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具体目标(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目标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上述五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具体目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企业财务管理具体目标(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目标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具体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上述五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筹资管理】

筹资是基础,离开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筹措,企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而且公司筹资数量还制约着公司投资的规模。

2.【投资管理】

企业所筹措的资金只有有效的投放出去,才能实现筹资的目的,并不断增值与发展;而且投资反过来又决定了企业需要筹资的规模和时间。

3.【营运资金管理】

投资和筹资的成果都需要依赖资金的营运才能实现,筹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但企业日常活动还需要对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努力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

4.【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则贯穿于投资、筹资和营运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在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

5.【收入与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影响着筹资、投资、营运资本和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收入与分配的来源是企业上述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会对上述各方面产生反作用。

(1)收入反映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来源,分配反映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去向,两者共同构成企业经济利益流动的完整链条。

(2)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对成本费用的弥补,这一过程随着再生产的进行而自然完成,而利润分配则是对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

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与分配管理都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必要环节,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就是假定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

优点

①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点

①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

②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③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④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3. 每股收益最大化

( 1)是利润最大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 2)要义: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每股收益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目标。(克服了利润最大化“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这一缺陷)

( 3) 除了反映所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外 ,每股收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基本相同。

( 4)若假设风险相同、每股收益时间相同,每股收益最大化也是衡量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为目标。

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的。

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优点(与利润最大化相比)

① 考虑了风险因素 ,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作出较敏感的反应。

②在一定程度上 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 预期未来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③ 对上市公司而言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比较容易量化 ,便于考核和奖惩。

缺点

① 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难以应用,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像上市公司一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

② 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 ,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③ 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 ,而对其他相关者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为目标。

企业价值= MV(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

或者企业价值= PV(企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未来现金流量这一概念,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两个方面的因素。

因为:①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包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②现金流量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

优点(与利润最大化相比)

①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 ,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②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

③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 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目前利润和预期未来利润均对企业价值增加产生重大影响)

④ 用价值代替价格,避免了过多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

缺点

①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②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但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在评估企业资产时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在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总和的前提下,要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考虑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利益关系。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 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 等。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

①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风险偏好)

②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 (股东)

③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经营者)

④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职工长期努力为企业工作。 (职工)

⑤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 (债权人)

⑥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客户)

⑦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 (供应商)

⑧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政府)

优点:

(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

①述各种财务管理目标,都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基础。

②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核心和基础,还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③在强调公司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应当允许企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