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练习打针技术(如何突破打针瓶颈)
目前在临床工作,无论是实习生还是新护士提高打针技术成了第一要素。笔者曾经作为一名工作了三年的半新不旧的护士,由产科急转骨科也曾遇到了打针瓶颈,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打针的佼佼者呢?
在产科,病人都是年轻女性,最大的年纪也不过45岁。因为妊娠血容量相应地增加,血管扩张,大部分的病人打18G的留置针也是不成问题的,何况只是一个普通的钢针?所以在产科只要加大进针的角度,快狠准就能得到满满的成就感。病人总表扬打针技术一流,又快又不痛,那时笔者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打针技术。后来回到家乡,辗转到骨科工作,病人的年龄段有了明显变化,50-80岁的病人居多,还有很多是手骨折。血管又细又脆不说,选择性还非常小,再加上打消肿的药物,容易肿针,打针成了困扰笔者的一道难题。工作了三年的护士经常打不到针,不仅是烦恼更是耻辱。
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实习的时候五官科带教老师教的提高打针技术的方法----多练。怎么练?如何练?用一个新的头皮针,取掉针帽,把头皮针的尾端当作血管,手持针柄对准尾端扎针,每天扎上两百次,扎一个星期打针技术就会显著提高。当然也不是纯粹机械似地扎针,每次扎针的时候都应该把尾端当作病人的血管,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方法,扎穿了就要思考为什么?是角度太大了,还是用力过猛?调整好状态继续扎。在练习过程中,会出现持针柄的手指指腹深深凹陷且疼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有人可能会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毕竟人的血管和头皮针的尾端是有显著区别的。是的,但这个扎头皮针尾端的过程只是在锻炼手感,习惯进针的角度和深度,思想上没有觉悟没有关系,手指是会有记忆的。
手感练好了,打中针的几率就会显著增加,但还远远不够,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思考总结经验。许多东西并不是一层不变,比如说打针的时候遇到手背肌肉少的老年人应该选择握手的方式扎针,这样在两肌腱中央的血管便可以与肌腱持平;血管粗直易滑的血管握拳扎针更好,不易滑动。比如老年人的血管比较脆,回血慢,进针见到回血以后就可以不进针或者再进针少许;年轻男性血管粗大,回血快弹性大,进针长度要适当增加,否则针头易滑出血管。再比如老年人皮肤松弛,止血带距离扎针部位要大于6cm,且不要扎得太紧,松止血带要轻柔缓慢,否则针头容易随松弛皮肤滑出。另外还需要在打针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手指的力度,从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手指力度大的对血管好的可以适当增加进针角度走快狠准的路线,对老年人的血管一定放平角度减速进针;手指力度大的特别是打留置针的时候要手持针柄的前后,不能学别人上下捏针柄。有时候为什么别人的打针经验不合适自己,原因就在于手指力度不一样,有些人下手轻,有些人下手重,就造成了经验不适用的情况。
总之实践出真知。如果你也遇到了技术瓶颈,不要着急,冷静思考,寻找原因,突破瓶颈,你将无人能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