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疼痛解决最好办法(叫痛风关节疼痛难忍)

痛风性关节疼痛解决最好办法(叫痛风关节疼痛难忍)(1)

认识痛随利减,从秋水仙碱缓解关节疼痛,总会拉肚子开始

理解痛随利减,《素问》里说,“痛则不通,痛则不通”,认为一切疼痛,都是经络壅滞不通为主要原因。

痛风的急性期关节疼痛,其实也是湿热(或再加上痰瘀浊毒等)阻滞经络、关节、筋骨、组织引起的,也符合《素问》里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

所以,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抛开其本虚的特征,通是缓解症状最快的方法。

中医疗法中,通的方法很多,就以秋水仙碱缓解痛风关节疼痛举例,令痛风患者记忆深刻的是,每次关节疼痛减轻一点,都伴随着拉肚子——大便通利之后。

这就是中医治痛风”痛随利减“的思想。只不过,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能不能通的同时,不要服用腹胀,难以忍受。

痛风性关节疼痛解决最好办法(叫痛风关节疼痛难忍)(2)

中医治疼痛,有个疗法,叫“痛随利减”法

理解中医”痛随利减“法,我们应该从中医攻邪派鼻祖、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所著的《儒门事亲》的记载开始,原文记载——

若余治闪肭则不然,以禹功散,或通经二三钱下神祐丸,或除湿丹百余丸,峻泄一二十行...故凡腰跨胁痛,杖疮落马,坠福堕打扑,莫不同然。盖此痛得之于外,费其先元虚元弱。古人云:痛随利减。宜峻泻一二十行毕。但忌热酒,可一药而愈。勿谓峻泻,轻侮此法。

张从正认为,痛随利减,主要应攻下治痛,并在攻下法治疗疼痛方面有很多经验。

攻下法,确实是中医八法之一,攻下法可以明显促进湿痰、瘀毒、火热等诸邪及时排除,这都不是其他方法所能替代的。

但要是治疗痛风,只是一味地攻下-峻泻也不行啊。

同时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弟子王好古整理的医书《此事难知》中认为痛随利减——

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世皆以利为下之者。非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在表者汗之,则痛愈。在里者下之,则痛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痛愈。岂可以利字,只做下之乎。但将利字训作通字,或训作导字,则可亦。是以诸痛为实,痛随利减。汗而通导之利也,,下而通导之亦利也,散气行血,皆通导而利之也。故经曰:诸痛为实,痛随利减。又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此之谓也。

在这里,王好古总结其老师李东垣的痛随利减的理解,就不再单单以张从正的攻下法,而是以通导为原则,认为通导是利,该出汗则出汗,该通下则通下,该散气行血则散气行血,皆为痛随利减的方法。

当然,张从正所谓的痛随利减法,也不单单是攻下,而包括“出汗、上吐、下利”的祛邪法,这与中医扶正以祛邪中祛邪为主的内容是一致的,是祛邪以扶正,邪去则正安。张从正的祛邪法,讲究通过“汗、吐、下”调畅气机,梳打气血,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达到消除关节痹阻缓解痛风疼痛的,目的。

这对于我们治疗痛风急性期诸邪表现出的实证阳证,是有积极而现实意义的。

痛风性关节疼痛解决最好办法(叫痛风关节疼痛难忍)(3)

痛风发作,和饮食有关,多发于下肢,中医痛随利减法可治

张从正认为外界风寒是天上的邪气,雨露是在地上的邪气,天地之间的风寒雨露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

张从正还认为,饮食中的酸苦甘咸,都是水中的邪气,也是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

不管是天地之间的风寒雨露,还是饮食中的酸苦甘咸,都不是人体内原有的,一旦有病,都应该祛除于体外,则应汗表、上吐、下利的攻邪之法,而只要是风寒痼冷这些阴邪致病,多在下肢发病,可用下法。

而痛风疾病呢,和(长期)饮食(不节)有关,后容易为外界风寒痼冷所侵袭,内外邪相加为病,且病位多在下肢,按照张从正“痛随利减”的理论,治疗痛风疼痛则应用下法,符合“痛随利减”的原则。

痛风性关节疼痛解决最好办法(叫痛风关节疼痛难忍)(4)

有个疾病,叫痛风;中医有个疗法,叫痛随利减法

基于痛随利减,也给予《内经》里:“唯气血流通为贵”,张从正提出了“陈莝去而肠胃洁,癓瘕尽而营卫昌”的观点,作为通下法治下肢疼痛疾病的理论根基。

浙江中医药附二院范永胜教授基于上述经典理论,再根据痛风疾病的临证特点,结合西药秋水仙碱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症状的拉肚子的表现,在遣方用药治疗痛风急性期关节炎时,运用通下法——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成分,所以临床方剂常用到,也是中医“通下治痛”的最好实践。进而在配伍以虎杖、大黄、枳壳、厚朴等通腑下气的药物,让通下的效果更好。

对“痛随利减”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上面的基础上还有发展,他在《医学发明》中有下面的记载:

若经络中及皮毛、分肉见但有疼痛,一概用千牛、大荒下之,乖戾甚矣。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亦。如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谓如头痛,当以细辛、川芎之类通之,则无所凝滞,即痛随利减也。臂痛,有六道通络,究其痛在何经络之闭,以行本经,行其气血,气血通利则愈矣。

这段话,可以看出,李东垣这段利的理解就在张从正的攻邪之”汗、吐、下“之上有了通络、行气、活血等方法,这皆为中医通利之法。

痛风性关节疼痛解决最好办法(叫痛风关节疼痛难忍)(5)

中医“痛随利减法”,广义寒狭义解读,都可治疗痛风

中医痛随利减有广义和狭义理解之分。

广义的“痛随利减”,指的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利用这个理解,浙江中医药附二院范永胜教授梳理的经验方“清热利湿方”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清热利湿方中,虎杖可以活血化瘀、通下。而且大多数急性痛风患者,在服用清热利湿方后,会大便通利,随之关节肿痛或热痛均会随之缓解。

最后要提醒,痛随利减,我们中医追求的可不一定非要拉肚子,而是让大便通利,特别是急性期患者大便干结的比较多。即使通下,那大便次数也要控制在一天不超过3次为宜。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先聊到这里,明天科普继续解读痛随利减法治疗痛风急性期关节炎症的具体诊疗案例。


对于痛风,尿酸高,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欲参与鸡尾降尿酸计划可联系,帮你制定一对一个性化综合调理方案,把尿酸长期稳定控制,预防痛风发作。#好医生为健康护航##哆咖医生超能团#。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于网络,侵删):2020年第1期《中华中医药杂志》黄继勇等文章《范永升运动“痛随利减”理论治疗急性痛风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