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

全文共4400字,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为什么要纪念他?一是因为马拉多纳球踢得好,二是为了中阿友谊,为恶心英国也得发展中阿友谊,英国最近跳得比较高。

(一)天赋异禀的一代球王陨落

(二)从杜冷丁和大麻到可卡因

(三)球场为国复仇成民族英雄

(四)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一)天赋异禀的一代球王陨落

昨天晚上临睡前传来一则坏消息,一代足球巨星马拉多纳突然陨落,年仅60岁,令人唏嘘不已,世界少了一位足坛巨星,拉美少了一个左派领袖。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2)

蛋总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80后,青少年时期对他的了解多是通过报刊杂志,没有机会看他的球赛。但这已经足够了,比如这张照片,像刻在脑子里一样。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3)

在那个时代,他在球场上给对手带来的心理压迫,就跟外国乒乓球选手抽签抽到了大魔王张怡宁一样。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4)

那时候,他是作文中的励志典型。马拉多纳出身贫寒,家里兄弟姐妹八个他行五,一家人挤在无水无电的贫民窟。他从小没有球也没有鞋,只能光脚用易拉罐练。

大学之后,在球迷同学的带领下,回看了他的视频,才发现比报纸杂志写的还要厉害,连过数人的经典镜头真的很让人上头,把足球的魅力都给勾出来了。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5)

尤其是1986年的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第二个进球,堪称史上最漂亮的进球。他一个人带球突破了半个场地,连过英格兰队包括守门员在内的6名球员,将球打进。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6)

有人打了这么一个比方:如果说贝利是狼群中的一头头狼,那马拉多纳就是羊群中的唯一一头狼,问题是还带领那群羊战胜了其他狼群。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7)

大学之后,对他的了解也更加全面,比如“上帝之手”、服用兴奋剂、吸毒、滥交、枪击记者等等,少年时期的励志形象逐渐崩塌。

1982年,他开始吸食可卡因。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毒品。1984年,他离开了巴塞罗那俱乐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服用可卡因让俱乐部无法忍受。

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他因尿检呈阳性而遭到国际足联停赛15个月的处罚。服用禁药和毒品,让他的职业生涯过早衰退。

退役之后,他也被毒品所困扰。为了戒赌他四处求医,甚至跑到古巴进行戒毒治疗,依旧收效甚微。当然,如果好戒那就不叫毒品了。

除了吸毒,他的私生活也极为混乱,逛夜店、酗酒、泡妹子样样不落,在意大利泡妞时“不幸”翻车,留下了一个私生子。

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如果我们把他的经历放到世界历史、世界政治的大环境中去,他的形象再次被重构起来。

球技咱就不多聊了,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员那怕没有“之一”争议也不大,咱今天从政治和历史的大环境去聊他。

(二)从杜冷丁和大麻到可卡因

马拉多纳的吸毒之路,是从药物滥用开始的。由于他是实力超群,也成了场上的众矢之的,是对方球员恶意犯规的重点对象。

不到20岁,他就受到伤病的困扰。1980年2月20日,他加盟博卡青年队没多久,在一场比赛中伤病发作,不得不下场休息,可是球场上回荡着球迷热血的呼唤。

马拉多纳被赛场气氛所感染,一边向球迷挥手,一边坚定地回复:我不下场!结果很快,马拉多纳神采奕奕地回到了赛场。球迷不知道的是,他注射了杜冷丁。

杜冷丁是一种很好的止疼药,疗效好,见效快,但成瘾也快。在“为了球迷”的名义之下,他越来越依赖杜冷丁。一次用一次爽,一直用一直爽,逐渐就成瘾了。

不仅如此,他还抽大麻。大麻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坏处也是容易上瘾,而且在阿根廷非常容易得到。

更关键的,大麻是毒品之路的敲门砖。1982年他转会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结果他又被踢伤,从那时他开始使用高级毒品可卡因。

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那可是欧洲的可卡因贩毒中心。因为整个欧洲,西班牙对毒品的管制是最松的,只要是个人享用,那么拥有可卡因都不算犯罪。

所以这里成了贩毒者和吸毒者的天堂,成了拉美和欧洲之间毒品交易的中转站和分发站,据说整个西班牙九成纸币中都能找到可卡因的残留。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8)

由此也牵连到了阿根廷,毕竟阿根廷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95%的人口都是西班牙人的后代,两国民众往来频繁,由此阿根廷也成了毒品的过境国。

拉美的可卡因和大麻,占了全世界的95%,尤其是一个叫银三角的地方,也就是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丛林地区,那是正儿八经的毒窝。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9)

银三角的毒品,有一部分通过墨西哥销往了美国,另一部分通过阿根廷转运到西班牙,再销往欧洲。每年可以赚取外汇3000亿美元。

南美和阿根廷的毒贩,也很注意开拓本土市场。有数据统计显示,阿根廷是继美国和西班牙之后,第三大可卡因消费大国。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0)

在这样的环境下,马拉多纳走上吸毒的道路不足为奇。而让他在吸毒道路上越走越远的,竟然是意大利黑手党甘比诺家族。

1986年转会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之后,马拉多纳有毒品的需求,而甘比诺家族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卡因。只要他一个电话,可卡因按时按量送到他公寓门口。

作为回报,马拉多纳经常出现在甘比诺家族的商业活动中,经常为他们公开站台。马拉多纳也得到了很多庇护,吸毒的事儿暂时被掩盖了。

然而1989年,形势急转直下,马拉多纳打算离开那不勒斯俱乐部,他跟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主场,给了意大利队致命一击,他跟意大利球迷之间的关系也陷入了危机。

1991年3月,那不勒斯与巴里队的意甲比赛之后,失去庇护的马拉多纳被查出吸食可卡因,随后被禁赛15个月,第二年他被转会到了西班牙的塞维利亚队。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1)

马拉多纳的吸毒让人感到惋惜,个人没能抵制住诱惑的因素占大头,但社会因素也不能忽略,那就是药物滥用和毒品泛滥。

整个拉美,目前都被毒品困扰着。瘾君子越来越多。2014年,阿根廷有20万人上街游行,要求实现大麻合法化。目前政府已经批准医用合法化了。

彻底的禁毒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大量的瘾君子,也有大量的需求。对贩毒者来说,这个钱来的太容易了,戒钱瘾比戒毒瘾容易不到哪儿去。

而且还有政府和军方高级官员也参与到贩毒中。2011年阿根廷官员表示,有4个阿根廷人贩毒被西班牙警方逮捕,其中2个是阿根廷前空军司令的儿子。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2)

再说马拉多纳的私生活混乱。其实拉美国家都是如此,热情、奔放、混乱。阿根廷也是如此,比如阿根廷的女性,在大街上能够随便跟陌生人拥吻。

在阿根廷,经常会有X派对,沙滩上随便找个空地,几十人上百人都是常事儿,建议肾不好的朋友不要去随便去阿根廷旅游。

比如阿根廷有一位神射手叫克雷斯波,他真的是一位激情四射的神射手,身体条件好,力量足速度快,最快上场两分钟就射门了。有一回三分钟射了两次,关键是还都进了。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3)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4)

他的私生活也很混乱,他公开承认自己27岁之前非常放纵,参加过那种派对。27岁结婚之后,那就打死也不能承认了。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5)

梅西为人低调,但也传出过绯闻。2011年6月阿根廷《自由报》说梅西没好好训练,他在首都的豪华公寓简直成了淫窝,多名阿根廷名媛曾前往这所公寓。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6)

不管咋说,马拉多纳吸毒和私生活是出了名的混乱,这都是他的硬伤,在中国早就被一票否决了,因为我们国家对毒品零容忍(很庆幸)。

(三)球场为国复仇成民族英雄

但是在阿根廷,他简直是上帝一样的存在。这并没有夸张,阿根廷人给他的外号就是“上帝”,足以证明他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

一是因为球踢得好,而是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历史条件就是马岛战争失利情况下,他带领球队在世界杯战胜了英格兰。

1982年,围绕马岛的归属问题,阿根廷跟英国打了起来。英国在二战之后虽然日暮西山,但毕竟是五常之一,揍阿根廷还是绰绰有余的。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7)

马岛战争惨败之后,阿根廷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沉重很打击,民族情绪陷入低迷,两国关系更加尖锐对立,民间敌对情绪很重。

1986年,阿根廷队跟英格兰队在四分之一决赛相遇,赛场上的火药气氛很浓。结果马拉多纳凭借第51分钟的上帝之手和第55分钟的连过6人最终以2:1获胜。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8)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19)

马拉多纳凭借一己之力,把英格兰队淘汰,并且赢下了1986年的世界杯。夺冠那一刻,阿根廷所有的街道、乡村甚至军营,都充斥着欢呼,似乎报了马岛战争的一箭之仇。

也因此,马拉多纳成为了阿根廷人心目中的神。纵然后来马拉多纳深陷毒品、兴奋剂和花边新闻的困扰,但丝毫没有影响他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20)

阿根廷人是幸运,因为他们通过足球实现了复仇;阿根廷人也是不幸的,因为也只能通过足球,才能实现复仇。

(四)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阿根廷是一个悲情的国家,而马拉多纳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高光时刻。阿根廷的悲情,不仅仅是因为那首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虽然一输球必放这首歌。

也并非因为马岛之败,马岛之败只是阿根廷衰落的必然结果。有了阿根廷,世界上的国家就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发展中国家,第二类,发达国家,第三类:阿根廷。

阿根廷这个国家地处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地理条件其实比美国还要好,国土面积也不小(280万平方公里,略等于印度,位居世界第八),人口4400万。

当年英国最馋的就是南美洲的阿根廷,可惜当时英国战斗力不行,不敢惹西班牙。最终英国人丢掉了幻想,才去了西班牙人看不上的北美。

阿根廷简直就是伊甸园,虽然领土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可耕地面积却是美国的两倍,而且非常肥沃,种啥长啥,19世纪末就被誉为欧洲粮仓。

由于自然条件太好,甚至都不用种,随便放放羊、养养牛就可以了。所以有人说,在阿根廷,最勤奋的就是牛了,牛要每天忙着不停地吃草。这里的牛肉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

除了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储量均在世界名列前茅。

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这里之后,很快发现了银矿(1545年)。由于大量的移民涌入,形成了波托西城,这里的银矿叫做波托西银矿(现归玻利维亚)。

他们把银子开采出来之后,要把银子运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装船运回欧洲。由于当时没有火车,美洲也没有大型牲口,只有草泥马。

夺冠后的阿根廷马拉多纳(悲情阿根廷的缩影)(21)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开采和运输更加便捷,阿根廷经济也进入快车道。到了1908年,阿根廷人均收入世界第七,比法国德国都高,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誉为南美巴黎。

所以19世纪欧洲人选择移民,要做一个痛苦的抉择,是去北美还是去阿根廷。阿根廷首都的工资,比巴黎还高出25%。

这个国家不仅资源丰富,还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也正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阿根廷开始走向了衰落。

因为打起仗来之后,阿根发现,自己的牛肉和粮食突然不香了,自己的大客户——欧洲国家突然开始大规模从美国进口武器,阿根廷只能放着发财的机会干瞪眼。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阿根廷想工业化,结果又赶上了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二战中选边站队又选错了,站到了德国一边,以至于马歇尔计划没有捞到1美元(当然也有美国有意的打压)。

加上政府轮替和政治动荡,阿根廷终归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更没有实现产业升级,还只是个靠农牧业和矿产资源产品加工和出口的国家,躺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目前,阿根廷的人均GDP已经跌到了59名(2018年),虽然仍比中国靠前,但是这个国家没有前途,也看不到希望,只能靠卖粮食和矿产,而且还被毒品所困扰。

因此,马拉多纳其实就是阿根廷的缩影:天赋异禀,曾创造了无比的辉煌,但在时代的洪流中阴差阳错、偏离正轨,最后为毒品所困,陷入泥淖。

其实整个拉美都是如此,政坛上左翼和右翼相互撕逼,彼此消耗,政策不能一以贯之。唯有贩毒和犯罪势力在默默壮大。而美国,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