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

导 赏 和 他 的 城 市

/ 本站,佛山 /

在上期访谈中,我们邀请了叶sir为大家讲述他的导赏故事和对广州的解读(叶嘉良:我们不可以把这里的故事笼统地告诉下一代 | 导赏员故事 ,回看上期访谈)。谈到公众如何参与文化保育的行列时,叶sir认为最重要的,“是有心,所谓有心,对于文保界来说就是扫街、影相”。而本期我们邀请到的BOOK導賞合作导赏员——佛山“粤赏计划”发起人阮嘉民,在早年就是一名城市记录者。这些年来,他为佛山留下了2000 张照片。在下文中,我们也会看到不少在阿民镜头下记录的古建筑、传统非遗等充满佛山味道的瞬间。

阿民的故事和電車、叶sir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大家同样都是从关注旧城改造开始,也从兼职的状态慢慢变成全职投入,导赏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轨迹;他们都认为导赏和旅游有相似的地方,不排斥旅游的优势,但希望更多是文化特性的导赏也能在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想将导赏往“更专业和商业的方向”发展。

阿民他同时还是一个创新者。在他的导赏中,“体验”二字是他在设计导赏路线时特别注意的一环。他会根据考虑参加者特性来设计相应的环节;除了讲解,还有一些游戏互动穿插在过程中。他还有很多把导赏推广出去的想法:拍摄vlog视频、直播、线下分享会、和更多专业学者合作等等。他觉得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更多人了解导赏的魅力,让感兴趣的人发现导赏的存在。他也寄望于未来的广佛同城的文化保育行动:“大家的文化(根源)都是岭南文化,希望在文化保育方面,大家可以一起走。”

在阿民的讲述中,我们也能从他的导赏经历看见佛山旧城的影子,了解属于这座城独特的部分。阿民觉得自己没有很多“惊天动地”的经历,有的只是他作为一个佛山人为这座城市做的小小努力。虽然导赏不是一个马上能挣钱的行业,但阿民愿意成为继续走下去的那个人。

导赏员:阮嘉民(阿民)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

阮嘉民,岭南文化爱好者,「畀畀街事」城市导赏联合发起人,社群「发现大佛山」核心成员,「粤赏计划」工作室创始人。佛山老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原居民,自祖辈开始在佛山定居,从小喜欢穿街过巷,因此与佛山结下不解之缘。一腔对本土的热忱,多次组织佛山传统文化导赏活动;善于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及历史文化资料,为大家讲述佛山老城区的建筑及文史。从活动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知识,及思考本土文化的巩固及传播。

01导赏和我的故事- 从摄影到导赏,由记录到梳理 -

我的祖籍是江门新会,但是我在佛山长大。我出生、成长是在现在岭南天地所在的老城区,我爸爸是做历史相关的工作者,他经常会带我去逛老街。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也让我对佛山的情怀融入在街区里,有一些感情基础。

我专注导赏其实是这几年的事情。当初,我是从扫街开始的,拿着相机四处去拍照。足迹主要集中在佛山老城区——从我的童年记忆开始,然后拍完就把照片放上去佛山本土的论坛:天天新、C2000,很多摄影朋友也因此结缘。当时是2005-2007年,对于“导赏”还是很“小白”的状态。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

阿民在2008年拍下的花王庙修缮前外貌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4)

阿民在2016年拍下的花王庙,周边建筑已被拆除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5)

阿民在2020年拍下的花王庙修缮中的外貌

2008年的时候恰逢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我意识到自己生长的老街可能会消失,更是加快了拍照记录的速度。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等它拆了的几年以后,大概是2010年,在工作之余查询后才发现,这里的建筑、街道原来曾经有这么多的故事。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6)

阿民在2008年拍摄的祖庙拆迁片区,现在这里是瞩目的岭南新天地

另一方面,2009年的时候,我开始接手管理一个关于扫街和户外文旅活动的社群平台——“发现大佛山”,开始筹办佛山周边扫街、扫村的公益活动,比如寻找佛山最美骑楼等等,从中认识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在扫街的过程中,我还会做一些口述讲解/导览的工作,比如去到一条街,这个街名很奇怪——为什么叫惺台公呢?我就去查阅关于这些老街的资料,然后告诉大家,因为这里之前有个“惺台霍公祠”,之后就约定俗成地把祠堂名称引用到街名。也是从这个祠堂开始查询到相关家族的故事,以及由它引出的整个佛山传统手工行业的发展过程。

通过查阅方志、书籍,整理照片、资料,把这些人文的故事慢慢梳理,一路这样过来,为后来的导赏做了一些铺垫。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7)

2017-2018年,佛山市图书馆“佛山阅读联盟·佛山记忆主题读书会”合照

到了2017年,在机缘巧合下,佛山市图书馆找到本人,需要我协助完成一系列佛山本土城市记忆的线下活动。在此之后,我开始想,是不是我也可以尝试佛山老城的文化导赏或者社区导赏。从那时候开始,我正式将之前的扫街路线变成系列的导赏产品,一路发展到现在。

- 导赏给我带来的 -

成为导赏员后也为我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

在成为全职导赏员之前,我一直从事基层的工作,晋升空间不大。所以我在5年前离开了原来的单位,选择一份忠于自己的兴趣、从10几年前就沉淀下来的工作作为自己未来的事业。诚然,导赏这份职业,还不能为我带来很多金钱和物质,甚至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倒贴,但是我觉得趁年轻、压力不是太大的时候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在我老了之后应该不会有遗憾吧。全职从事导赏事业后,我也逼着自己去做很多之前没做过的事情,也是导赏给曾经内向的我带来的其中一个转变。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8)

清代丝织业大户任氏祠堂藏身在老城区的肉菜市场中,阿民正在导赏任氏过去的辉煌

在这过程中,困难总是有的。除了资金不充裕外,在和合作方洽谈的时候,很多人经常会问我:“导赏员不就是导游吗?”因此我需要不断解释,和对方对接、融化、灌输导赏的概念;同时由于导赏行业未被权威认可,在图书馆、博物馆收集史料的时候需要门槛和比较复杂的流程。除此之外,还有身边人的不理解。家人和朋友觉得我在做的事情是“公益的”、“不赚钱”,所以“很傻”;还有人说可以介绍一些项目给我,包赚钱的……虽然导赏事业乃至文化行业,都不是一个马上能挣钱的行业,但是我仍然选择坚持。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业从0到1,再到兴盛,谁能做到出头那天其实都是看谁能做下去,而半途而废的人肯定是会不成功。这个也是坚持的信念一直在激励我,希望能让有心在导赏事业耕耘的人身上去实现。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9)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0)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1)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2)

阿民在导赏过程中的剪影

更多的收获还是导赏活动带给我的满足感和快乐。

上一年的春节前,我带两位来自外省的朋友来到佛山挥春街体验年尾的年味。其中手写挥春是这条老街的特色。参加者告诉我,在他们老家东北地区就没有这样专门写挥春的一条街,觉得这里很新颖很有意思。街道两旁还有民国时期建筑,和一些售卖牛杂小吃的食肆。“从视觉、味觉、嗅觉感受老城区的故事和味道感觉很好。”——这些来自参加者的反馈是激励我在导赏事业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3)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4)

佛山挥春街

在燎原路的舍人街片区导赏中,我从街坊口中得知这个片区曾经有一座“舍人庙”,但是它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被拆除了,关于这座庙的影像也没有。在一次导赏过程中,我和导赏参加者介绍了这座庙后,无意中经过附近的一个转弯位,发现路边有一根石柱,上面阴刻着:嘉庆六年岁次卒酉仲冬吉旦。之前我也看到过这条石柱,但是我没有把它和舍人庙联系起来。但其中一个参加者比较细心,他问我这个石料是不是70年代留存下来的遗产,我当时茅塞顿开。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5)

经过考究和推测,这条石柱可能是附近“舍人庙”拆除后剩下的石料,现在被周边居民用作石凳乘凉休息

这条位于转弯位的石柱后来就变成导赏过程中的其中一个讲解点——一个怀疑是被拆几十年的舍人庙的残件。除了这根石柱以外,我们后来还在另外角落发现两条岭南建筑称为“虾弓梁”的石料。

现在我每次导赏这个片区,都会和参加者说:“大家可以四处看看,思维扩散思考一下这些会不会是舍人庙遗留下来的残件。可能是因为石柱太重,所以偷也偷不走,拿也拿不走,就被留下来了。”后来也发生过几次由于参加者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发现一些之前没发现过的新事物。我很佩服他们,同时也觉得能发现这些散落在身边很细微的东西,无论有没有收益,自己都觉得很开心。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6)

舍人庙未拆时的大概位置(转自c2000论坛)

有时候还会从导赏收获意外的体验。一次,我带参加者去看一条路上的三个不同时期路牌,刚介绍完,抬头一看,发现最值钱、时代最久远的民国街牌不见了,我当时觉得挺愕然,后来猜想可以能是被一些“识牌之士”拿走了。

当然,我们在这里呼吁大家不要在这些旧街牌还在使用的时候拿走并且据为己有,同时也希望唤起大家对身边这些历史物件的关注和钻研。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7)

最上方的民国街牌现在已经遗失

02我读导赏- 我是如何设计导赏产品的?-

我和导赏同行一直在纠结,究竟导赏更偏向旅游产品还是文化产品。导赏和旅游也有一些结合,比如为了方便引路,我在导赏的时候也会举着一支旗带领参加者。但我觉得导赏整体更偏属于文化产品的一种。

比如,在社区导赏时,我会把当地的居民和参加者共同关注到社区营造上。在带参加者去一个旧的街区前,我会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商铺老板、原居民等人聊天,建议他们把一些破败的门面收拾好;在导赏的时候,我就会带参加者去这些地方体验和交流,过程中灌输社区更新的概念——这些片区虽然很旧很破败,但是还是有新的希望发生。

我也会在导赏过程中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去到街巷让参加者去找街牌,不同颜色,不同号码,有的上面还是繁体字,有的拼音还是用旧式的韦氏拼音,然后让他们去找这些街牌,拍下来,再集中一个时间去展示;经过我的引导,他们就会有——“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叹,也会比我直接告诉他们印象深刻。这也就和一般常态的旅游产品有不一样的感觉。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8)

阿民在任映坊进行亲子导赏

从去年开始,我和我拍档设计导赏产品,就很注重“体验”,特别是满足广东人的“食欲”体验。比如燎原路的一个老字号——辉记糖水,参加者可以一边吃糖水一边听我讲这条街的故事。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19)

辉记甜品店

这是很多参加者比较喜欢的一种体验方式。走完这条老街,坐下来一边吃一边听我分享这间老铺的历史:一间祖铺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单车房发展成一个大型店铺。参加者从这些发迹史中可以了解到我们佛山人务实、肯干的精神,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把佛山的文化特色展现给他们。

所以我觉得导赏和旅游其中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互动体验性的区别。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0)

辉记甜品店出品:莲子百合雪耳糖水

- 导赏的公共价值?-

因为导赏也拥有旅游的特性,所以我起初认为导赏的价值没有提升到很高的层面,主要是觉得自己所输出的东西能被大家接受、喜欢和认同,我就坚持去做。此外我带参加者去看的地方又是一般旅行团不会去的,输出的内容很多是老街坊的口述史、档案资料文史等等,有些东西是百度不了。你问我价值是什么,我觉得是使你觉得与众不同,呈现出一般旅行团不同的价值。

后来再思考,我觉得导赏的公众价值是把佛山的文化普及给大众。很多人都知道佛山是历史名城,但名城体现在哪些地方?还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故事、古建筑、有趣的传说未被发现和传播。导赏员可以把它们梳理出来然后告诉给其他人。十几年来,新建筑不断涌现,但是像解放前的青砖屋快没有了,我想趁它们还在的时候,把精髓记录下来,向外界宣扬。这也是做文化导赏的初衷——把具有稀缺性事物记录下来。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1)

镬耳式封火山墙

从社区街道层面来说,导赏也是一个很好地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重新建立起来的方式。这一年来,我和一些社区居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的领导不时会让我为他们的社区举办文化导赏活动。很多新佛山人或者外来务工,他们及其子女对这个城市不是很熟悉,日常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也不认识身边的邻里。我们希望通过导赏,可以让他们走出家门、相互认识、建立邻里关系,也去重新认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2)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3)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4)

阿民为社区居委、物管企业举办亲子导赏活动

对于参加者来说,通过一些导赏过程中设计的环节,像之前说的找门牌、特别形态的植物、找繁体字的标识等等,让参加者带着一种疑问和发现的心态去走近这些街区。在当下只需刷朋友圈、刷抖音、几乎不用思考就能获取知识这样一个浮躁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很有意义的——透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新的探索和发现。

- 对导赏行业的看法 -

我觉得其实有很多真正对导赏感兴趣的人,但他们还不知道我们发布的渠道,或者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他是有兴趣的,这主要和我们呈现方式有关。

比如有些外国人,他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佛山变迁的故事,但他们在公众号或者短视频平台上无法得到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宣传平台上突破,让更多想了解导赏的人知道我们。另外我也希望能与更多人合作,使导赏变成一个更加多元的产品,呈现出不一样的形式,比如疫情期间可以让导赏以直播、短视频、vlog等形式呈现,还可以在域外的推特、脸书等平台,将目标客户引流到产品上面,让他们知道导赏是什么,亮点是什么。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5)

带领AIESEC中大“探索中国”项目进行岭南天地导赏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6)

为 Chinalocaltrip平台导赏岭南天地

导赏还可以往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将部分路线设计成游学或者研学的产品。比如有一些大学生、平面设计师、建筑师来佛山这边想了解岭南建筑,除了带他们了解一些骑楼、镬耳屋、青砖、蚝壳屋等建筑的元素之外,还可以邀请一些相关研究范畴的学者、建筑师和他们进行交流,使参加者比较容易获得一些关于岭南建筑的干货,从而提升整个导赏线路的品味与价格。这些内容不只是我可以完成,未来我也希望能和更多文化人、学者一起策划相关的导赏产品。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7)

阿民为佛科院岭南非遗研习社策划活动

另外,我希望导赏员身份能够得到认证和提升。我觉得应该成立一个导赏文化协会的社会组织,设置考核认证机制,给通过考核的导赏员颁发资格证书,使整个行业往专业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分两部分,一种是公益性质,希望导赏理念能更广泛地走进社区,面向社区;另一种是商业性质,面向精准群体开展的业务。这些有偿服务是保证我们导赏员能生存下来的方式之一。像古村落开发,乡村建设等等,都可以和文化导赏融合,成为更多的特色产品。

03佛山是一座拥有什么样气质的城市?- 佛山有哪些关键词?-

关键词我觉得是“内敛”,内敛的意思是一个人很有钱、一座城很有底蕴,但是它大隐隐于市,隐藏在我们的城市角落内,需要大家去发掘。就像我们的一些线路,比如老佛山,新天地,都能在里面体现佛山的内涵。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8)

佛山岭南天地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29)

深藏于老街巷之中的鸿胜祖馆,是佛山为武术之乡的见证

- 外地人来到佛山,推荐什么线路?-

对于来佛山的外地人想要参加导赏,我会先了解他的基本情况,是亲子还是情侣,青年还是中老年。如果是亲子,我会带他们去一些比较活泼有趣的地方,把里面一些历史讲解部分弱化,但是会把互动的环节突出;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会问他们喜欢时尚还是古老的地方;对于老年人,他们对佛山也有不少见解。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推荐同一条线路,或者同一线路会因应不同的人做出不同方面的考量。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0)

阿民在讲解叠滘龙船,叠滘龙船因为特色“漂移”竞技成为近年端午节龙舟比赛关注的热点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会推荐他(她)燎原片区的线路。我和我搭档提炼的这条线路是佛山很多名人望族曾经居住的地方,还有古今手工业很多表现能在这条路线感受到,比如丝织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在清朝的时候靠纺织业发家的家族营建的两个大庄园;几十年前的一个关于纺织业的工厂,虽然工厂已经“腾笼换鸟”,但是和它有关的建筑还在,比如工厂宿舍、办公室、幼儿园、老人院等等,可以给大家去感受当时市区里建工厂的情景;旁边有个传统的肉菜市场,可以去体验烟火气息。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1)

燎原路导赏线路部分途经点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2)

燎原路导赏线路部分途经点

市场旁边有一座我刚刚提到的“舍人庙”和一些散落的石料,参加者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历史气息。市场里面还有大庄园主人的祠堂,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上面的木雕还保留得很漂亮,可以带大家去看一下木雕、镬耳屋,还有那里的街名、石板路也有很多故事能给年轻的朋友细细道来。

最后还可以安排大家去一家百年老宅镬耳屋坐一下。那里现在被活化成一家花艺工作室,很多年轻人喜欢进去打卡,既可以零距离接触古宅,又能体验文艺气息。整条导赏线路大概花费3个半钟,我觉得这条路线的元素很丰富,年轻人应该会喜欢。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3)

百年老宅变身花艺工作室

- 还想做关于佛山什么类型的导赏?-

未来我还想做一些室内的分享会,比如围绕佛山的园林——梁园、佛山的民俗等等,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另外一种形式展示。讲座这种形式去年年底尝试过几次,都有不错的反响。

除了园林、民俗,还有关于佛山武术方面的讲座——一提佛山几乎都会说到李小龙、黄飞鸿、叶问,但怎么把他们串联起来?很多人是通过电影了解他们的故事,但电影是经过加工的艺术,怎么把他们真实的故事还原到佛山武术史上?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还有佛山的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宫灯扎作、狮头扎作、舞狮、剪纸、木版年画等等,大众对它还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认识上,我们希望以后能和这些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一起去打造关于他们的导赏线路:第一部分,参加者参加关于传承人所在街区的导赏;第二部分,参加者简单体验非遗手工制作。整体设计还是往“导赏 体验”的方向再深化。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4)

佛山秋色巡游

- 城市导赏对佛山有什么价值?-

从我个人而言还是用小的力量去影响这座城市。我用手机和相机不停地将这座城市的老屋构件、窗花、灰塑等细节记录下来,对这座城市我已经保留了有价值的东西。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5)

清代本地名士梁九章为珍藏名家书法摹刻书帖,在佛山正埠码头附近一带营造自己的空间。梁九章和一班朋友认为梅花的品性和疏影横斜的芳姿格外动人,因此以其自喻,并择其“寒香”,于是将图中建筑取名为“寒香馆”。

站在导赏员角度,多年的经验让我能够感受到其实参加者在参加导赏后,对于佛山的归属感、认同感也在上升,他们在听了导赏后会对这座城市有感觉。我们不希望佛山是一座冷冰冰的城市,而是一个有人文气息,有人情味,好“嘈”、好热闹的地方。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6)

街头的缝补小店,透着老·城·气(拍摄:张展涛)

站在参加者的角度,他们可以带着一种发现和探索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生活不只是每天两点一线,还可以是带着“导赏”的眼光去观察,发现一些某个时期很有趣的东西。带着这样的眼光回到生活、工作中,也是不错的实践。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7)

集贤坊古民居群

“导赏”带给参加者的不是潮流、快消,而是关注一些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内容,让人尝试把心沉淀下来。其实这个也和佛山的“佛”有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佛系”,任何时刻不要冲动不要忘本,去真正诠释佛山的理念。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8)

“佛山”的得名还与“三尊佛”有关(拍摄:张展涛)

另外我也希望佛山的历史人文肌理可以和省城广州有更多的融合发展。岭南文化一脉相承。“广佛同城”已经说了10年有多,希望在文化保育方面,大家未来也可以一起发展。

如何做个真正的外交官(生活不只两点一线)(39)

你还想听到哪个城市哪个导赏员的故事?

你所生活的地方有什么有趣的人和事?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口述:阮嘉民

采访:tina

文字整理:tina

图:阮嘉民、张展涛

编辑:tin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