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人生中第一个自画像(没胡子的自画像)

梵高人生中第一个自画像(没胡子的自画像)(1)

《没胡子的自画像》 1889年 ——梵高送给母亲的礼物。

有一部英剧叫《神秘博士》在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讲的是梵高穿越回来现代,在法国巴黎的奥赛美术梵高展上,亲眼看见了人们对他画作的欣赏和赞美,听见了一个教授对他的画作进行了一番评论,那个教授是这么说的“表现痛苦很容易,但是用自己的痛苦和激情去表现人间的喜悦和壮丽,在这点上没有人比的上的梵高,在他之前没有,在他之后可能也不会再有,所以对我而言他在任何时代都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在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梵高泪流满面,可以说编剧特意把荣誉还给了梵高,这个场景也是感动无数的观众。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梵高在生前一生都贫困潦倒,他的巨大艺术成就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具有天才的般的艺术家怎么就不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社会主流是,线条整齐,画面细腻逼真表现贵族生活的作品,而梵高从小就不喜欢大众的风格,他喜欢画的人物是,穿着棉袄拄着拐杖的老大爷,缩在阶梯上熟睡的老妇人等等这些特别朴素的生活人物。所以他画出来的画自然就不会受到欢迎。在当时家里人都觉得梵高不太适合当画家,于是就让他去做了画商买画,可是工作的一段时间因为梵高并喜欢,那些表现宫廷和贵族生活的作品,因此得罪的客人而丢了工作。

在我第一次看到梵高的《没胡子的自画像》的时候,有些不理解,

在画面中梵高把自己想象成没有胡子的样子,脸看起来有了一点肉感,脸色红润,头发也收拾的利落整洁了,嘴角微微上扬,有一种想笑又装着严肃的感觉,就像是内心有点难受却又想装着微笑的感觉,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外衣,双肩看起来有点的不太自然,侧向了一遍像是在掩饰着什么,那他要掩饰什么了,没错你一定也猜到了,就是他那边被割掉的耳朵,这时候你一定奇怪了当时割的时候你那么从容,怎么现在却想着要去掩饰呢。

可是当知道这幅作品是梵高准备送给他母亲的时候一切疑惑都迎刃而解了,随后就有一种然热泪盈眶的感觉。

这梵高自杀前最后一幅画,原来在这副画背后还隐藏着很感人的故事,是梵高和她母亲的故事。当时的梵高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母亲了,你想啊,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而且母亲都是孩子身后的港湾,所以就在母亲生日的时候,梵高画了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送给母亲,其实我们都能理解这样的心思,就是我们好的一面,展现给父母和家人。

梵高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梵高在画中给自己去掉了胡子,好一点的脸色,展现一丝微笑,把残缺的耳朵遮掉,微微侧身,把完整的自己展现出来,给母亲一个好的印象。让她不要为自己担心。

可惜的是梵高完成了这幅画之后,却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的弟弟提奥已经结婚生子了,一直以来提奥不但一直支持梵高绘画,还给他很多资助,帮他渡过了狠多艰难时期,如今看到弟弟,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他也不愿意成为弟弟负担,所以在1890年7月28日,梵高从旅馆老板那里借来一把生锈的手枪,一如既往的到户外写生,来到麦田之后,放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画架,走到了他喜欢的金灿灿的麦田中间,突然一声枪响,一群乌鸦受到惊吓,飞到向了半空,就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离开了。

对于深爱着他的人们,他们并不愿意相信梵高是自杀,他们相信梵高是被他杀的。但是不管怎样梵高用他短暂而辉煌,悲惨的人生,给了无数人鼓励和借鉴。正如欧文斯通(梵高传的作者)说的那样,最能打动人们的不是名人身后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自我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