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

技术和语言:智人征服欧洲的背后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1)

纵览寰宇,无论信仰、肤色、国别与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类都属于共同的生物学类别:智人(Homo Sapiens)。

Homo Sapiens,在拉丁语中意为“有智慧的人类”,1980 年代以来,基于线粒体DNA的研究,晚近非洲起源模型(RAO)认为,唯有在距今 20 到 15 万年前的非洲大陆,早期智人才演化成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并在大约距今 12 万 5 千到 6 万年间向外部迁徙,逐步取代了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早期人类群体。如今,这一学说得到了学界广泛承认。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2)

晚近非洲起源模型示意图

那么,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具体于何时踏上欧亚大陆?他们的迁移路线是怎样的?又与各地的“土著”人类发生了怎样的互动故事?

经典理论认为,在距今 4 万 6 千年左右,晚期智人从小亚细亚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踏足欧洲大地,又从巴尔干半岛向西迁徙,先后在保加利亚、奥地利与法国留下痕迹,终结了繁盛一时的尼安德特人莫斯特文。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3)

尼安德特人形象

然而,如今,这一经典叙事受到了挑战,2 月 9 日,一支国际考古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论文,宣称早在 5 万 4 千年前,在当时的欧洲边陲,法国罗纳河河谷的岩洞中便出现了晚期智人生活的痕迹。

团队带头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员卢多维克·西尔马克(Ludovic Slimak)表示 :在这片主要发掘于 1870-1950 年的尼安德特遗址群中,他们辨识出了一些独特、精巧的石器遗迹,其标准化的生产工艺、细腻的打磨技巧暗示了主人的真实身份。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4)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5)

在罗纳河河谷中发现的智人石器遗存

这一考古发现不仅将现代智人踏足欧洲的时间提前了上万年,也揭示出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如何共同生存的历史图景。研究显示,智人在极短时间内便探明了当地的燧石矿藏,西尔马克推断,这或许说明,尼安德特人为这些新来者充当了地理上的向导。

不过,在争夺生存空间的残酷游戏中,为什么智人成了唯一的胜出者?为什么我们的“邻居”都在物种进化史中销声匿迹?究竟是什么构成了智人的生存密码?

《人类文明史》作者,美国阿富汗裔历史学家安萨利认为,这一密码不仅仅在于智人的工艺水平,更存在于其超常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为智人创造出了“第二现实”。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6)

书号:978-7-300-29654-8

著者:[美] 塔米姆·安萨利(Tamim Ansary) 著

译者:蒋林 译

定价:89.00元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点击此处一键购买

/ 智人:操纵语言的动物/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7)

导言:人类并非直接生存在客观宇宙中,而是生活在通过语言共同建立、共同维系的世界模式(world model)中。这个世界模式先于我们的出生而存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融入了它,而长大成人就是指一个人终于能够充分想象出人们共同的世界。

语言对智人意味着什么?

早期的尼安德特人已经具备能说出单词的生理构造,但单词还不是语言。例如,乌鸦也会用不同声音描述环境中的不同事物,可以说它们会用特定的单词来表示人或狗,它们还会创造新的声音指代具体某个人,比如呱呱叫着提示其他乌鸦“农民布朗来啦!”但这不过只是单词,仅仅单词还不能构成语言。

真正的语言是通过连缀,把单词组合成千变万化的意群而形成的。语言是在语法和句法的框架中填入单词。很多单词的含义也不在于对应现实世界中的哪样东西,而在于同其他单词间的关系。

发展出语言能力,就意味着我们能把单词当作其所描述的客观物体一样使用,这样单词就可以脱离客观物体而独立存在。词汇的世界就这样形成了,它与客观世界相平行、相联系,又不完全对等。两个使用语言沟通的人能一起进入这个世界,相互交流无碍,就像在客观世界中一样往来自如。

想象一下两个人的对话。一个说,明天咱们去街角的卷饼店一起吃午饭吧。另一个说,行啊,什么时间?正午前后?——他们对话中的这些词在客观世界中都没有实物对应。明天、午饭、正午,如果要用手指识出来,这些概念在哪里呢?指不出来的。而这番对话还算不上是最抽象的语言。想想各类虚词:让、位于、关于……更是对应不到客观世界的实体存在。这些词语跟“明天”“午饭”“正午”一样,只属于语言的世界。

人类学会了真正的语言,发出的声音就不再限于提示同伴躲避危险、冲向猎物或准备开饭,而是进入了更高级的沟通阶段——开始用声音构建想象,描摹整个世界的样貌。

人类掌握语言技能比学会画壁画和吹乐器就只早了一点。它不是人类的发明创造,而是逐渐发展出的一种生物特征,跟手掌进化出对生拇指是同样的道理。人类的语言习得并不是像做菜那样对着菜谱按部就班地来,而是所在的族群说什么语言,自己就自然而然能学会这门语言。一个婴儿不管在谁身边,都会极力尝试去交流:或哭,或笑,或乱摆乱抓……直到这些交流产生意义。其中的实质是婴儿打开了符号世界的大门,进入了由身边人共同创造和维护的现实当中。

在使用语言进行抽象交流时,语义并不依附于个人,而是为某一个星群所通用。人们能通过语言向其他人传递意义,却不“占有”这些意义。我们拥有的只是语言,通过语言形成意义传递给交流网中的其他人。即使旧星陨落,新星也会亮起,星群依然如故。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8)

到了距今几万年前的某个时间,掌握语言的生物相比其他生物开始有了决定性的优势。自然选择长期向语言优势倾斜,人类进化出纯熟的语言能力,再无其他物种可以媲美。人类从所有会制造工具的双足灵长类中彻底胜出,对手们则从此逐渐灭绝。

语言,就是历史这条麻绳上的第三股,是世界历史“三元辩证”(语言、环境与工具)中的一元。

需要指出,人类并不是唯一会群体协作的生物,一个典型例子是惯于群体围猎的狼,以及应该至少有与狼群相当的协作水平的尼安德特人。然而,其他社会性动物必须聚在一起才能协作,因为它们得靠实实在在的信号传递才能组织起来,形成照应。

而人类掌握了语言,就能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朝着相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语言织成的网络把无数个体的人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社会有机体。人们即使互不见面,各自处在不同的环境,也能够协同一致。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人们都生活在群体共同的想象世界中。

生物意义的自我是指身体,即有一个由头骨包着无数神经细胞组成的大脑。而社会意义的自我是指人格,即从人类共同智慧的云团中汲取思想、态度、信息、观念等形成星群。

这个星群与大脑和身体密不可分,却又存在于躯体之外由千千万万个体组成的社会网络中。而人们通过语言所创造的意义网络,正是把生物意义的自我和社会意义的自我统一起来的媒介。社会星群与环境不断交互,就像一个个细胞不断组成更大的机体。当人类开始形成群体自我的认知,组成了只存在于意识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星群和意义网络时,人类历史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一与多,虚与实:语言带来的难题

然而,语言在赋予人无穷力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把人群组织起来的世界模式必须与现实情况相符。而现实世界有着复杂迥异的样态和变化不息的未知性,为了与之保持一致,人们必须一边获取新知,一边不断调整认知中的世界模式。

然而,要让整个社会转换思维可比改变个人想法难得多。虽然社会运转起来也类似一个庞大的生物,但它只是能让各组成部分互动起来的一个体系,并没有跟生物一样的大脑。能让社会真正实现改变的还是其中个体的改变,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心灵影响术,很难让所有人一下子全都改变。虽说人类一起生活在共同想象所建构的世界里,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仍然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思想与观念的星群。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9)

如果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改变了认知观念而另外的人没有改变,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模式就会逐渐失去凝聚力。而一旦世界模式变得混沌不清,社会星群共同应对环境的能力就会减弱。所以,人一方面不能与物质世界错位,另一方面也不能与其他人错位,但这两个方面之间常常会有冲突。其实从语言出现的那天起,与他人关联和与世界同步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存在,这个矛盾诱发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

语言出现之后,人类就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揖别了。从那时起,有人开始进入洞穴探险,在洞壁和洞顶上留下了那些只有点着火把才有幸得见的壮观画作。音乐也出现在这前后的几千年中,后人在洞穴里发现的古老笛子就是证明。岩画中以线条勾勒的人形画显示,那时的人们已经会闻歌起舞,还会制造首饰,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尚美的理念。人们制造的工具也比之前复杂了许多,不只使用石器,也开始使用骨头、贝壳、鹿角。当然还应该用到了木头,只是木器无法长久留存,所以无从考证。工具的功能不再限于研磨、劈砍,还出现了鱼钩和针等,有了针,就可以缝制衣裳。人们会生火吃熟食了,也肯定随之有了关于做饭方法的交流。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10)

那个时候的人们尚未亲眼见过世界上很多东西,但只要群体中有一个人见过,就相当于其他人都见过了,因为那个人所见的东西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符号世界中的一个元素。技能和知识在符号世界中逐渐累积,过去的经验代代相传,从而使后人能制造出更好的工具。

如果说这样的突然繁荣说明人类已经掌握语言,那么从这时起人类应该也有了讲故事的能力。如果这个推断没错的话,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有了历史意识,开始尝试构建自己的过去。

宇宙诞生以来的亿万年中发生了太多事情,但要把这些讲成故事,首先得有诸如“昨天”“明天”“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爷爷的爷爷”这样的说法。讲故事和历史概念出现了,才生发出所有的神话传说。当我想明白了是语言发展之后,才产生了故事、艺术、宗教、技术等等,忽觉茅塞顿开。我几乎能把自己代入当时当地的场景,跟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既彼此有关又不失独立。从那一刻起,我们才能确凿无疑地说“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了。他们虽然跟如今的我们穿着打扮不同,也不会像我们一样每天洗澡,但着实已经是“我们”了。

/ 作者简介/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11)

塔米姆·安萨利(Tamim Ansary),历史学家、作家、编辑。在阿富汗出生并长大,1964年移居美国。长期专注于跨文化问题研究。曾为亚洲基金会工作,面向美国学者推广亚洲文化。同时,在几十年中为《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沙龙》、Encarta.com、TomPaine.com等媒体撰写专栏。前作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译为十余种语言出版。“我写历史是为了提醒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是不同的。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全球文明史。数千年前,当人类还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猎者、采集者时,我们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带来了聚落与组织,对目的和意义的追寻带来了语言和文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进步与毁灭……散布在大陆之上的人类文明,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闪耀着独有的光芒,同时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全人类的文化宇宙。作者充满洞见性地将独立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阐明了人类创造和交流的独特能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就是文化宇宙中发生的事件,星群则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属于不同星群的人类共同演绎着一出宏大戏剧。

本书探索了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产生的涟漪效应,读者将了解,地理特点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马镫和裤子的发明如何左右了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如何推动了哥伦布的远航?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国农民的生活?本书追求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叙述模式,在其中,“每一个我”都是塑造当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 目录/

第一部分 工具、语言、环境

1.人类走上世界舞台

2.语言开启人类历史

3.文明在地理中孕育

4.贸易织就社会网络

5.信仰体系的诞生

第二部分 同一个地球,很多个世界

6.国家的5M要素:通信、数学、军事力量、金钱、管理

7.超级帝国走上历史舞台

8.文明的中间地带

9.不同世界的碰撞交融

10.世界历史单子

第三部分 世界沙盘的倾斜

11.走出北方

12.崛起的欧洲

13.游牧民族最后的吼声

14.欧洲与十字军东渐

15.复兴叙事

16.进步叙事

第四部分 翻过历史的折页

17.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8.连锁反应

19.发现新大陆后的世界

20.失稳的中心

21.被困的中部世界

22.涟漪效应

第五部分 进入机器时代

23.技术发明大爆炸

24.我们的机器,我们自己

25.机器时代的社会星群

26.帝国与民族国家

27.战争中的世界

第六部分 奇点的三个侧面

28.超越民族国家

29.数字时代

30.环境

31.全局图景

史前文明最早的发现(人类文明史一处考古发现)(12)

本文转载自: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