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小园七绝(重阳无限青山行已尽)

秋日小园七绝(重阳无限青山行已尽)(1)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每当秋风掠过,

落叶娑娑作响的撩人时节,

这千百年来一直萦绕

离家游子心头的诗句,

恐怕就无比应景地自动浮现出来。

从古至今,人无论漂泊至何处,

对家的牵挂,对亲人的思念,

始终如一。

天地黄花分外香,

在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好时光里,

重阳无声无息地悄悄靠近了。

重阳,自古是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屈原的《天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是否说明重阳节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了呢?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集聚九重阳气进入帝宫,探访旬始星(太白星)、参观清都天庭,“重阳”指的是九重阳气,即“天”,而非节日。

传为西汉刘歆所作的《西京杂记》中曾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将戚夫人折磨致死,戚夫人有个侍女叫贾佩兰,逃离宫廷,嫁给老百姓为妻,据她说在宫里时“九月九日……令人长寿”,因此有人认为西汉初期皇宫内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进而推测重阳节在西汉时已经形成。但实际上,《西京杂记》是晋人葛洪辑录的,刘歆实为假托的“作者”,因此这条记载不足以说明重阳节在汉代的情况。

确信的记载出现于东汉《艺文类聚》:“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说明九月九日在东汉是一个节日;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也称“九月饮菊花酒”为“汉俗”;此外唐人虞世南《北堂书钞》曾记载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秋,朝廷以九月九日赐公卿近臣饮宴”,说明东汉九月九日有宴饮之俗,这正是后世重阳节的节俗。综合而言,重阳节最晚在东汉时已经形成。

重阳节为何出现,很多人认为与《易经》有关,在此书中,“九”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再加上“九”有“久”的谐音,重阳代表着长长久久,是值得庆祝的好日子。这一说法见于曹丕的《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但根据重阳节出现的时间来看,这应该是节日发展过程中人们所赋予的解释与期许,而并非最初形成的原因。

重阳节出现于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最可能的原因应与农事相关。一般来说,农历九月,农事已经到达尾声,丰年庆典与祭祀活动开始进行。《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五种兵器)、獀马(獀即为搜,选择之意)。”由于兼有祭祀和庆典的意义,也不乏宴饮等娱乐活动,因此,九月祭祀、田猎的习俗逐渐发展为重阳节是有可能的。

有学者认为重阳节的形成还与火神有关,这一观点的理论来源与星象有关,农历九月,代表火神的恒星“大火”会隐退,远古先民将之看作天气变冷的预兆。远古时代,先民的御寒能力十分薄弱,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失去生命,所以人们会在九月举办各种仪式祭拜火神,以求护佑。这一情形与重阳节“求长生、消灾避难”的习俗相符。

重阳节的风俗在南朝梁吴均所作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中有所体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相传东汉时的豫州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他跟着著名的方士费长房游学多年。某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会有灾祸,赶紧组织家人离开,让他们在手臂上佩戴茱萸,然后登高饮菊花酒,这样才能消灾。”桓景听了费长房的话,全家出门登山,夕阳西下时,他们回来,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费长房说:“没事了,它们代替你们死掉了。”)

故事固然不可信,但重阳节俗却是真实存在的。

秋日小园七绝(重阳无限青山行已尽)(2)

登高,人间清秋去辞青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丹桂飘香,正是郊游登高的好季节。根据上文,重阳最初的登高活动,目的在于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才演变为娱乐活动。

史传东晋谢灵运为了登高还发明过登山木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是一种鞋底有可拆卸木齿的木屐,李白“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所说的“谢公屐”正是此物。

在少山的平原地区,人们也会登上亭台楼阁等建筑,凭高眺远,如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都(汴梁,今开封)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

重阳,人生长长常康健

早在西周,人们就认为“九”为“阳”数,《周易》中的阳爻为九。九月初九,九九相叠,是为重阳。九是最大的数字,也是最高的数字。不仅登的山要“高”,重阳时吃的玩的都要“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时节,开得最“高”的就是菊花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也被称为“菊月”。菊花在中国文人雅士的眼中是高洁、独立的象征,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传为千古名句,无数文人对此心有戚戚,赏菊也成了文人雅集的普遍活动。

此外,菊花可入药,是百姓心中可辟邪祛病的植物,因此在重阳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人们在头年九月采下初开的菊花和茎叶,掺入粮食中酿酒,甚至还会加入多种草药,在来年重阳时饮用,被称为“长寿酒”。

《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据说宋人叫菊花为“延寿客”,叫茱萸为“辟邪翁”。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使得这一节俗更为人们所熟知。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果实为红色椭圆形,小巧可爱,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除了佩戴,人们还会将茱萸制成酒,《辽史·礼志》记载九月九日“又研茱萸酒”,不过其用途似乎并不是用来饮用的,而是要洒到门户上以除灾害的。

《都门杂咏·论糕》

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

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仿佛所有节日都能与食物产生关联,那么重阳节有时令美食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狮蛮”。

“狮蛮”又称“重阳糕”“花糕”,是经过装饰的面食糕点,在北宋已经开始流行。《东京梦华录》记载重阳节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混杂在一起)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南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记载了狮蛮的做法:“蜜煎局(宋代提供宴会服务的机构之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供衬进酒,以应节序。”

古人很讲究,把重阳糕做成多层,小小宝塔一般高,长辈们愿子女们都能百事俱高、步步登高。

秋日小园七绝(重阳无限青山行已尽)(3)

重九,但愿年岁常长久

重阳,也叫重九。“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在古人眼中,“一”和“九”代表着一头一尾,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两个数字。虽然如今的我们总希望十全十美。但先人们却认为“十”代表“满”,月满则会亏,物极则会反,盛极则会衰。相比之下,“九”便是无限上升,不会盈满。而且“九”谐音“久”,九九即久久。于是国家把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希望借这一天,祝愿每位老人健康长寿。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从古时候起,我国就有重阳节献寿的习俗。南朝梁庾肩吾《侍宴九日诗》有“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一句,可知“重阳”向老年人献寿由来已久。即使是现在,人们在重阳佳节里,说的和听的最多的也是“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秋天丰硕、厚重、深邃。这个季节流淌着斑斕的色彩,闪耀着缤纷的光芒,是多么的意味深长,恰似人生的晚年,阅尽人间冷暖,虽已华发苍颜,但却感悟良多,始觉黄花最多情,重阳相伴慰此心。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人生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忙,经历了人生的拼搏,该是放下所有纷扰,平静心灵的时候了,且去看山,去看水,去看那深藏在岁月尘埃里的五彩年轮,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