对该名称的准确来源形成定论。有说“Jeru”意为“城市”,“Salem”意为“和平”,合在一起意为“和平之城”;耶路撒冷最初叫“耶布斯”,迦南七族之一的耶布斯人(Jebusites)曾居住生活在这个地方。
从“Jerusalem”到“耶路撒冷”是音译的可能性较大,毕竟“耶路撒冷”这四个字的组合在汉文中并无实际意思。如果需要摸清作为“圣城”的耶路撒冷进入中央王朝认知的历史脉络,比较清晰的线索可能是《圣经》传入中国的历史;
《圣经》从何时开始有中国译本,至今尚不能确定。有人认为,早在公元7世纪前半页,伴随“景教”入唐,《圣经》即被带入中国,并至少把《新约》译成中文[1]。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脱离出来的基督教教派,主张基督有神、人“二性二位”,因此被东正教视为异端邪说。
景教碑论
此后陆续又有《圣经》中译本,如1584年耶稣会士罗明坚的《天主圣教实录》、1594年利玛窦的《天主实义》等,其中虽有《圣经》经文,但不能称为正式的《圣经》中译本。另外,即使有译本,也需符合当时的古汉语,与现代白话文必定差异极大。
《天主圣教实录》-罗明坚
利玛窦(Matteo Ricci)
直到19世纪基督新教开始大范围向中国及远东传播,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圣经》中文全译本。其中最早的两个译本是马士曼(Joshua Marshman, 1768-1837)译本和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译本, 俗称“二马译本”。
马士曼(Joshua Marshman)
两个译本均对白日升译本进行了修订和发展,并进行了整本《圣经》的翻译。两人还开启了基督新教汉语话语体系的创建,如“亚伯拉罕”、“马利亚”、“摩西”、“保罗”、“所罗门”、“耶路撒冷”等等[2]。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00年前的白日升版《约翰福音》将Jerusalem译为“柔撒冷”。 后来,马士曼1811年出版的《此嘉音由[口孖]嘞所著》将Jerusalem译为“意[口路]唦啉”。至1813年,马礼逊出版的《圣若翰传福音之书》已将之译为“耶路撒冷”, 马士曼稍晚完成的《若翰传福音之书》也译为“耶路撒冷”[3]。
因此,“耶路撒冷”之译名从二马开始应该是比较靠谱的。由于马士曼曾将其译为“意[口路]唦啉”,后更改成“耶路撒冷”。由于二马的译本相似度远高于各自与白日升译本的相似度,所以一直存在马士曼译本抄袭马礼逊译本的说法。加上马士曼曾译为“意[口路]唦啉”,“耶路撒冷”为马礼逊首创的可信度更高。
不过,二马的中译本几乎同时进行,他们虽然没有见面,但是彼此都知道对方在进行这项工作,而且互相间保持着书信往来。因此,二人在翻译过程中互相借鉴的可能性也存在。
参考文献:
[1]:谭树林,《近代中国《圣经》翻译史上的“二马译本”》;
[2]: 赵晓阳,《马士曼《圣经》汉文全译本的文化意义》;
[3]: 赵晓阳, 《二马圣经译本与白日升圣经译本的关系考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