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皇冠黄袍加身 冠冕堂皇说头衣
说到中国的服饰文化,头顶上戴的帽子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上古文献中并没有“帽”字,古人一般以“头衣”“元服”统称戴在头上的饰物。
古代贵族男子的帽子一般称为“ 冠”。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好朋友,但在官场上都很不得志。汉元帝时期,王吉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说后很高兴,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多年来堆积的灰尘。这就是成语“ 弹冠相庆”的出处,这里的“冠”就是官帽。
冠,小篆
“冠”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上说:“冠,絭(juǎn)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冖(mì),从元。”冖是帽子,元是人头,寸表示手。所以,“冠”的本义是用手将帽子戴在头上。但是,冠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盖住头顶,而是有个冠圈,冠圈旁边有缨,可以在颔下打结。
冕,金文
与冠类似的头衣还有冕、弁。《说文解字》上说:“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dǎn) 纩(kuàng)。从冃(mào),免声。”冕上面的长方形板叫“ 延”,延的前沿挂着的一串串小圆玉叫“ 瑬(旈)”,纩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玉石,而紞则是用来悬纩的彩条。注意“冕”字的写法,上半部是“冃”,不是“曰”,在《说文解字》里属于“冃部”,在《康熙字典》里则归于“ 冖部”,但《现代汉语词典》将“ 冃”与“ 曰”合并为一部。冕是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有“冠冕堂皇”之说。根据礼制,周天子为十二旈,诸侯王公之旈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旈,所以古人在诗文中经常用“ 冕旈”代称帝王。如唐诗中就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旈”(王维)和“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旈”(韩愈)等。
“弁”,《说文解字》中有“
(biàn),冕也。”弁也是尊贵的头衣,有爵弁,红中带黑,无旈之冕;有皮弁,用几块白鹿皮拼接而成。冠、冕、弁形制虽略有不同,但冕、弁也可称为冠。
古代贵族男子到二十岁时要行冠礼。《礼记》上说:“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意思是十岁是幼年,需要学习;二十岁是弱年,要行冠礼,表示成年了。后来“弱冠”就成为二十岁的代称。
冠是贵族男子成年以后所必戴的,所以它成为贵族区别于平民的标志。南朝文学家鲍照在《代放歌行》中说:“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这是用“冠盖”借指达官贵人。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中,何时戴冠、如何戴冠都是很有讲究的,当冠而不冠是违反礼仪的。据《左传》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子路认为“ 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去“ 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了。
其实古人在打仗时要戴胄,胄到了秦汉以后被称为“ 兜鍪”,现代又叫“ 头盔”。辛弃疾的《南乡子》词里有“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名句。冠、冕、弁之类毕竟是贵族戴的,而古代平民则是留全发,发上罩头巾,称为“帻”(zé)。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说:“ 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发有巾曰帻。”类似的头衣还有陌头、帕头、幞(pú)头、绡头等。幞头本是一幅头巾,在裹头时两个巾脚向前包住发髻,另两个巾脚在脑后结扎,多余的部分自然垂下,所以最早的幞头又称“软脚幞头”。后来在幞头后脚中用金属丝作骨,衬上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边两脚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多用青黑色的纱做成,所以也叫“乌纱”,“乌纱帽”的出处就在于此。
汉魏之际,战争频仍,社会财力艰困,周秦汉的冠服制度难以维持。文人多用一幅绢束发,名为“幅巾”。不仅文人,将帅也头着缣巾。据《三国志——魏书》注:“ 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之徒,虽为将帅,皆着缣巾。”而诸葛亮发明的配有青色丝带的纶巾在三国时期风靡一时,被称为“ 诸葛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句,虽然说的是周瑜,但可以想象纶巾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正因为冠帽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历代诗人描写冠帽的名句层出不穷。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
屈原《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陆游《游山西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