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的真实水平(看懂日本人的内心)
人要生存,就会在自己所属的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发挥一些作用。换句话也可以说,这个人会受到“世间”对他个人的评价,他在生活的过程中也需时常在意别人的看法。
所以,如果办砸了什么事,让人知道了自己的缺点或者犯了什么罪,自己受到的评价就会下滑。自己的自尊心和名誉受到伤害时的心情,日语称为“恥ずかしい(丢脸)”。
日语中“格好がつかない(不成体统)”、“世間体が悪い(面子不好看)”、“面目がない(没脸见人)”、“面子がつぶれる(丢面子)”等用法都是表现“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下滑,觉得丢人”这样一种心情。这种时候,也可以说成是“恥をかく(丢人)”。
【例】:
彼女を食事に誘ったのに、財布を忘れて恥をかいた。
(我请女朋友出去吃饭,却忘了带钱包,出了大丑。)
日本人在生活中会非常在意周围人的视线、世人的看法,可以说对“耻”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而且也会谴责完全没有“耻”之意识和若无其事干坏事的人为“恥知らず(不知耻)”。
【例】:
お金のために友人を裏切るなんて、君はなんという恥知らずな人間だ。
(为了钱就去背叛朋友,你可真够不知耻的。)
也就是说“恥を知る(知耻)”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恥知らず(不知耻)”是关乎人格的、非常严重的一种评语。程度稍微轻一点的还有“みっともない(不像样)”、“見苦しい(寒碜)”。比如说“みっともない格好(寒碜的样子)”、“見苦しい態度(不像样的态度)”。这些词的含义中有“无论本人的心情如何,在周围人看来是不好的,给外人的印象很坏”这一层意思。
【例】
そんな汚れた服を着て、みっともないからすぐ脱ぎなさい。
(那么脏的衣服还穿在身上,丢死人了,赶紧脱下来!)
以上这个例子是日本的父母经常训斥孩子时所用的一句话。它表明的含义是:孩子穿着脏巴巴的衣服,除了父母自己觉得不像样子,更重要的是让外人看见了丢人,是在意“世人看法”的一种表现。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作《菊与刀》中总结道:日本人是基于“耻”这一价值基准采取行动的、具有“恥の文化(耻文化)”的民族。从日语里有大量关于“世間の目(世人看法)”的表达中也可以看出,她的结论是正确的。
拓展阅读
因为社会和时代的不同,日本人对“耻”的定义也不同。
对生活在平安时代中期(10世纪左右)的武士来说,为主人上战场战斗,得到论功行赏的领地来养活自己的家族,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在战场上,打马第一个冲入敌人阵前勇敢地战斗被称为“一番乗り(打头阵)”,是武士最高的荣誉。
反之,没有勇气的行为被视为武士之“耻”。特别是“後ろ傷(背后受伤)”是最为耻辱的。“背后受伤”是指在战斗中后背负伤。不是身前而是背后被敌人的刀砍伤,证明这个人曾经想逃跑而把后背朝向了敌人,就是说他在敌人面前畏缩了。在战场上背敌而逃是最为可耻的事情。
之后,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年),由于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武士原有的面貌丧失殆尽,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武士应有的面貌”。它被称为“武士道”。武士道强调:即使是没有战争,武士也应该有随时为主人舍命战斗的思想准备(“忠”的思想),不怕死和对金钱没有欲望被视为美德。失去作为武士的尊严成为最大的耻辱。从江户时代被强调的武士道的内容来看,像镰仓时代(1185-1333年)的武士那样为奖赏去战斗简直就是一种耻辱。所以说,武士道中是有着极为理想化的一面的。
在日本,武士占据权力中枢的时代长达700年,从镰仓时代开始到明治维新为止,因此“武士道”特别是“耻”的意识成为日本人心目中重要的行为原则,即使在现代也有相当强的生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