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病情及诊断(渐冻症误诊率超50)

后半生都被困在轮椅上,全身瘫痪,无法说话,唯独拥有一个清醒的大脑......这样的余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比残酷的。

然而,我国至少有20万人正在或即将承受着这样的痛苦。

在2014年以前,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一疾病。直到两个身患渐冻症的年轻人在网上发起了一项冰桶挑战活动,一度风靡全球。

渐冻症病情及诊断(渐冻症误诊率超50)(1)

时至今日,两位冰桶挑战发起人都已离世,但渐冻症这个名词早已走进了大众视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

由于患者的大脑、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导致肌肉慢慢萎缩,逐渐丧失功能,就像“被冻住一样”。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渐冻症仍无法治愈,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五大绝症”之一,患者确诊后平均预期寿命为2~5年。

由于渐冻症的发病率较低,很容易出现误诊,有不少患者早期都会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直到病情已经进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才被确诊为渐冻症。

渐冻症病情及诊断(渐冻症误诊率超50)(2)

01

误诊一:颈椎病

渐冻人症的发病早期,症状非常容易和颈椎病混淆,可以从3个方面来鉴别。

首先,两者的发病年龄不同。

颈椎病发病年龄多在40~45岁以上;渐冻人症发病较早,常在40岁前后起病,部分可在30岁左右发病。

其次,两者症状不同。

颈椎病患者多为颈部肌肉痉挛和疲劳,下肢麻木、疼痛、跛行;而渐冻人症则为全身性、细节性麻木无力,例如手指、四肢、肌肉等,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四肢运动还好之时,就已经出现吞咽、讲话困难,很快就进展为呼吸衰竭。

第三,两者的起病速度也不相同。

颈椎病发病较慢且多伴有一定诱因;渐冻人症多为无任何征兆的突然发病,常从肌无力开始,且病情发展迅速。

02

误诊二:重症肌无力

渐冻症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神经肌肉疾病,虽然都有肌肉萎缩的症状,但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大不相同。

重症肌无力属于神经肌肉接头出现的问题,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预后要比渐冻症好得多。

肌无力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和肌肉本身无病,肌肉萎缩和无力是肌肉得不到运动指令而引起的。因为肌肉得不到运动信号,所以重症肌无力会出现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表现。

而渐冻症是由神经病变引起的,又称为运动神经元病,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主要作用于脊髓的侧索和前角,主要症状是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03

误诊三:平山病

平山病是一种青春期起病、以上肢局限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起病,好发于亚洲男性。

平山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也与渐冻症极为相似,但平山病的预后明显优于渐冻症。

平山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手及前臂的肌无力(右侧多见),随后出现手部肌肉萎缩,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该侧前臂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平山病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很多患者疾病进展数年后就会停止发展。

渐冻症病情及诊断(渐冻症误诊率超50)(3)

迄今为止,渐冻症的治疗都是一个世界难题。但“渐冻人”通过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等维持性治疗,加之日常护理,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所以,渐冻症早发现、早诊疗十分关键。

由于渐冻症早期十分容易和一些疾病混淆,如果感到手指活动受限、肌肉无力,就应该及时就医,做核磁共振、肌电图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