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现在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愈来愈多,从自身身体素质,到伏案工作的原因,以及意外伤害、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小到二十多岁,大到几十岁的人都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吗?

不一样。腰椎间盘突出仅仅只是一个病理现象,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掉出来,就称为「椎间盘突出」,无腰痛等临床症状;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并出现腰部疼痛或下肢疼痛等临床表现时,才能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怎么治疗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应当就医,采取相应治疗。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如休息、康复训练、药物抗炎等,即可使症状得到缓解,部分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我们做腰椎康复训练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腰痛康复训练误区

01

仰卧起坐是减大肚腩、勾勒马甲线的好方法,锻炼中腰背部肌肉协同运动,给人腹肌和腰背肌同时锻炼的错觉。事实上,仰卧起坐要求锻炼者弓背,会对脊柱产生很大的压力;坐起过程中产生的杠杆力会压迫腰椎间盘,甚至诱发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力量薄弱的慢性腰痛患者更应注意!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1)

02

仰卧位双抬腿练习是锻炼“核心肌群”,尤其是腹部肌肉的常用方法,对于肌肉强健的健康人,双抬腿可以缓解腰肌疲劳,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与仰卧起坐相似,慢性腰痛的朋友由于稳定腰椎的力量薄弱,锻炼时可能会疼痛加重甚至出现肌肉拉伤。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2)

03

躯干扭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扭腰,也是个常用的热身运动。慢性腰痛患者背部肌肉力量下降,站着做这个动作,很容易造成腰背损伤,也可能摔倒。如果要做这个动作,可以躺着或坐着进行。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3)

正确的康复训练动作

01

俯卧拉伸:俯卧在地板上,慢慢将自己身体的力量支撑在肘部,保持该姿势10-15秒钟,逐渐增加至30秒钟,重复10次以上。要进一步拉伸,请尝试举起双手而不是肘部。30秒/次,三次一组,五组/天。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4)

02

鸟狗拉伸:跪于地板,双手撑地,视线平视地板。举起左臂并向前伸直直到与躯干对齐;同时,向右踢右腿,直到与躯干对齐为止。保持此位置2-3秒,然后慢慢返回起始位置。用右臂和左腿重复。确保头,颈和后背保持中立,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颈部压力。交替动作为一次,五次一组,五组/天。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5)

03

抱膝拉伸:平卧于地板上,双侧脚后跟都贴于地板上。将双手抱一侧膝盖,向胸部拉伸。换腿,每条腿重复5次。重复动作,交替动作为一次,五次一组,五组/天。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6)

04

猫伸展式:跪位,四肢着地,手臂伸直,双手下压。脚背着地,脚趾自然朝后。脊柱轻缓下凹慢慢吸气,胸部和臀部稍微抬高。往前看或稍稍往上,接着慢慢呼气拱起整个背部,下巴和臀部轻轻内收。

伸展的幅度不必太大,正常地呼吸。

重复5~10次。交替背部一凹一拱的动作,平稳顺畅地呼吸。重复5~12次。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7)

05

婴儿式:跪位臀部坐于小腿上,上身前屈紧贴大腿前侧,双手掌心向下向前伸直。

腰椎康复训练4个最安全的动作(腰椎康复训练动作及训练误区)(8)

日常康复护理

#生活中拖地、扫地或者用吸尘器吸地等劳动要小心,尽量保持身体直立。

#从地上捡东西时最好保持腰部以上身体直立的姿势先蹲下,而不要直接大幅度弯腰去捡。

#从高处拿东西时,严禁身体向后仰,要保持直立。

#在抱小孩时最好靠近自己的身体,离得太远会增加腰部负担。

#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作运动,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会儿体操,并保持正确姿势,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走路时多运用腹部肌肉,站立时不要双腿同时并齐长时间站立。

#睡软硬适度的硬板床,饭后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避免寒冷、潮湿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在寒热交接的季节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复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