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的真正故事结局(童话背后真实的历史隐藏了什么秘密)
童话故事的起源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更早,早期的童话故事也不是给儿童看的,只不过是民间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然后由说书人记录下来。
因此这一些民间故事,夹带着当时的历史与风土民情,也更为真实与人性,后来这些民间故事改变为童话。
其中关于很黄很血腥的情节都会被删改,原本黑暗的民间故事越变越善良,成为了今天的童话故事。
也因为删除了儿童不宜的内容,导致今天的童话故事充满大量的 bug。那么原始的版本这些童话故事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历史?
这白雪公主与睡美人都是靠王子解救,才得以画下幸福的句号。但这些王子们都是哪来的?为何这些王子不坚守国度,要到处趴趴走?
中古世纪的欧洲小国林,1648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有三百一十四个邦国,还有一千四百七十五个骑士领地,路上的招牌砸下来,砸到王子都不意外。
王子并不稀奇,不过一个国家只有大王子能继承王位,其他小王子就得自己想办法。因此这一些失业王子,有的会成为别国的雇佣兵,靠自己获取荣誉和领地,或者是更简单的方法-联姻,和独生女的公主结婚,以得到继承权。
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大小公国
而要追求公主就得表现出礼节与勇气,这也是一开始贵族精神的由来,所以童话故事中到处乱晃的王子,其实就是没有继承权的失业王子们。
小红帽版本非常多,也没有切确的作者,是一则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早期版本的反派角色也不是大野狼,而是狼人玷污了小红帽。
格林童话一开始很直接地抄传了这个版本,然而在读者强烈的反对下,狼人变成了大野狼,儿童不宜的地方也删除了,结尾还除掉了大野狼。
原版的糖果屋丢掉孩子的也不是继母,而是亲生母亲。在中世纪的欧洲遇上灾荒年,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丢弃幼儿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魔改后的版本变成了继母唆使父亲抛弃孩子,以避开道德上的批评。
弃婴是欧洲的普遍现象
从小红帽与糖果屋中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森林是相当危险,森林里面总是住我狼人或是巫婆,究竟中古世纪的黑森林有多么的可怕?
这个就要说到中古世纪人们的世界观,他们认为世界分为小宇宙与大宇宙,小宇宙就是护城河包围的村庄与城市,此外地方都是大宇宙。
他们那时也相信神灵,超自然与魔法,而村外的森林不仅是大宇宙的领域,还是那些妖魔和怪物的居住地。所以每当小宇宙出现了可怕的事物,人们就会把他们驱逐回大宇宙,也就是漆黑的森林。
黑暗的欧洲森林
因此在15世纪猎巫的运动下,狼人与女巫都是不受欢迎的全民公敌,自然就会被赶到森林中。女巫不就是会点药草治病,会接生的女子,而狼人则是被带上了狼头驱除的犯人,其中毛发较为旺盛的人就会被误会为是狼人。
而为什么选择狼这个物种,是因为在欧洲,狼常对人类造成威胁,如同在亚洲区域,我们会把老虎拟人化,像是很多人心理阴影的猫脸老太。
所以童话故事里的狼人,或许只是毛发较多的寂寞大叔,而巫婆也不过是会点医术,被赶入森林的女性而已。
童话故事中的反派角色,除了巫婆继母外,另一个就是皇后。为什么世界各国的童话中,公主总是善良貌美,皇后就是反派角色?明明皇后也是公主变的。
那是因为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社会尤其注重的就是劳动力,因此经常以生育能力评价一名女性。所以在当时,无法生育的妇女等同于没有价值,只能将位置让给富有生命力的少女。
即使在某些童话故事里,年轻女孩也会被诬陷为巫婆,不过结局往往不像老皇后一样,以悲剧收场,通常可以克服危难,扭转奇迹。
此外欧洲都是政治联姻,身为王室的继承人,通常不能因为爱而结婚,因此公主也经常卷入权力斗争,年纪大了也变成了心机的老皇后。
欧洲婚姻并不自由
那为什么白雪公主的皇后这么爱照镜子?在历史上。梳妆打扮是上层阶级富有的象征,皇后美丽的外貌也是巩固权利的利器之一。比如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就经常以华美的装扮现身。
不过中世纪的王室离婚比登天还难,比如英格兰渣男亨利八世,就为了离婚与教宗吵得翻天覆地,后来还不惜自己创一个教。在当时女人变老了就是一种错,童话故事不过是反映了这个现实。
灰姑娘的早期版本可追溯到西元前一世纪的古希腊,全世界共有一千多个不同的灰姑娘的故事。欧洲自己就超过五百个版本,在早期格林兄弟的版本里,没有仙女也没有南瓜马车,灰姑娘是靠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
还存在血腥画面,继母为了让姐姐穿上鞋子,割去了姐姐的脚后跟。后来灰姑娘结婚那一天,姐姐们的双眼还被鸟儿啄瞎。
早期版本的灰姑娘具有教育的意义,告诉孩子们即使母亲过世,或是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人应该克服困难,坚强成长,结局也能得到应有的报酬。
那个时候的灰姑娘是健康且勤奋的女性,不是懦弱无力的公主,我们所熟知的灰姑娘版本则是由法国作家改编的。
辛德瑞拉的原型是粗壮的女性
这一个版本新增了南瓜,仙女,玻璃鞋,灰姑娘也从粗勇的日尔曼女性,变成了仙气柔弱的金发公主。
这一个版本的灰姑娘只会哭,什么都不做,一切都是靠仙女的帮忙,这一个版本没有教育的功能,反而变成了不劳而获的反面教材。
还有一个故事花衣魔笛手,是德国有名的童话故事,也有各式各样的版本。但故事内容大概如下,在西元1284年,德国的哈梅林小镇遭逢严重的鼠患,有一天出现了一位穿着花衣的魔笛手,表示可以解决鼠患,代价是一笔优渥报酬。镇民答应后,魔笛手吹着笛子把老鼠引流到河中。
老鼠是消失了,但镇民却反悔不给酬金,魔笛手一气之下奋而离去。过了几天,魔笛手再次吹响笛子,镇上所有的孩子随之起舞,随后孩子们跟着笛声离开了小镇,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个故事结合了两个时空背景,一个是鼠疫,另一个是儿童集体移居传说。在十四世纪的版本里,只有吹笛手的出现,并没有鼠疫的情节。由此可知十六世纪的黑死病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多么可怕的阴影。
黑色病对欧洲的阴影很大
关于儿童的集体移居的传说则有多种说法,有可能是中世纪的日尔曼民族向东的扩张运动。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日尔曼人,在德意志领主,斯拉夫国王与教会的支持下,向东迁移,进入中欧,东欧的历史过程。
日耳曼人东迁
条顿骑士团就是在此背景下征服了普鲁士,小胡子日后也以生存空间为由,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吹笛手很有可能就是被派到哈梅林,去鼓吹年轻人移居东部的招募者,而他也成功地达成任务,一大堆年轻人离开了又老又穷的家乡,成为了东漂者。
留下来的老人为了掩盖哈梅林的又老又穷,于是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鼠疫,改编成一个捕鼠人恶意复仇的故事。招募者天花乱坠地乱开支票,也变成了吹笛魔音。
儿童十字军
另一个假说则是儿童十字军,十一世纪发起的十字军东征,表面上是为了捍卫宗教,实际上是欧洲人为了夺回以前的基督教领土。之后一群少年少女也组成了儿童十字军,一路上吟唱诗歌,企图跨越地中海,却在突尼斯被当成奴隶卖掉,也许花衣魔笛手就是儿童十字军的人口贩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