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婴简介(千年一叹拨开历史迷雾)
在《史记•秦本纪》记载中,末代秦王子婴继位46天,秦灭亡。
关于他的身世,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二世之兄子公子婴";而同书中《李斯列传》却又有"始皇弟"一说;另外,后世学者还有"叔父"、"儿子"、"侄子"等等说法。
概括起来,子婴与嬴政的关系,不外乎四种辈分,即叔父、兄弟、子侄、孙子。
笔者更倾向于叔父关系的说法。
由于缺乏直接史料证据,本文尝试用排除法予以论证,以求去伪,最大程度接近历史真相。
本文约29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年龄推断,排除孙子辈分
在《史记•秦本纪》中,子婴刺杀赵高时, 曾与两个儿子谋划,最后"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由此可见,子婴的两个儿子均非幼年。
子婴如为嬴政的孙子,即使是长孙,年龄上也有很大偏差。
嬴政死时50岁,3年后子婴谋杀赵高。以最激进之假设,嬴政祖孙均为15岁生子。当时是,嬴政长子最多38岁,长孙23岁,曾孙只有8岁。
子婴怎会和两个小屁孩谋划此等国家大事?
何况子婴不可能是始皇帝的长子长孙。赵高设计害死真正的太子扶苏,又怎能放过他儿子?
若不是长孙,子婴的年龄则更小,他儿子估计还在玩尿泥呢,怎有能力参与刺杀事件?
子婴
称号推断,排除侄子辈分
西晋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隐公八年》注云,"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孙称公孙"。子婴有"公子"之称,称"公子婴",必定是国君之子。
嬴政的侄子不是国君之子,他是国君之孙。
如果子婴是嬴政的侄子,他的正确称号应该是公孙婴。
那么,从嬴政开始往前追溯,有始皇帝、庄襄王、孝文王三代君主。也就是说,只有这三位君主的儿子才有称呼"公子"的资格。
他们分别是嬴政的儿子、兄弟及叔父。
我们接着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筛选排除。
嬴政
情理推断,排除儿子辈分
胡亥阴谋篡位后,为消除潜在帝位威胁,在赵高建议下,大肆诛杀诸公子。
《史记》中明确记载的屠杀事件有,"六公子僇死于杜",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迫自杀,公子高被迫殉葬,"公子十二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相连坐者不可胜数"等等。
再加上扶苏,嬴政的儿子被杀了23个,剩余亦有连坐而死的可能。
史载"始皇帝有二十余子",李斯也曾说胡亥"日夷其兄弟而自立也"。
男的死后暴尸,女的肢解,以赵高、胡亥之阴狠毒辣,嬴政有其他儿子苟活的机率极为渺茫。
因此,子婴是嬴政儿子这一推论,也基本可以排除。
胡亥
兄弟与叔父存在可能性的推断
经过上述之排除,子婴与嬴政的关系,只剩下兄弟和叔父两种。但相关人物,史书没有详细载明,我们只能以常理推断。
1、嬴政是否有成年兄弟?
嬴政的成年兄弟,《史记》只记载了一个,公子成峤。后谋反,叛逃赵国,成秦国罪人。
他还有没有其他成年兄弟呢?司马迁存疑,没有记载。
但赵姬生嬴政于赵国,庄襄王子楚逃赵入秦后,另娶他人,又生成峤。
子楚回秦正当盛年,依照常理,嬴政应该还有其他成年兄弟,且年龄不会比嬴政大。
也就是说,子婴如果是嬴政的兄弟,前206年秦灭亡时,他年龄不会超过53岁。
吕不韦
2、嬴政是否有年龄相当的叔父?
很有趣,答案同样也是极有可能。
在《吕不韦列传》中,吕不韦初见子楚,曾言"……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
嬴政的爷爷秦孝文王有20多个儿子,且嬴政之父居中。
此时嬴政未生,但已知他出生于前259年。
那么孕期前推一年,大约是前260年,子楚与赵姬结识并欢好。其时吕不韦"已破家为子楚"。
为将子楚立为嫡王子,吕不韦变卖身家,赶赴咸阳找华阳夫人运作,往返秦赵加上运作时间,大约也得一年时间。
据此可以判断,吕不韦觐见子楚,大约是前261年的事。
此时孝文王40岁,已有20多个儿子,完全有幼子存世或幼子诞生的可能。
假设此幼子已降生,年龄范围1-5岁,应该比始皇帝大2-7岁。
那么秦亡时,他年龄应该在55-60岁之间。
如在前261年后降生,他年龄则与嬴政几乎相当,不超过54岁。
子楚
兄弟与叔父,那种关系可能性更大
经过上述排除及推论,嬴政的叔父与其他兄弟,史书均未明确记载、均有存世可能、称号均吻合、年龄相差不大、都有成年儿子参与谋杀赵高的可能,可谓机会均等。
那么,何种身份更加符合子婴在史书中的言行呢?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分析。
赵高
1、对胡亥帝位的威胁力度
始皇驾崩,秦之皇位继承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始皇帝诸子、庄襄王诸子(嬴政兄弟)及孝文王诸子(嬴政叔父)。因此,对胡亥帝位威胁最大的是始皇帝诸子,庄襄王诸子次之,孝文王诸子排在最后。
弟弟继承哥哥的王位,秦国并不少见。《史记•秦本纪》记载,成公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缪公","躁公卒,立其弟怀公",昭襄王也是继承哥哥武王的王位。
胡亥除掉自己所有的兄弟,嬴政的兄弟自然而然成为最大威胁。
《史记•李斯列传》中,胡亥"灭大臣而远骨肉",曾大力打击宗亲势力。
从此角度而言,在皇室宗族的大清洗中,嬴政叔父显然要比其兄弟存活机率高的多。
秦孝文王
2、劝谏胡亥的言辞
《蒙恬列传》中,胡亥诛杀蒙恬、蒙毅时,朝堂上下,无人敢于劝谏。
只有子婴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他说,"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
他把胡亥比作赵王迁、燕王喜、齐王建等亡国之君,指斥赵高是"无节之人"。言辞不可谓不激烈。
结果呢,胡亥虽未听劝诫,但也没把子婴如何。可见他在秦宗室的地位之高,以至于连皇帝胡亥、权臣赵髙都投鼠忌器,不敢动他分毫。
子婴如是皇叔,地位自然高。
但如是宗室内硕果仅存的爷子辈,作为秦宗室中举足轻重的首脑人物,子婴上述举动,则更合情;上述之言,也更合理。
子楚与赵姬
3、在秦国的威望
赵高谋杀胡亥之后,怕秦人群起而灭之,于是谋立子婴为王。他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其真正目的,无非是想以拥立之功,借子婴威望,自己得以苟活于世。
子婴和两个儿子谋诛赵高,爷儿三说得更直白,"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 乃详(佯)以义立我"。子婴很清楚,自己得立秦王,威望是首要因素;是否有继位资格,倒在其次。
也正是子婴德高望重,一呼百应,深受秦人爱戴与信任。刘邦也想用"子婴为相",利于自己经营秦地。
如果子婴是嬴政兄弟,此时当为王位直接继承人,且声望极高,又得民心,以之为相,岂非养虎为患?本人觉得以汉祖刘邦之政治头脑,不会看不透这一层。
假设子婴是嬴政的叔父,则属疏远的宗室成员,他远离秦国皇位之争多年,相对要好控制。如此以来,胡亥的毫不猜忌,刘邦的用之不疑,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刘邦
4、关于名字的猜想
嬴政的父亲叫子楚,《史记》记载,子楚还有位长兄名叫子傒。子婴的名字是否与之有某种内在的关联?
加上他是孝文王的最幼子,故名子婴。
因学识浅薄,本条纯属臆测。
综上,在子婴与嬴政四种辈分关系的分析中,孙子辈因年龄被排除,因称呼而排除侄子辈,儿子辈则因情理推断遭排除;在剩余两种关系的比较中,叔父关系的可能性较大。故笔者认为,末代秦王子婴是嬴政叔父。
参考文献:
《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吕不韦列传》
《史记•李斯列传》
《史记•蒙恬列传》
《春秋左传集解•隐公八年》
我是不惑斋,希望在留言区里看到您精彩的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