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

在金庸的长篇小说《天龙八部》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全天下的未婚高手全都集中到了西夏的皇宫,等待公主挑选。大家取下墙上的字画,却发现上面刻着武功招式:

“见壁上刻了无数人形,有的打坐,有的腾跃,姿势千奇百怪。这些人形大都是围在一个个圆圈之中,圈旁多半注着一些天干地支和数目字。”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1)

虚竹认出这与缥缈峰灵鹫宫所刻的逍遥派武功一般无二

世界上真的有逍遥派武功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虚竹真的在西夏见过这种“武功秘籍”,我猜他见到的不是石刻,而是壁画。甚至可以推断——是敦煌系统的壁画。

等等,敦煌壁画不都是飞天啊,菩萨之类的么,怎么会有“姿势千奇百怪”的武功秘籍?那只能说,你对敦煌还不真的了解。

敦煌壁画的历史很长,从十六国时期直到元代,在北宋后期它确实属于西夏的统治范围,而且正好处于西夏都城灵州(银川附近)和缥缈峰(新疆天山)之间。壁画的题材远远不止佛像,还有佛教故事、山水画、风物画、装饰画、纪实画,甚至还有投资人的画像。画风相当多变,有些庄严肃穆,有些十分卡通。对了,还记得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九色鹿》吗?那就是根据敦煌壁画改编仿画的。呃,我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2)

《九色鹿》动画和壁画原样

不少壁画还客观记录了古人的节庆、体育、游艺的场面,这部分最为有趣,当真是千奇百怪,各具“姿势”,即使今人看了,都有可能会误会成武功秘籍。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3)

这招叫“举火烧天”

别说,有些还真得要点功夫,比如“橦技”。第一个字念“床”,你们不要太兴奋,意思是“旗之杆也”。这是一种什么技呢?简单说,有点类似于“钢管舞”的杂技版。先来看张壁画。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4)

橦技

莫高窟壁画中有丰富的橦技图像,主要集中在隋、唐、五代、宋各期的第9、18、55等窟壁画中。通过其他文献的记载,我们能大概猜测橦技的玩法。开始的绝活是在车上立杠子。李尤《平乐观赋》中云:“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

到了后来,就有双人的、带情节的、带“撒把”的。《太平广记》载:“幽州人刘交,戴长竿高七十尺,自擎上下。有女十二甚端正,于竿置定,跨盘独立,见者不忍,女无惧色,后竟还扑杀。”七十尺,也就是二十来米,七层楼房那么高,见者不忍就算不错了,要我都不敢看。

但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不仅敢看,还得加上音乐吹奏看,也是心大。现代杂技里也有些平衡项目类似于橦技,但是七十尺的恐怕还是没人演的了。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5)

现代“橦技”

光看壁画似乎有点模糊晦涩。没关系,现在这些内容,腾讯互娱在“中国传统游戏探索之旅”的活动中,联合了清华、中传的学生以及NEXT IDEA大赛的参赛团队对壁画上记载的传统游戏做了采集,并正在进行活化演绎。真是有点小期待,敦煌壁画上记载的游戏可不少啊。

橦技看起来是难了一点点,有没有简单点的呢?也有,倒立。这个主要是孩子们的游戏。拿个大顶,翻个筋斗,做些简单的技巧。别看动作不难,其实还有文化含义,后世名之为“加官”。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6)

敦煌壁画中的倒立

较为典型的跟斗一一“翻金斗”技巧游艺大概史前就己经出现了。翻筋斗在后化与一些杂技项目不断结合,难度增大,刺激性和观赏性更强,《教坊记》中就记载了一个儿童在竿子上翻筋斗的场景:

汉武帝时,一小儿翻筋斗绝伦,能缘竿倒立。今时谓之“笃叉子”。

也就是说,倒立的最高境界……还是钢管舞……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7)

除了柔韧性的,还有力量型的。举重没啥新鲜的,不是举石锁就是举墩子,可是你相信人能举大象吗?偏偏敦煌壁画上就有这个姿势。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8)

敦煌壁画的举象

这是描绘悉达太子的神力,他两脚分立,右臂高举过头顶,手托着大象的背,象脚和象 牙朝向天空,象耳下垂。

我们姑且认为这并不是神话,那恐怕只能解释为这是一头小象,身长也就一米多。即使这样,这哥们放在今天那个奥运会抓举冠军怕也不是难事了。

这个姿势,请小朋友们就不要模仿了。当然,大朋友也别模仿。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9)

都是高难度啊!

也有很简单的,比如堆土堆。敦煌壁画中堆土的画面不少,不过这不是简单的堆土,而是赋予了佛教意义,叫“聚沙成塔”。后世用这种游戏指代童年,有“聚沙之年”一说。值得一提的是,从文献和壁画中可以看出来,这个游戏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也玩。

真是……有够不爱干净。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10)

敦煌的“姿势”还远不止这些,相扑、斗鸡、玩球、骑竹马、捉蝴蝶、玩弹弓、叠罗汉、射箭……基本上就是个古代奥运会。

我们不知道的古人那些事(你想也不敢想的姿势)(11)

别看有的“姿势”简单,比如骑竹马,但它经历数千年而不衰,甚至有了近乎伟大的文化含义。李白有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于是诞生了“青梅竹马”这个听起来无比甜蜜的成语。别以为这些过时了,当《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说出“我的如意郎君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迎娶我”的时候,你脑子里想起来的是谁,是不是你白衣飘飘时的那个他或者她?这种文化通感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咳咳,似乎画风有点不像《博物》,拉回来。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有数不尽的端游和手游,但是回看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游戏,仍然让人佩服。其实游戏并不是人类的独创,动物为了适应环境、锻炼自己以及打发时间,或多或少都是游戏爱好者。人类最初的游戏也无非是这个目的,随着文明的强大,游戏也就从单纯的脑体锻炼派生出了不少文化意味。而找寻这些传统的游戏,也是认知自我发展的一把好钥匙。如上面漫画所说,腾讯互娱已经把眼光放在了这些古老游戏的保护和活化上,也许不久之后,你就能带着VR设备,亲身到七十尺的杆子上翻跟头去了。

当然,现在大学生的思路和古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让游戏的角度和画风更贴近现代人。说实话,我还挺想来把VR举象的,最好还能自拍个虚拟合影晒朋友圈,咩哈哈哈哈。

撰文 | 朱提

微信编辑 | 高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