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三不朽。”

在我国历史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寥寥无几,而明代大儒王阳明便是其中之一。

黄宗羲赞他:“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王士祯赞他:“为明代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曾国藩赞他:“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更是语出惊人:“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之所以能有如此地位,离不开他的文治武功,但更得益于他的哲学思想——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其弟子整理的《王阳明全集》问世以后,更受到无数学人的一致赞誉。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1)

王阳明|线装书局

在《王阳明全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才自家著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情绪越是中正平和,福气也就越深。只有学会控制情绪,才能以平和之心笑对世间纷扰。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2)

哀时不语

公元1505年,正德皇帝继位,此时的王阳明正在兵部担任主事一职。

王阳明见正德皇帝整日里不务正业,竟与刘瑾等宦官混在一起。

出于大义,他主动上书弹劾刘瑾、规谏皇帝,结果被“赏了”四十大板,贬去贵州龙场驿当一名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是地处边陲的不毛之地。

刚到龙场的王阳明既无房也无粮,只能居住于山洞中,每日采野菜充饥。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境遇下,他没有一句抱怨,反而鼓励自己说:“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自始至终,王阳明都在用自己最坚强的一面应对苦难。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3)

没有吃的,他就开荒播种,自给自足;

没有房屋,他就砍树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窝”,搭建的窝棚取名“何陋轩”

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地研习学问。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盘腿而坐,冥想悟学,最终悟道得成。

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写道:“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怨天尤人,于事无补。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也许,心里有苦,嘴上不说,才是真正的成熟。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4)

喜时不骄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声望也上了一个台阶。

虽身处蛮荒之地,但慕名而来的读书人着实不少,王阳明也收了几位徒弟。

其中有一人叫做孟源。

孟源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小有成绩便得意忘形。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5)

有一次,孟源“得意忘形”的老毛病又犯了,王阳明就对他说:“‘得意忘形’的毛病就像是你心中的一棵大树,把你心中的养料都吸收去了,然后你的心灵世界也就变成了一片荒芜。”

听了王阳明的话,另一位弟子薛侃连忙问道:“是啊,闻誉而喜,闻毁忧郁,就是得意忘形的毛病在作祟。但这该怎么克服呢?”

王阳明答:“人之恶行,皆由胜心出。谦虚之功与胜心正相反,处事谦下,待人谦恭,便是良行。”

心学重在内修,这骄傲的性格便是“心贼”,要想去除“心贼”,唯有秉持一颗“谦”心。

真正聪明的人,拥有藏锋的智慧,不炫于成绩,不骄于荣耀。

得志不喜,遭谤不忧,谦虚其心,宏大其量,如此方是真修行。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6)

怒时不争

在龙场讲学多年,王阳明终于迎来了人生转机——大宦官刘瑾倒台了。

曾经弹劾过刘瑾的官员,纷纷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王阳明先是被任命为庐陵知县,接着官位一路高升,竟当上了三品大员,奉命巡抚江西地界。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发动叛乱。

但这场震惊朝野的叛乱,仅仅持续了43天就被王阳明平定了。

王阳明平定了宁王之乱,可是立了一件奇功,但与此同时,也招来了朝中小人的嫉妒。

这些人不光在政治上弹劾他,还驳斥心学为“异端邪说”。

这件事若放在旁人身上,必定会站出来为自己争辩一二,但王阳明知道,若在此时与人争执,必定会落人口实。

所以,他选择了默然不争。

王阳明继续平心静气地讲学,丝毫未将他人的诽谤放在心上。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7)

不与人争,久而久之,心中的怒气自会消散,而你也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虽然此次平叛之功没有得到实质性封赏,但等到嘉靖帝继位后,王阳明还是得以加官进爵,他的“阳明心学”也成了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

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不争最高。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难逃一个“争”字。但有时,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生活不是战场,与人有分歧时,无需用怒火来消弭争端。

用理智驾驭情感,以平和消灭怨气,如此便能于世事纷扰中,寻得一处宁静之地。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8)

倦时精一

《五灯会元》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源禅师去拜访慧海禅师,请教参禅用功之法。

他问慧海禅师说:“禅师,您也要用功参禅吗?”

慧海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禅师又问:“怎样用功呢?”

慧海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道:“用功不应该是冥思苦想吗?”

慧海禅师说:“如此反而不成。”

有源禅师又问:“为何不成?”

慧海禅师说:“一般人有种种思量,有千般妄想,如此便会心生倦怠。而我悠然,始终乐此不疲。”

后来,当王阳明看到这个故事时,从中得悟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世事负累,终有所倦。

但只要我们的内心不因纷扰而离散,始终保持专注如一,终会有一番成就,所以当王阳明的弟子问他:“有事固忙,无事也忙,何也”时,王阳明这样回答:

“天地气机,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他怕弟子无法理解,还特地举例说明:“有些人,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是忙乱不安定的,只因他这颗心常为世事分心,所以收摄不住。”

凡人做一事,事无巨细,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方有所成。

晚年的王阳明,早已厌倦了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他主动辞官回乡,在家乡讲授心学。

生活万般忙碌,人心为世事所倦,而真正会忙碌的人是那些懂得专注的人。

王阳明的一生,是专注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将“圣贤之学”摆在首要位置。

因为他知道,专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远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王阳明不要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一个人情绪越稳)(9)

一个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为自己的情绪负累。

情绪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人生也离不开情绪。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心有情绪,而又能够控制情绪的人。

情绪决定心态,心态影响生活。

平和心境,妥善安放情绪,如此,你的目光所及,也皆是温情。

就像王阳明最著名的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王阳明一般,不困于情,不乱于心,心地光明,情绪平和。

作者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