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摒弃三点工作法)
文/何竹梅8月23日,半月谈网刊发调查报告《挖空心思找亮点,左支右捂藏弱点,人浮于事拼绩点 “三点工作法”困扰基层》一文,在广大基层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指出:“‘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是基层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遏制形式主义,收到阶段性效果一些地方以评价考核压实干部责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过,一种所谓‘三点工作法’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正在萌生,成为应付考核,‘以空对空’的新形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文/何竹梅
8月23日,半月谈网刊发调查报告《挖空心思找亮点,左支右捂藏弱点,人浮于事拼绩点 “三点工作法”困扰基层》一文,在广大基层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指出:“‘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是基层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遏制形式主义,收到阶段性效果。一些地方以评价考核压实干部责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过,一种所谓‘三点工作法’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正在萌生,成为应付考核,‘以空对空’的新形式。”
“三点工作法”,初听起来好像还满是正能量,似乎是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但读罢这篇调查报告,不禁为这些新变种的形式主义而唏嘘!“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原则,也是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取得节节胜利的法宝。各级各部门对下一级的检验验收,根本目的就在于督促基层干好“实在”的工作,与基层一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从报告中可知,这“三点工作法”正是在长期的“迎检”中总结出来的。这就说明,要根治形式主义,预防其“新变种”,还得从“上层”与“基层”双边抓起。
“挖空心思找亮点”,一“亮”岂能“遮百丑”?“亮点”,正是上级检查最为看重的东西,“只要有一个‘亮点’就行”成了一些地方的“迎检”潜规则,“亮点”最好能“出新”,做到“与众不同”,当然还“多多益善”。围绕这个“指挥棒”,基层就千方百计围着“亮点”转。有的地方为了尽快“出挑”“冒尖”,相关单位给自己找亮点时往往要“换着花样”来,甚至要保护“想之不易”的珍贵“创意”。在这样的理念下,严格封锁“创意”举措,宣传报道“移花接木”,甚至专门为媒体采访准备一支野外抢险“女子工作队”等实则荒唐但“迎检”有效的奇葩现象就不足为怪。这样的“挖空心思找亮点”不但不能真正遮住工作中的“百丑”,反而会形成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亮点”实实在在就是“暗点”。
“左支右捂藏弱点”,凡“纸”岂可“包住火”?上级喜欢的“亮点”当然越多越好,至于大家都能认识到的“弱点”,自然没得更好。尽量把“弱点”转化为“亮点”,是正常的工作思路,也是应当这样的。但是,有的单位、部门不是用实际行动去转化“弱点”,而是想尽办法“藏捂”之,也就是说,“弱点”让它永远“弱”,但就是不能让上级领导发现。有的直言不讳“希望记者朋友多写益处优点,风险点就不要写出来”;也有的疫情缓和后本来已经濒临停工的企业不安排在参观之中,而是另找一家来证明“当地支柱产业外贸出口额逆势上涨”;还有的左遮右挡把烫手山芋传到下一任;有的部门还会“自觉”帮助其他部门掩饰……须知,凡是“纸”都是“包不住火”的,问题始终是问题,有朝一日必会“爆雷”。
“人浮于事拼绩点”,虚“绩”岂会“服众心”?报告指出,不论是找“亮点”还是藏“弱点”,基层工作脱实入虚的一大症候即在于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导致基层单位人浮于事,图刷“无效绩点”。所谓“无效绩点”,是指对那些基层干部平时解决一些给群众带来益处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视而不见,只去考核那些虚头巴脑的基地建设、技术革新、比赛获奖、媒体报道等“突出事迹”,并极尽夸大之能事,考核分值过高的现象。而那些干出“实绩”的优秀员工反而差得远,有时觉得不如放松一下本职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并实施一些“其他”。这样畸形的测评方式,还让“拼绩点”变为“攒人情”“做老好人”,看似民主,但大家都担心干得太多反而变成“出头鸟”,落个出力不讨好。如果总把眼光盯着这样的“无效绩点”,怎么能够让大众“心服”呢?
《韩非子·说林上》有云:“巧诈不如拙诚。”意思是说,巧妙的欺骗不如笨拙的诚实。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喜欢“巧”而不喜欢“拙”,但是,欺骗愈巧妙,恶果愈严重,是谓弄巧成拙。就像半月谈调查报告中说到的“找亮点”“藏弱点”“拼绩点”,就是属于地道的“巧诈”,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确实还不如那些“拙诚”之人,他们貌似“笨拙”,但凡事讲诚信,讲实干,就真干得出“实绩”来。因此,所谓的“三点工作法”,实际就是“以空对空”的新形式,必须“上下联动”而摒弃之,才能有效预防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