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是怎么写字的(那些用钢笔书写的记忆)

文 |李振君

大约是在1976年,我刚从农村进入城市,那时拥有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钢笔,非常高兴。那时一支钢笔的价格一般在1至3元左右。钢笔坏了,是舍不得丢弃的。一般要去固定的地摊修理点,就在牡丹区东方红大街往南路东摆摊的一个老先生,那时他大约50多岁的样子,带着一个木柜子,里面有序放着很多种配件,主要有笔帽、笔尖、笔舌头、笔杆、笔布袋等。什么牌子的都有。经过他的调换,笔杆换一个颜色,就如同一支新笔,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像少女换了一件新裙子一样!关键是,还能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即节约了金钱,也实现了物尽其用。当时我很羡慕这位老先生的职业,觉得他很不简单。每次去原百货大楼游玩,都能看到他。

进入80年代后,我上了高中。铅笔盒里大约有两到三支钢笔。即使有一支坏了,还有备用的,不再像初中时只有一支钢笔,坏了就只好去维修。

我于1984年招干到农行工作,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办公桌,又在人事部门,相对来讲,办公条件一应俱全。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办公室里我们大部分都是用蘸水笔写东西,蘸水笔比较便宜,一支约一元多,蘸一次墨水,可以写十几个字,尽管麻烦一点,但蘸水笔写字很洒脱、好看。再用剪刀将笔尖斜着剪一下,写出的字更是遒劲有力,笔画粗细均匀,别有一番韵味。

2000年之后,农行开始推行电脑,钢笔就用得少了,但还离不了。记录、整理档案,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前几年,菏泽分行开了一届职代会,每名职工代表发了一支普通的英雄牌钢笔,用起来还是特别顺畅,感觉是一种纪念。近几年来,由于工作的需要,用的都是一些中性笔,笔记本也很高档,全然没有了那种用钢笔书写的畅快淋漓之感。

去年,在家里整理旧书,里面夹杂着几叠大众日报的旧稿纸,纸质像宣纸,毛边,是家人用线装订好的。我有记日记的习惯,用这些大众日报的稿纸写了几个月日记。那种感觉,真是舒坦!像行云流水,又像“大珠小珠落玉盘”,真是妙不可言。

我们回不到过去,但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用足够的信心开创充满希望的未来!

那些用钢笔书写的人生历程,带着岁月的印记刻在了历史的隧道里。

2020年6月1日定稿于天泽园

钢笔是怎么写字的(那些用钢笔书写的记忆)(1)

作者简介:李振君,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网注册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2019年度当代散文名家,中国当代百强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菏泽开发区支行。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