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2)

文 阿 瓦

图 机器猫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3)

每一座城市里,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偏远的乡村,却掌握着城市里最“顶端”的时尚。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足不出户,却了解着城市最深处的秘密。

表面看,他们做的是舞刀弄剪的体力活儿。事实上,他们却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心理师。他们中的有些人,会因讲了一句“姐你真好看”,而令顾客一掷万金。也有一些人,为顾客服务数十年了解对方的每一个喜好,却从不多言。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4)

卡卡员工。年轻的面孔、挑染过的头发、还有些单纯的理想……这些,组成了这些门店初级员工的共同特征。

关于郑州的这个群体,先听听旁观者的记忆吧。

20多年前,郑州八中隔壁,一家海伦美发,撑起了这个城市最时尚的“门面”。起步价30元,就可以享受这个城市唯一一家引进有广东师傅的美发店,为你打造最新款的发型。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5)

理发师随身的工具袋。

30元,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上班族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对于正当爱美年纪的高中、大学生来说,更是将近一周的生活费。可是为了能使自己看起来像个港台大明星,即便要攒很久的零花钱,他们对海伦,仍是趋之若鹜。

在海伦每天海量吞吐着这些爱美人士之际,16岁的侯明,也开始在遥远的河南农村,琢磨起自己的人生。是和父辈一样继续干农活?还是学一门手艺进入城市生活?还有半个学期才能初中毕业的他,不惜辍学选择了后者。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6)

东东的理发师侯明。

侯明很瘦,却很拼。最拼的时候,他一天要剪出30个发型。可是这份拼劲,却为起步并不算早的他,打下了如今早已超越海伦的天下。20多年过去,现在的侯明,在郑州坐拥11家门店。这些门店有着共同的名字——东东。在很多郑州人心目里,东东这个名字的江湖地位,早已超越了夕阳西下的海伦。

比东东起步更晚,在郑州却牢牢占据核心商圈的美发店,还有卡卡。卡卡的老板宋政,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波“网红”。他成名于商都论坛活跃期。彼时,他给自己起名叫“折腾”。借由这个网名,他写下一句个性签名:生命,在于折腾!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7)

位于人民路的卡卡总店。

这句话,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爱折腾的时尚男女来到线下“看真人”,真人的干净帅气,不但没有导致“见光死”,反而为卡卡的江湖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咩?你懂的,很多女生选择发型师的标准是——除了活儿好,必须看脸!

就在海伦、东东、卡卡......这些私营美发店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之际,郑州市城东路86号,还坐落着一个安静的存在。

它的名字简单直接——城东路理发店。据说,它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郑州仅存的国营理发店之一。几十年来,这里始终保持着白色瓷砖墙、磨盘式理发椅、老式刮脸刀以及几乎不变的剃头、刮脸价。如果不是顾客脸上的皱纹暴露了岁月的痕迹,店员那数十年如一日的白大褂、白口罩,几乎总会令初次踏足者,有种时空穿越之感。

全城美发师傅尽姓“阿”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8)

位于人民路的卡卡总店。

大概是海伦引进广东师傅带起的风潮,在郑州这样的内陆城市,成百上千的美发师傅也有着共同的起名爱好:阿林、阿宏、阿中......这导致侯明这位美发届的大咖在结交朋友时更为谨慎:“必须告诉我真名!否则我认识的‘阿’字辈儿太多了!”

在这些希望以“阿”姓博得时尚气息的师傅中,流传着一个黑段子:“有个师傅,光头,叫阿正,一股香港范儿,说话港台腔。可是每回给客人剪着剪着,就会一扭脸跟小工用标准驻马店话说:叫那个剪子给我拿过来一校。”刚开始,遇见如此反差,姑娘们多会笑场。见得多了,郑州的姑娘们倒是也习惯了:“干脆直接用河南话开聊吧!都不容易。”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9)

有时候位置不顺手,侯明则单膝跪地为客户服务。

是啊,都不容易。但侯明却从不避讳自己的出身。同样来自河南农村,他从入行起就坚持用本名。“这是对父母的尊重。”身为中国美容美发协会常务理事,侯明说,不仅是河南,美发这一行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几乎100%的从业者都来自农村,学手艺是为了生存。在侯明看来,这是中国特色,也是时代特色。

曾去英国和日本深造的侯明发现,日本有专业的美发大学,3年的标准课程,除了学技术还要学服务礼节。有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就读:“就算毕业之后,还要做两年的实习助理才能晋升发型师,他们也愿意。因为这个行业是很受人尊敬的。但中国的情况是,只有美发技校。几个月的速成,能学到啥?”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0)

卡卡老板宋政。

然而宋政,却是这个100%中的“异类”。同样在美发届沿用本名的他,与侯明们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他曾经是部队的汽车教练。退伍后,偶然间进入了这一行:“中国美发业的准入门槛的确较低,但想做得好,必须专业化和品质化。无法改变现状的话,我们只有加强后天的学习。”

后天的学习,对宋政来说,不仅是手艺上的,还存在于更多领域。他密切关注“互联网 ”,只要能提高顾客满意率的事情,他都愿意尝试。他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会收听“逻辑思维”的语音推送。“我觉得逻辑思维在做的事,是好玩的事儿。人生不就是追求个好玩吗?”

“哥,你要不要办张卡?”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1)

侯明说,好的发型师还要是半个心理咨询师,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渐渐都交成了朋友。

对,好玩。这也是侯明和宋政,能在这些年大规模的外来美发品牌进驻郑州市场后,仍坚守江湖地位的唯一秘诀。

在郑州美发界的这些老板中,他们是生意做大后,仍为数不多的,坚持每天亲自给预约客人理发的两位。其中,侯明的私人预约价高达996元,“每天保持三位,从不打折。”侯明说,自己追求的并不是一个数字,而是高品质设计、高品质服务给客人以及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同样实行预约服务的,还有汇美造型的老板张涛。这是位年轻的老板,私人预约对他而言,不仅是情怀,更是策略。29岁的他,经历了武汉、深圳多地的学艺和辗转后,最终决定回到家乡河南创业。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2)

汇美。张涛。为顾客服务一丝不苟。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3)

一名顾客对张涛刚刚剪过的发型很满意。面对镜头,她捂着脸,羞涩的笑了。

他在市中心的一家商场顶楼,开了间空中花园式的造型工作室。为了保证这里的宁静和品质,张涛给自己和员工规定了“两不”原则:不劝客人办卡、不推销美发产品。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可你却还要我办张卡!”张涛觉得,这些网上嘲笑美发行业的段子,都是源自行业本身的不自重。开店之前,张涛曾在本地多家美发店担任发型师,包括传说中的“宰客之王”——保罗国际。之所以最终决定自己开店,就是因为那些经营理念不对他的胃口。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4)

对于一名发型师来说,一把顺手的剪刀就像是孙悟空得到了金箍棒一样称心。张涛说,他最贵的一把剪刀需要三万多元。

“能不能当总监看得不是手艺,是能办多少张卡。来一个顾客就全店的人围着你说,你真好看、真漂亮、真有气质,用人造的光环让你丧失对自己的控制欲。”张涛说,这些招数,普通人是很难抵御的。

所以才会出现一个小小的美发店店长,就能快速实现在一个城市买车买房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赚钱方式,但发型师是给顾客带来好发型、好心情的人。他们忘了做这一行的初心。”

狼来了,谁也没挡住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5)

东东的员工。等待顾客的到来。

忘记初心就做不成生意吗?并不会!但商业社会,自有商业社会的江湖法则。想要耍点小聪明或是投机取巧,终究会被雨打风吹去。

江湖传言,曾是郑州美发界“一哥”的海伦,因为囤积了几百万的卡账,又吸引不来更年轻的客户,而进入无限消耗期。如今,没落的它,只剩下一间低调的小店在为曾经的客户消卡。而来自上海,曾一度与东东、卡卡这些本地品牌平分秋色的另几个造型连锁店,因为更猛烈的办卡扩张,以及让客户投资扩张等策略,遭遇了报复性反弹—— 一年关闭了几十家门店。

即便稳健如东东、卡卡,也难免遭遇客户老龄化、新一代口味变了等危机。一些90后吐槽:“现在进美发店,最担心看见造型怪异的美发师。早就不流行那一套了好吗?看着最不像发型师的文艺青年,才是我们的菜。”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6)

汇美。张涛,为顾客服务一丝不苟。不顺手时,也需要单膝跪地进行服务。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7)

有客人将头发剪短时,张涛就会用自己的手机拍下客人的头发,留个纪念。

张涛也很敢言:“每个发型师的成功有时代原因。他在他的时代成功了,而你在你的时代模仿他,却未必成功。如果一个40岁的发型师还认为自己天下无敌,那就完蛋了。时尚这个东西是需要不断去学习的。”

不过说到万象城里最新进驻的门口放置钢琴的高端美发全国连锁品牌,说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流行的韩国造型师、日本造型师开的店。侯明们和张涛们的态度倒是空前一致:“该来的总会来。与狼共舞,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江湖之外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8)

位于城东路商城路交叉口东南角的“城东路理发店”还保留着80年代传统的理发方式。

就在你觉得郑州的美发江湖风起云涌的时候,郑州有一家美发店却保持着极度的“冷静”。这家店就是前面提到的城东路理发店。

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即使擦身而过你也可能忽略它。它的门口既没有炫目的霓虹灯,也没有喧嚣的音乐,与周边装潢讲究的门店相比,它就像个灰姑娘般低调,只有墙上的“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几个红字标示,透露着一丝“身份”上的特别。

店里正在忙碌的,有四五位女师傅,各个面前都有顾客,没有专门迎客和洗发的小妹。推门进来的多是熟客,熟门熟路的就会报上来意,然后排队坐在洗脸池前等候。对,这里仍然保留着低头弯腰洗发的老传统。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19)

给头发打卷,全靠它了。

走至店中央,两排背靠背的座椅上,坐满了满头发卷的阿姨。她们多是这里的常客。其中,50多岁的李阿姨说自己从小就在这条街上长大:“我们全家这几十年都在这儿理发。我现在搬走了也会半年来烫一次。”

住在附近的 ,60多岁的王大爷,也是从年轻时起就爱来这儿剃头、刮脸。即便是五年前得病导致腿脚不灵便,仍坚持让儿子每个月开车送他来“拾掇”一番:“一回15块,弄了得得劲劲了!”每次,王大爷的儿子,都把车停在店外,点上一支烟,耐心等候。问他为啥不趁着也一起理理。他笑:“生意好了很,我就不凑热闹了。现在时尚的理发店都不带刮脸,有这需求的都在这儿排队呢。”

郑州美发工作室(郑州美发江湖)(20)

与中老年顾客相映成趣的,还有婴幼儿。附近的不少年轻父母,会带两岁以内的孩子来剃发。“这么娇嫩的小脑袋,只有交给这里的老师傅才放心呐。”

关于这家店的历史,女师傅们手里忙活,嘴上却不愿多说:“我们并不希望被报道,那样会有很多闲人来看热闹……”

这就是江湖,有人想仗剑天涯、名满天下。而有人,却要怀着绝世武功,隐于闹市之中。理发,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这个江湖并不远,所谓的“庙堂”也不高。你看,上面的这些故事,就在你身边……

-END-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独家原创,版权属于任性娃娃(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于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我们将依法追究。

你身边的文艺生活指南先 锋 ▪ 一 味 ▪ 放 歌 ▪ 色 界 ▪ 人在郑州 iwenyifu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