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国学小呆。

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1)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的相关讲解。

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2)

赵中令:指宋代的宰相赵普,中令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读鲁论:读是阅读、研读的意思,鲁论是指论语,这里称之为鲁论大概是因为论语中记载的大都是孔子的言行而孔子又是鲁国人的缘故

彼既仕:彼是他、这个人的意思这里具体指上半句中的赵中令,既是已经的意思,仕的意思是做官

学且勤:学是学习的意思,且的意思是尚且、况且,勤的意思是勤奋、刻苦


那么整句“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的具体含义是:

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3)

宋朝时的赵普,官都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这句《三字经》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情:

人的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可中途终止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应该好学不倦,直到死为止。

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4)

赵普历经太祖、太宗两代,尽管他已官拜宰相,却依然勤于学习。

他曾这样对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辅佐太祖平定天下;半部辅佐陛下治国,使天下得以太平。”


与这句《三字经》讲述的内容相关,有一个小故事,叫做《赵普苦读论语》。

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5)

宋朝的赵普从小就爱读书,即使当上宰相后,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仍没有改变。

他的书房紧挨着卧室。白天他忙着处理国事,晚上,他关上房门,开始刻苦读书,第二天处理政事就会得心应手。

一天,宋太祖找赵普商谈国事。进门后,他看见赵普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论语》,便随手拿起来翻阅。

国学经典三字经第26讲(国学经典三字经)(6)

边看边问赵普:“这本书应是你小时候读的,如今看它有什么用呢?”

赵普却回答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在《论语》中矣!

为臣的平生所知,确实没有跳出这个范围。

从前用它的一半辅佐太祖定天下,现在想用它的另一半辅佐陛下治天下。所以,我没有一天不读它。”


故事讲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

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呆的讲解,请点关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