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话来历 威海人说话时经常会在话里带个
作者:一载无穷年
“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海滨小城威海卫,她的故事说不完。”这是著名的词曲作家谷建芬创作的《海滨小城威海卫》中的词。
谷建芬祖籍威海,虽然出生不在威海,却对威海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据说,谷建芬作这首词只在工作间歇,用了10分钟的时间。后来在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节目中做了首次表演。
这首词以儿歌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威海的美丽景象,也体现了威海游子的赤子之心。
海是威海的最显著的特征。说到威海,人们自然想到海。海是宽广的,无边无垠,浩瀚无际;海是慷慨的,一年四季有无限的馈赠等着人类去索取;海是豪迈的,一卷千层浪,一浪百丈高。
在与海的朝夕相处中,在牧海耕渔的生产实践中,威海人民练就了搏击风浪的勇气,造就了“闯海人”的“硬汉子”个性,养成了同舟共济、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人文品格。海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而叶茂,影响着威海人民的方方面面。这些文化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固化到了语言中,成为了威海人耳熟能详的口头语、俗话,代代传了下来。
如,威海人对海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深刻感受到了海的的博大深邃,因此,常用“天没有边儿,海没有底儿”教育人们要像海那样永不自满,不断进取。
看到东西多了,威海人会自然联想到海,会说“海了”,那就是多得不得了。比如,威海人形容某人酒量大,就说“这个人的酒量海了”。形象一个人富裕,就说这个人有“海了”钱了。至于“海了”是多少,那就靠想象了。
威海人骨子里有敬物的文化,看到不珍惜东西,就会说“这东西不是海上潮来的”。意思说:这个东西是辛苦得来的,应该爱惜。赶过小海的人都知道,到海边赶海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费力取得。比如,蛤是从海边沙里挖出来的;蛎子是用专门工具敲下来的。一种是捡拾。捡拾的东西有不少就是海水潮上来的。小到海鲜,比如蟹子、鱼;大到贵重物品,等等。海上潮来的的东西得来容易,自然不会太爱惜。
形容人出汗多了、浑身湿透了就,说“汗出得拉拉的”。意思是说:像刚从海里捞出来的一样。
形容人们裤子穿着短了,或挽着裤腿,就说“像赶海的一样”。
草原上的人们吓唬幼儿,会说“狼来了”;威海人则说“鱼精来了”。 孩子再大一点,恐吓词就变成了“再不听话,就扔到东海里喂鱼”。
就连吃饭用的碗如果比较大,就会说“大海碗”。觉得人说大话了,会说“夸下海口”。庄稼长得不好了,会说“长了一地虾毛”,等等。
海文化已成为威海地域文化的重要因子,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威海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后有时间,我就专门说说与海有关的俗语,比如说“鱼佮鱼,虾佮虾,王八佮个鳖亲家”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